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从上大学开始之后,对大学生活从欣喜和新奇走向了迷茫阶段,特别是到了大三大四之后。
为什么现在流行起了躺平文化?而十年前却是流行“我年轻我怕谁”。难道真的是我们这一代人不行吗?
谈一点现实的。
来到工商的基本大部分还是主城和区县的小镇做题家吧。其一,说说房子和就业问题,主城本地人有兜底可以和自己的父母居住。但小镇做题家呐?现在有几个愿意回到农村或者县城生活?很多难就业的专业一旦考公失败只能back。想要在城市里生存却没有自己的房子,即使租个房子但终究没有归属感。看看现在的房价,连茶园的有些房子都是一万四多一平。即使是四十平米也接近六十万了吧,挣几年攒个首付当房奴还是吸爸妈的血?
如果说现在就业形势好,我觉得也倒不必担心,因为未来是有盼头的,但是现状如何?我几个表哥赞了钱在重庆开了个火锅店,遇见疫情,去年就GG了,现在负债20来w,还不算上房贷。为什么现在考研的这么多?这么卷?如果一毕业随便就能找个不错的工作谁跑去读硕士?肯定有人来说岗位多,你看不起罢了。
我一个高中同学,算是我死党。大专人,现在在新东方实习当流水线工人,工资两千多,每天的生活除了拧螺丝可能就是回到寝室躺着,根本看不到出路。你认为这也算就业?不过是只够勉强养活自己罢了。所以我劝他还不如跑去送外卖。他这个工资怎么买房,怎么承担家庭开支?就算是连女朋友几根口红钱都花不起。他也说,他以后就直接摆烂了,在重庆不可能买得起房子,攒几年钱去鹤岗买套房子,隐居吧,这辈子也不指望结婚了。
很多大一大二的校友们现在并没开始着急,因为压力还没有急迫到马上要掉在他身上,自己的生活开支还是父母承担着的。要不然就是中产家庭,根本不愁。[/cp]
为什么现在流行起了躺平文化?而十年前却是流行“我年轻我怕谁”。难道真的是我们这一代人不行吗?
谈一点现实的。
来到工商的基本大部分还是主城和区县的小镇做题家吧。其一,说说房子和就业问题,主城本地人有兜底可以和自己的父母居住。但小镇做题家呐?现在有几个愿意回到农村或者县城生活?很多难就业的专业一旦考公失败只能back。想要在城市里生存却没有自己的房子,即使租个房子但终究没有归属感。看看现在的房价,连茶园的有些房子都是一万四多一平。即使是四十平米也接近六十万了吧,挣几年攒个首付当房奴还是吸爸妈的血?
如果说现在就业形势好,我觉得也倒不必担心,因为未来是有盼头的,但是现状如何?我几个表哥赞了钱在重庆开了个火锅店,遇见疫情,去年就GG了,现在负债20来w,还不算上房贷。为什么现在考研的这么多?这么卷?如果一毕业随便就能找个不错的工作谁跑去读硕士?肯定有人来说岗位多,你看不起罢了。
我一个高中同学,算是我死党。大专人,现在在新东方实习当流水线工人,工资两千多,每天的生活除了拧螺丝可能就是回到寝室躺着,根本看不到出路。你认为这也算就业?不过是只够勉强养活自己罢了。所以我劝他还不如跑去送外卖。他这个工资怎么买房,怎么承担家庭开支?就算是连女朋友几根口红钱都花不起。他也说,他以后就直接摆烂了,在重庆不可能买得起房子,攒几年钱去鹤岗买套房子,隐居吧,这辈子也不指望结婚了。
很多大一大二的校友们现在并没开始着急,因为压力还没有急迫到马上要掉在他身上,自己的生活开支还是父母承担着的。要不然就是中产家庭,根本不愁。[/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