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18日漏签0天
汕尾吧 关注:348,504贴子:1,315,430
  • 看贴

  • 团购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5回复贴,共1页
<<返回汕尾吧
>0< 加载中...

汕尾建港史略,你不知道的历史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小木4425
  • 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汕尾历来有“状元港”、“小香港”之美称,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列为重点发展的广东四大渔港之一。纵观汕尾建港之历史,比诸有千年建港史的甲子(石帆)港、碣石港、鲘门港、大德港、捷胜(茅埔)港、鹅埠港等为短。汕尾正式建港,距今仅二百余年尔!
  汕尾历来有“状元港”、“小香港”之美称,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列为重点发展的广东四大渔港之一。纵观汕尾建港之历史,比诸有千年建港史的甲子(石帆)港、碣石港、鲘门港、大德港、捷胜(茅埔)港、鹅埠港等为短。汕尾正式建港,距今仅二百余年尔!
  一、汕尾港溯源
  汕尾建港虽仅有二百余年,然而其形成则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距今3000—40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在现汕尾地区的蜈蜞坑、埔上屯、下洋、石脚桶、祯祥等树落附近均有先民活动的大量遗迹。
  宋末元初,在龟山河上源的新寮村已驻有戍守海防的官军,官军带来的家眷是这里最早的居民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加,新寮村民渡过龟山河,将汕尾岛凤山一带高埠开垦成耕地,种植农作物,并拥有其世袭的继承权。原停泊在龟山港的疍民渔船有时也会停泊凤山港湾,在品清湖周围进行渔业生产。万历元年,官军招抚海寇林奇材等于坎下。明朝官军的驻防设守,使猖獗一时的倭寇和海盗不敢轻易前来骚扰。地方初具安定,加上鱼盐、航运便利的吸引,迁居坎下寨附近村庄者踵迹而至。
  二、汕尾港的形成
  明崇祯九年(1636),由县知事李炫亲督,建筑坎下寨城。于翌年冬农历10月完工,城高1.4丈,周长285.7丈,马路宽0.85丈,垛口391个,东南门城楼二座配防炮78位。东、北两城门筑在小山岗上,西、南两城门属水门,与大海相连,小战船和渔船可进入城内驻泊。坎下寨城建成后,明廷派兵300名,陈聪统之,以守海口。并在对面海的大华山筑烽火台,海面若有洋贼进犯,如白天则放烟,夜晚则燃火发出警报,捷胜城、坎下城以及平海城都可望到。坎下城的筑成,扼住海船进入龟山港的要冲。在汕尾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填补长沙港至捷胜所的海防空白点,而且对汕尾港的形成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正当汕尾地区日渐繁荣之际,明皇朝却处于风雨飘摇之间。清顺治三年(1646)十二月,数万清兵从五坡岭攻占了海丰县城。及至清康熙三年迁界,汕尾地区诸村落的人民俱被清兵驱之一空,房屋拆毁,渔船焚烧,盐漏崩溃,成为“虎狼窟穴”。这时期,局势动荡,兵荒马乱,全县人口顿减。从明崇祯未年至清康熙二十二年全面复界以后,汕尾建港被拖延了整整四十多年。是年,清廷颁布与民生息的赋税政策,准许渔民出海捕鱼,流徙外地的百姓才纷纷返回汕尾地区重建家园。原家居福建、潮汕、甲子、碣石一带的渔民也接踵而来,人口骤增,后来者纷纷在凤山、后澳、牛头港及盐町头相隔的空地搭寮居住(现犹有后寮之地名)。于是,凤山、牛头港、盐町头等小村落始联成一片,商业、渔业及盐业比明末更趋旺盛。这时候,大规模的海上商船队频繁出入于汕尾等沿海海面,带动了汕尾进出口贸易业的兴起,程船、蚶苗船、商船等各种大小船只络绎不绝往来于广州、漳州;沿海经济极为活跃,成为国家税课的重要征收地。
  自康熙二十二年以后,经过30多年的人口繁衍和开发,汕尾港开始见诸文字记载了。清道光刊本《粤海关志•卷五•口岸一》载,康熙二十四年(1685)粤海关设立后,于海丰县乌坎设置总口,征收进出港口商品货物的海关税。其中汕尾、甲子港设置正税口,碣石、湖东港设挂号小口,以及长沙、鲘门等港设置稽查口。均属乌坎总口管辖。
  汕尾港的命名,则源于城内起至现凤照街止的一条沙陇线(古海岸线),当地有“红葫芦、沙坝尾”之谚语,即谓此沙陇线。汕尾港老市区因地处沙陇线末端,故称“沙尾”,谐音汕尾。
  三、汕尾港的发展
  自乾隆初年至民国廿二年(1735—1933),是汕尾港获得全面发展的时期,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建设,汕尾港成为粤东著名的渔业港口、军事重镇、商业中心。
  道光初年,汕尾海关征收出口税的商品有:运往省城、闽浙和惠属各县的商品有虾干、虾米、螺干、海蜇皮、咸鱼等水产品,有黄糖(红糖)、白糖、咸肉、蒜头、萝卜干等农产品;运往香港的有鲜蛋、咸蛋、生猪、萝卜干等。汕尾海关征收进口税的商品有:从福建、潮州运来的新渔网、网浮等;从潮州以及本县公平运来的杉木、杂木、煤炭等;以及进出入汕尾港商船贩运的豆、麦、米、竹篾、草席、葵衣、麻皮等山货特产。还有大盐船运输出口的海陆丰盐场生产的盐包等。鸦片战争后,海禁解除,门户开放,“西洋”各国洋轮大规模出入粤东沿海港口。国内外资本开始涌入汕尾港。港内灯红酒绿,招牌林立,酒楼、宾馆、赌馆、妓院、鸦片馆等群起建立,呈现一片畸形的经济繁荣(“小香港”之称缘于此)。
  清嘉咸时期,一批生意眼光敏锐的潮汕商人开始注意到汕尾的商业地位,而接踵进入汕尾港经商,给财力不足的当地注入充足的资本,使汕尾商业经济顿形活跃。他们在汕尾设立潮州会馆,作为安排本邑商人作息和交流经济信息的场所。最早到达汕尾的潮商,为经营布业的曾丰盛,他根据汕尾航运发达的条件,经营进口洋布销往省内外各城市发了财。接着 “桂记”、“徐送合”、“东家”等10多家资本较雄厚的潮商接踵而至,经营的项目有:造船、渔具、水产品、百货、洋杂布等,并经营原盐、水产品和渔具等进出口贸易,由香港中转至日本、挪威及东南亚、南洋诸国。民国十二年,即陈炯明治粤时期,为汕尾港商业全盛时期,资本雄厚的潮商达100多户,大多为从事批发业务的“上盘行”,潮资左右整个汕尾港的商界,并几乎垄断了海陆丰城乡商品的流通市场。经营的项目和规模也比清末更为扩大。其中较大的商号,在汕尾、汕头、香港、广州、泉州、上海等商埠设立电讯局,实行联庄经营,以加强商业信息交流和业务联系。一些经营进出口业务的潮商如“泰记”、“裕兴”等商号,将海陆丰、紫金、惠阳、揭西、普宁、惠来等县生产的花生油、菜脯、荷兰豆、连藕、茨菇等土特产和沿海各港加工的玻璃尤、蚝豉、鲍鱼、鱼鳔等海珍品,集中到汕尾港转运出口香港、日本诸商埠。轮船欲开往香港之时,蛋行日夜装运不息,数蛋歌日夜不绝于耳;雨伞则远销至马来亚、逻罗、菲律宾、港澳等地。输入的货物以煤油、洋布等为主,还有白糖、火柴等日常用品,年进口额约1000万元;使汕尾港成为当时全省最著名的“出超”港之一。因此,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把汕尾港列为省内计划重点建设的重要商港和渔港之一。
  在航运方面,汕尾港西距香港81海里,距广州179海里,东至汕头119海里;港域面积4.06平方公里,东西长约3.1公里,南北最宽处1.9公里,港内水深约20米,可停治5千吨位的轮船。清光绪以前,汕尾与香港等地的货运都是通过风航木船进行的。至1908年,以张济和、周彝飘为经理的济和轮船公司属下两艘人货两载的铁轮“海口”、“海江”号,首次开辟了通往香港的航线,将海丰出产的蛋品等土特产载运出口,又从香港运回洋货,每四天往返一次。以后又有“瑞丰”、“瑞益”等铁轮通航两地。而首航汕头港的铁轮为“金山”、“杭山”两艘铁轮,“大益”、“大有”、“吉安”等轮船继之。海洋铁轮的航运,使商品的流通量比木航船时代大幅度提高,从而加大汕尾港进出口货物的吞吐量,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
  民国初期,汕尾港货运码头有中山码头(现水运码头),以及对面海盐场集中坨两个一千吨的码头,轮船和程船可直接从码头启碇出发。当时,日本、英国等外国军舰时常在港内游曵,借机滋生事端。民国十年至十四年,国民党要员廖仲恺、莫纪彭、吴稚辉等人乘坐当时广东海军最大的军舰“永丰”舰(后称中山舰,吨位约5000吨)到达汕尾,或来视察,或来劝说陈炯明与孙中山和好(陈炯明下野后,除驻惠州外、常住海丰)。为此,他们络泽不绝于广州至汕尾之海途,可见汕尾港地位之重要。之后,长期通航香港诸埠的铁轮有“利昌”、“长安”、“祥发”等6艘客货两载轮船。全港出入口货物年吞吐量约达20万吨。航运的发达,使汕尾港充分发挥其进出口转运货物的枢纽作用,辐射东江至韩江中间地带各城乡的商品流通,成为粤东著名的主要贸易口岸之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渔盐业始得复苏和长足发展。汕尾港约有3万人口。港内有三条平行于海岸线的马路。即海滨大马路,为中山码头、搬运码头、水运码头、水产码头和省立汕尾水产学校所在地;二马路为主要的商业街,主要有国营百货公司、邮局、银行、水产公司、医院、电影院(大竹棚)和茶楼各1间。三马路有书店和私人经营的各类小商店。市内建筑有10多座二层楼,其余多为平房,最高建筑为三层楼建筑的云泉茶楼。汕尾是广东省的重要渔港之一。汕尾进出海丰县城须通过道山渡口,有轮渡摆渡。主要的交通工具是私营利通公司的两部客货两用车,在渡口交换乘客,连接两地的交通。50年代中后期逐步过渡到公私合营、国营管理。成立海丰县汽车总站。1987年,为开发沿海经济区域,经国务院批准,汕尾镇升为地级市,使汕尾港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新时期。


  • 天秤猎人
  • 人中龙凤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所以现在怎么样?


2025-07-18 08:51:20
广告
  • *
  • 名震江湖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海丰就此恨城区到现在


  • 2012求神拜佛
  • 吧主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然后呢


  • 文武山风
  • 初涉江湖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然后呢?城区还有大港口?


  • 在午后
  • 后起之秀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这里就要说到清朝的一个渔奴制度,这是对汕尾古越人的后裔下海之后变成疍民致命打击,战争是对疍民的一大摧残。清顺治十八年(1661),清廷为了防止郑成功船队与粤东沿海反清力量相策应,设桩立界,实行海禁,令淮、浙、闽、粤四省沿海居民内迁40里。清康熙三年(1664年),清廷派吏部侍郎科尔坤到粤东勘查海禁的执行情况,发出了沿海诸港不准渔船居留,全部迁入内河的迁界令。据史料记载,海禁的实施,使汕尾疍民生活失去依托,他们流离失所,人丁十存二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全面解除粤东海禁,允许渔船出海生产,这时疍民才藉以恢复生机。从解除海禁起经过了30多年的休养生息,到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汕尾的疍民渔船才恢复到2074艘,从清初到清末到民初,汕尾的渔奴制度一直胜行,并且与汕尾港陆上的乡里产生矛盾,疍民要上陆地建家,由于陆上的人以为是海寇来袭,从而发生了一些打斗事件,误会层层加深,而导致相互排斥。  共和国成立后,汕尾疍民的政治地位显著提高,1952年,汕尾各港口进行了渔业民主改革,镇压渔父、渔霸、渔栏主等,废除了封建渔奴制度,建立了渔民协会、渔民工会、渔业供销合作社等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在这次渔业民主改革中,贫苦出身的钟妈孙成了第一位当上了乡长(新港乡)的疍民,随后还被选为人民代表,出席广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汕尾各港口成立渔业生产合作社,疍民开始走上了合作化道路。1957年,汕尾港的疍民(原聚泊在新港)迁入汕尾镇内定居,形成了一个拥有6779人的渔民新村;在新中国成立后,两民才互相承让,正常沟通与交易。  【2】  广东军政府总参议长廖仲恺等军政要员,乘“永丰”舰视察汕尾。民国八年(1919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之二》中,把汕尾列入“建设沿海商圩及渔港”的范围。大革命时期的1927年,海丰县在汕尾置镇级市,汕尾市苏维埃政府的旧址就在现在二马路中段的97、99号。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广东省政府还批准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迁设汕尾,校址就在现在的汕尾中学。汕尾镇一直在海丰县上扮演着一个重要的地方经济角色,从1950年至1988年海丰县对汕尾镇的把权及重用可以看出。  抗日战争时期,后径乡,坎下城都发挥着作用,其中要说的是后径乡,后径乡北后,有一座天自然的后山公园,有几百年的松树,有会开花的合欢花树与各种奇异的大山石。因为后径乡当时也是个富裕的乡村,所以免不了被日军侵略,同时也要煮好饭汤给他们喝,后山公园就是日军略食的地方,无论是牛畜,通通煮了吃掉。然而部份聪明的后径人们就往北向山内的长寮山[汕尾市气象站设处铜顶山邻山,]作居住地与抗日议地,此山也藏有明代年间的“福缘佛市”,人们在长寮山中腰打通要道,大洞可以居住,小洞口可以勘察。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才没有人在地道间内那活动。但此山上的福缘市,在后径人的支持建造下,现正在加建当中。
  受过日军侵略的各乡村经济受到重创,朴素的汕尾地区人,又再刻苦的作田捕渔。新中国成立后,十八乡及汕尾镇娄经改革,设公社,吃大锅饭,又是大家新历程,同时也加强了各乡村的合作性与信任性,当中也实行了一些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制度使各乡村都为实事求是为主要思想,努力创造地方经济,这对大汕尾镇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同时也弘扬了我们这块兄弟骨肉亲大地的文化。


  • swlwm66
  • 人中龙凤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涨知识了


  • 哀骊红00y
  • 初涉江湖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是誰把魚港弄丟了


2025-07-18 08:45:20
广告
  • 贴吧用户_5R9PyCQ969
  • 初涉江湖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好意思说,我都不好意思了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5回复贴,共1页
<<返回汕尾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