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类:市面上常见的是澳洲中部鬃狮蜥
2体形:35-45厘米,会因为遗传、饲养空间,食物等先天和后天因素导致个体差异。
刚出生的宝宝:大概9厘米,约2克
1个月大小是一蜕的小苗:14-17厘米,大概10到15克。
2个月大小是二蜕的大苗:19-22厘米,大概17到24克。
3个半月是三蜕的小亚成:24-25厘米,大概27-34克。
4个半月是四蜕的大压成:28-30厘米,大概70-100克
五蜕在大概半岁左右,身长吻部到尾尖长度超过35厘米,体重超过130克了,开始进入成体阶段。
六蜕在40厘米左右通常在8-10个月时发生,到达成体,体重接近200克,食量会开始减少。
鬃狮的成长会因为环境,温度,空间,同伴压制差异很大,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以上是正常情况下指标。
3 颜色:红、白、黄,包括灰的,黑红的,金黄,橙黄都是从这几种颜色上选育衍生出来的。
4饲养准备:80*40*40的木质(或PVC)保温箱一个,内备3灯头,灯3个(晒背灯、中间UVB灯、夜灯),晒台一个(木或石头),食物(蟋蟀、杜比亚)、食盆水盘各一个,温湿计两个(一个放冷区,一个放热区)。
5 温度湿度:湿度全年控制在20%-40%之间,太干会影响精神,太湿容易得皮肤病。白天温度热区在35-40度,冷区在28-33度,晚上箱内最高温度在20-26度即可。鬃狮是靠温差消化的,必须保证昼夜温差达到10°C以上。夏天可以用日灯接温控把温度提高,或直接放太阳下晒。注意如果饲养箱放在晒点下又是保温 的材料,要观察箱内温度,鬃狮可能会因为吸热后无法散热导致热死。
6 喂食
苗子时一天两次,压成后一天一次,成体3天一次就可以
*刚出生的宝宝,用针头蟋蟀或1厘米一下的杜比亚,每天10只左右
*一蜕的小苗,用1-1.5厘米的蟋蟀或杜比亚每天7-10只
*二蜕额大苗,用1.5-2的蟋蟀或杜比亚每天5只以上就可以。
*三蜕的小亚成,开始进入身体快速成长期,可以加入其他辅食,比如水果,蔬菜及其他昆虫,比如:蚕蛹,面包虫蛹,葡萄蜜,黑水虻幼虫等高脂肪高蛋白的昆虫。主食物也用2-2.5的杜比亚,如果单吃杜比亚的话大概每天在10只左右。
*四蜕的大压成,喂食跟上面一样,可以吃3厘米以上的杜比亚。
成体:以植食为主,每周在5只虫子左右,比如大麦虫,成体杜比亚。
误区提醒:活体昆虫饲料都是越小越贵,但不代表越小越容易消化,越小越有营养,蛹的形态比较好消化,成虫比较高营养。
最有效的观察喂食是否足够的方法是观察大便,正常每天一拉就行,如果3天一拉便量不多,表示喂食不够,可能小主不喜欢食物,可以换一种试试。换食物后要好好观察大便有没有食物残渣,如果有表示消化异常,不建议继续喂食。
7 开始饲养
由于鬃狮在半年左右可以长到到达成体大小,所以饲养装备建议一步到位。但小苗买回来时,饲养箱的空间太大了,所以如果是新手饲养,刚开始不建议造景,一是应为简单环境小苗容易适应,二是造景很难观察大便情况。如果是老手,那随便养没所谓。
小狮子刚到家时,必须静养,如果室外温度低于20°C,可以用38-40度的温水泡2分钟。如果天气温暖,就不必泡澡了,因为泡澡不当会对狮子造成危险。
静养指的是放水盆,开灯,控温,不打扰,不上手。是为了让小狮子适应环境温度,重新调节身体的新陈代谢。因为在运输过程中,小主们没光没暖,新陈代谢会减到最低的状态。所以到家后必须静养!必须静养!必须静养!
静养时间按小主的状态而定,通常是半天到3天之间,当小主开始精神,到处乱跑,到处看环境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喂食了,刚到家第一餐,按照上面的量减半喂,没出现拉稀,绿便的话,就可以正常量喂食了。
8 常见问题:
1) 压制:常见于一公一母,一大一小的组合,与体质有关。通常公的会压制母,大的会压制小的,狮是会吃同类的动物,体型相差太大就会一口吞了。所以新手建议是单养一条,或同一箱子养两只大小相当的母。
2) 辅食:鬃狮成长非常快钙粉是必须的,UVB灯的作用就是合成维生素D3,当不确定UVB强度是否足够的话,钙粉也选含D3的。维生素是否需要添加在乎狮子本身是否喜欢吃植物,如果有卡皮出现,那表示维生素缺乏,就必须添加。钙和维生素都是一周2次就行。
3) 疾病:鬃狮常见疾病有肠胃炎和卡皮,可咨询异宠医生不要自己随意处理。
4) 泡澡晒太阳:好处在于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但操作不当可能就凉了。泡澡水温不能超过42度,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水深不能过背。晒太阳时旁边放温度计监测晒点温度,苗子晒的时长不宜超过一小时,而且要给阴暗处。成体压成就放着让它晒就好了,热了会自己跑,也不会跑远。
5) 加温:鬃狮只适合灯加温,不能用加热垫,他们鳞片厚,无法灵敏感知底部高温。假如冬天太冷没办法升温,可以开两盏灯或换个保温能力强的木箱。
2体形:35-45厘米,会因为遗传、饲养空间,食物等先天和后天因素导致个体差异。
刚出生的宝宝:大概9厘米,约2克
1个月大小是一蜕的小苗:14-17厘米,大概10到15克。
2个月大小是二蜕的大苗:19-22厘米,大概17到24克。
3个半月是三蜕的小亚成:24-25厘米,大概27-34克。
4个半月是四蜕的大压成:28-30厘米,大概70-100克
五蜕在大概半岁左右,身长吻部到尾尖长度超过35厘米,体重超过130克了,开始进入成体阶段。
六蜕在40厘米左右通常在8-10个月时发生,到达成体,体重接近200克,食量会开始减少。
鬃狮的成长会因为环境,温度,空间,同伴压制差异很大,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以上是正常情况下指标。
3 颜色:红、白、黄,包括灰的,黑红的,金黄,橙黄都是从这几种颜色上选育衍生出来的。
4饲养准备:80*40*40的木质(或PVC)保温箱一个,内备3灯头,灯3个(晒背灯、中间UVB灯、夜灯),晒台一个(木或石头),食物(蟋蟀、杜比亚)、食盆水盘各一个,温湿计两个(一个放冷区,一个放热区)。
5 温度湿度:湿度全年控制在20%-40%之间,太干会影响精神,太湿容易得皮肤病。白天温度热区在35-40度,冷区在28-33度,晚上箱内最高温度在20-26度即可。鬃狮是靠温差消化的,必须保证昼夜温差达到10°C以上。夏天可以用日灯接温控把温度提高,或直接放太阳下晒。注意如果饲养箱放在晒点下又是保温 的材料,要观察箱内温度,鬃狮可能会因为吸热后无法散热导致热死。
6 喂食
苗子时一天两次,压成后一天一次,成体3天一次就可以
*刚出生的宝宝,用针头蟋蟀或1厘米一下的杜比亚,每天10只左右
*一蜕的小苗,用1-1.5厘米的蟋蟀或杜比亚每天7-10只
*二蜕额大苗,用1.5-2的蟋蟀或杜比亚每天5只以上就可以。
*三蜕的小亚成,开始进入身体快速成长期,可以加入其他辅食,比如水果,蔬菜及其他昆虫,比如:蚕蛹,面包虫蛹,葡萄蜜,黑水虻幼虫等高脂肪高蛋白的昆虫。主食物也用2-2.5的杜比亚,如果单吃杜比亚的话大概每天在10只左右。
*四蜕的大压成,喂食跟上面一样,可以吃3厘米以上的杜比亚。
成体:以植食为主,每周在5只虫子左右,比如大麦虫,成体杜比亚。
误区提醒:活体昆虫饲料都是越小越贵,但不代表越小越容易消化,越小越有营养,蛹的形态比较好消化,成虫比较高营养。
最有效的观察喂食是否足够的方法是观察大便,正常每天一拉就行,如果3天一拉便量不多,表示喂食不够,可能小主不喜欢食物,可以换一种试试。换食物后要好好观察大便有没有食物残渣,如果有表示消化异常,不建议继续喂食。
7 开始饲养
由于鬃狮在半年左右可以长到到达成体大小,所以饲养装备建议一步到位。但小苗买回来时,饲养箱的空间太大了,所以如果是新手饲养,刚开始不建议造景,一是应为简单环境小苗容易适应,二是造景很难观察大便情况。如果是老手,那随便养没所谓。
小狮子刚到家时,必须静养,如果室外温度低于20°C,可以用38-40度的温水泡2分钟。如果天气温暖,就不必泡澡了,因为泡澡不当会对狮子造成危险。
静养指的是放水盆,开灯,控温,不打扰,不上手。是为了让小狮子适应环境温度,重新调节身体的新陈代谢。因为在运输过程中,小主们没光没暖,新陈代谢会减到最低的状态。所以到家后必须静养!必须静养!必须静养!
静养时间按小主的状态而定,通常是半天到3天之间,当小主开始精神,到处乱跑,到处看环境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喂食了,刚到家第一餐,按照上面的量减半喂,没出现拉稀,绿便的话,就可以正常量喂食了。
8 常见问题:
1) 压制:常见于一公一母,一大一小的组合,与体质有关。通常公的会压制母,大的会压制小的,狮是会吃同类的动物,体型相差太大就会一口吞了。所以新手建议是单养一条,或同一箱子养两只大小相当的母。
2) 辅食:鬃狮成长非常快钙粉是必须的,UVB灯的作用就是合成维生素D3,当不确定UVB强度是否足够的话,钙粉也选含D3的。维生素是否需要添加在乎狮子本身是否喜欢吃植物,如果有卡皮出现,那表示维生素缺乏,就必须添加。钙和维生素都是一周2次就行。
3) 疾病:鬃狮常见疾病有肠胃炎和卡皮,可咨询异宠医生不要自己随意处理。
4) 泡澡晒太阳:好处在于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但操作不当可能就凉了。泡澡水温不能超过42度,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水深不能过背。晒太阳时旁边放温度计监测晒点温度,苗子晒的时长不宜超过一小时,而且要给阴暗处。成体压成就放着让它晒就好了,热了会自己跑,也不会跑远。
5) 加温:鬃狮只适合灯加温,不能用加热垫,他们鳞片厚,无法灵敏感知底部高温。假如冬天太冷没办法升温,可以开两盏灯或换个保温能力强的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