
三国真相 第一部 东风破(赤壁)
作者:汤浩方
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卷首,杨慎作的这阕词,不单是三国历史最好的缩影,也是赤壁之战最好的写照。遥想当年,一代枭雄曹操,统领威猛的北方雄师,料想一举吃掉荆州,灭了刘备,不想马失前蹄,败在周瑜这年轻人手里,实在很狼狈。
也正是这一次惊心动魄的大战,从此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改写了历史的进程,不然,刘备就或许还只是个成天哭鼻子,到处编草鞋卖的“刘皇叔”。
赤壁之战已经远去,但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也是一部斗智斗勇,让人热血沸腾的史诗大战。三国英雄悉数登场,演绎了一曲曲至今令人感慨的历史话剧——草船借箭、火烧曹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些,都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可是,当我们讲得眉飞色舞的时候,可否知道,这些,很多居然是从小说《三国演义》上面来的,而真实的历史呢?
许多人无从知晓,它们散落在尘封的历史中,扑朔迷离,我们只能拭去表面的灰尘,从历史的史料中,按图索骥,去找寻赤壁的历史真相。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活得有价值,而三国的英雄,用他们的激(囧)情,诠释了“价值”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
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在打败乌桓、统一北方后,率领十余万大军,一路南下,志在一举平灭荆州的刘表和曾经被他打得落荒而逃的刘备。
战云骤起,刘备危在旦夕!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今河北涿县)。史书上说他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世袭复杂,难以考证,而正是这个头衔,让他的人生获益良多。爷爷刘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县县令;父亲刘弘也做过小官,在他还小的时候,就撒手人寰了。
从小没了父亲,他默默的承受着这种难言的痛苦,与母亲相依为命。
因为家道中落,为了生计,他很懂事的跟着妈妈一起贩草鞋、编草席(典型草根)。
那时候的他,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平民百姓,虽说是所谓中山靖王之后,可大汉立国已有三百余年,刘氏子孙,少也有几十万,不少他一个;而且朝廷式微,恐怕连他的名字都没有登记造册,只好成天打草鞋养活自己。
他在苦难中成长。
虽然过着清寒的日子,但他并没有丧失生活的斗志,少有大志,他有着自己的梦想,虽然这看似只是一个梦。
他家的东南角,长有一颗大桑树,五丈来高,不仅高大,而且外形奇特,树冠长得像一顶车盖,往来者都觉得这树不平凡,说当出贵人。
最积极的是涿郡人李定,一个善观风水的人,看到这棵大树就喊:
“此家必出贵人!”
他说的这个贵人,自然就是刘备。
这棵大桑树,成为刘备玩耍的好去处,闲暇时,他就和小朋友在树下嬉戏。
有一天,玩着玩着,他突然蹦出一句:
“我一定乘此羽葆盖车!”
小孩子是听不懂这句话的,可把大人吓死了。因为羽葆盖车,是只有天子才能乘坐的专车,出此狂言,要是被人告发,必定满门抄斩,所以叔父刘子敬战战兢兢的告诫他,不要乱说,这是灭门大罪。
而这些,在刘备的眼里,不过是自己的梦想。
当他坐在桑树下乘凉时,想到的不是采桑子,而是皇帝位子,可这对于一个无权无势、没有背景的小老百姓而言,仅仅只是海市蜃楼罢了。
作者:汤浩方
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卷首,杨慎作的这阕词,不单是三国历史最好的缩影,也是赤壁之战最好的写照。遥想当年,一代枭雄曹操,统领威猛的北方雄师,料想一举吃掉荆州,灭了刘备,不想马失前蹄,败在周瑜这年轻人手里,实在很狼狈。
也正是这一次惊心动魄的大战,从此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改写了历史的进程,不然,刘备就或许还只是个成天哭鼻子,到处编草鞋卖的“刘皇叔”。
赤壁之战已经远去,但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也是一部斗智斗勇,让人热血沸腾的史诗大战。三国英雄悉数登场,演绎了一曲曲至今令人感慨的历史话剧——草船借箭、火烧曹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些,都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可是,当我们讲得眉飞色舞的时候,可否知道,这些,很多居然是从小说《三国演义》上面来的,而真实的历史呢?
许多人无从知晓,它们散落在尘封的历史中,扑朔迷离,我们只能拭去表面的灰尘,从历史的史料中,按图索骥,去找寻赤壁的历史真相。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活得有价值,而三国的英雄,用他们的激(囧)情,诠释了“价值”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
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在打败乌桓、统一北方后,率领十余万大军,一路南下,志在一举平灭荆州的刘表和曾经被他打得落荒而逃的刘备。
战云骤起,刘备危在旦夕!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今河北涿县)。史书上说他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但世袭复杂,难以考证,而正是这个头衔,让他的人生获益良多。爷爷刘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县县令;父亲刘弘也做过小官,在他还小的时候,就撒手人寰了。
从小没了父亲,他默默的承受着这种难言的痛苦,与母亲相依为命。
因为家道中落,为了生计,他很懂事的跟着妈妈一起贩草鞋、编草席(典型草根)。
那时候的他,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平民百姓,虽说是所谓中山靖王之后,可大汉立国已有三百余年,刘氏子孙,少也有几十万,不少他一个;而且朝廷式微,恐怕连他的名字都没有登记造册,只好成天打草鞋养活自己。
他在苦难中成长。
虽然过着清寒的日子,但他并没有丧失生活的斗志,少有大志,他有着自己的梦想,虽然这看似只是一个梦。
他家的东南角,长有一颗大桑树,五丈来高,不仅高大,而且外形奇特,树冠长得像一顶车盖,往来者都觉得这树不平凡,说当出贵人。
最积极的是涿郡人李定,一个善观风水的人,看到这棵大树就喊:
“此家必出贵人!”
他说的这个贵人,自然就是刘备。
这棵大桑树,成为刘备玩耍的好去处,闲暇时,他就和小朋友在树下嬉戏。
有一天,玩着玩着,他突然蹦出一句:
“我一定乘此羽葆盖车!”
小孩子是听不懂这句话的,可把大人吓死了。因为羽葆盖车,是只有天子才能乘坐的专车,出此狂言,要是被人告发,必定满门抄斩,所以叔父刘子敬战战兢兢的告诫他,不要乱说,这是灭门大罪。
而这些,在刘备的眼里,不过是自己的梦想。
当他坐在桑树下乘凉时,想到的不是采桑子,而是皇帝位子,可这对于一个无权无势、没有背景的小老百姓而言,仅仅只是海市蜃楼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