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玩回新版本看一下,翻了翻b站上人做的新版本陆军集火机制讲解。
由于大编制在高协同性下有更高的集火效率,而正好新版优火左左有5协同性加成,我就在想这版本要是优火大编制左左是否会比右左更强。
我用45宽的11步7炮1中防空算数值,支援连选了高软攻轻坦侦察、工兵、炮、补给、喷火,需要上通讯连时就把炮连换掉,40年科技,加上协同性的集火公式算主要目标受到软攻伤害,发现根本没有想的那么好。
首先这个编制左左的软攻小于右左,哪怕塞了7炮两者都不带炮连也是左左软攻低,而且左左必带通讯连不然5协同性发挥不出来,这就亏了一个支援连位少了更多软攻。
左左通讯连面板软攻430.9,第一轮对主要目标造成224.75伤害,第二轮统一按5个师计算,主要目标均摊得41.23伤害,总计主要目标受到265.99伤害
右左炮连面板软攻476.4,第一轮对主要目标造成204.85伤害,第二轮统一按5个师计算,主要目标均摊得54.31伤害,总计主要目标受到259.16伤害
两者对主要目标的伤害差距不到7点,但左左比右左对每个次要目标都少了13点伤害,且总目标数越少左左对主要目标的优势就越小
45年科技由于更高的总协同性和更高的通讯连加成,左左通讯对主要目标的优势会大不少,但后期左左的10炮营软攻对比右左的50支援连软攻也会小幅贬值,且更主要的问题是太晚了
更早期由于通讯连不行,甚至可能出现左左通讯比右左炮连对主要目标伤害更低的情况
而且左左比右左还亏总组织度,这个编制左左比右左组织度少4.1,左左的0.2炮组织度恢复完全就是废物。
这还是在大编制7炮这种明显左左更占优的地方,如果炮更少左左的优势更小,小编制则是直接被右左完杀,在装甲师中反而由于装甲师本身的软攻爆高支援连提升的占比小,哪怕不要那10炮软攻也比较能看,但和优火右左对主要目标的伤害也很难领先超过20。我也不知道是我算的不对还是就这这样。
感觉左左唯一的绝对优势估计就是性价比了,剩下的就看对主要目标领先的那不到20杀伤能否达到破防和不破防的差距了。
由于大编制在高协同性下有更高的集火效率,而正好新版优火左左有5协同性加成,我就在想这版本要是优火大编制左左是否会比右左更强。
我用45宽的11步7炮1中防空算数值,支援连选了高软攻轻坦侦察、工兵、炮、补给、喷火,需要上通讯连时就把炮连换掉,40年科技,加上协同性的集火公式算主要目标受到软攻伤害,发现根本没有想的那么好。
首先这个编制左左的软攻小于右左,哪怕塞了7炮两者都不带炮连也是左左软攻低,而且左左必带通讯连不然5协同性发挥不出来,这就亏了一个支援连位少了更多软攻。
左左通讯连面板软攻430.9,第一轮对主要目标造成224.75伤害,第二轮统一按5个师计算,主要目标均摊得41.23伤害,总计主要目标受到265.99伤害
右左炮连面板软攻476.4,第一轮对主要目标造成204.85伤害,第二轮统一按5个师计算,主要目标均摊得54.31伤害,总计主要目标受到259.16伤害
两者对主要目标的伤害差距不到7点,但左左比右左对每个次要目标都少了13点伤害,且总目标数越少左左对主要目标的优势就越小
45年科技由于更高的总协同性和更高的通讯连加成,左左通讯对主要目标的优势会大不少,但后期左左的10炮营软攻对比右左的50支援连软攻也会小幅贬值,且更主要的问题是太晚了
更早期由于通讯连不行,甚至可能出现左左通讯比右左炮连对主要目标伤害更低的情况
而且左左比右左还亏总组织度,这个编制左左比右左组织度少4.1,左左的0.2炮组织度恢复完全就是废物。
这还是在大编制7炮这种明显左左更占优的地方,如果炮更少左左的优势更小,小编制则是直接被右左完杀,在装甲师中反而由于装甲师本身的软攻爆高支援连提升的占比小,哪怕不要那10炮软攻也比较能看,但和优火右左对主要目标的伤害也很难领先超过20。我也不知道是我算的不对还是就这这样。
感觉左左唯一的绝对优势估计就是性价比了,剩下的就看对主要目标领先的那不到20杀伤能否达到破防和不破防的差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