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吧 关注:195,881贴子:1,244,362

为什么宋朝重文轻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陪对象去化妆,在店里看店里看到本书,恰好是描写五代十国这段的
仔细看了看,唐之后北方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南唐、等五代十国,才传递到宋手中
(这里边有个特殊的时代,契丹帝国灭的后晋建了辽,而且为了管理燕云十六州,建立了南北院,堪称古代的“一国两制”,然后后汉把辽驱逐出中原;辽这个朝代则不算在五代)
五代的时候大家实在是武力充沛过头了,基本五代更迭都是掌管兵权的躲了皇位,所以宋才格外重视兵权,太祖杯酒释兵权,后代重文轻武都不是因为宋懦弱,而是五代十国期武德充沛过头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7-16 15:39回复
    五季之乱算是根本原因吧,事实上不但是宋,自宋以来的王朝无论中外都是重文轻武。


    IP属地:湖南2楼2022-07-16 15:58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宋代不是重文輕武,確切的說法是崇文抑武,宋代從未輕視過武將。
      流傳廣泛的東華門償命方為好男兒是出自王铚的《默記》,有興趣可以看看然而別當真,無論古今八卦都很有市場。
      形象第說,宋代皇帝是董事長,武將的最高理想是成為股東,比如高,潘,曹當然這條路很漫長很艱難,至於文官都是打工的。
      只要成為股東,文官一樣跪舔,例如曹瑋,還有葛懷敏這樣半股東2代目。
      其他武官不是被欺負被輕視,宋代非常重視武將,只是更多的是掣肘,制約的太嚴酷罷了。
      舉幾個例子
      正經帶兵打仗的武官,不能戰場提拔將領,最高只能把小兵提升2級;同一隻軍隊,訓練歸三夥人;指揮作戰的武官不管後勤,後勤也不歸最高指揮的文官比如經略安撫使管,還不歸地方轉運使管,歸戰場外的第四方管,叫提舉河北糴便司和經制邊防財用司。
      最高統帥經略安撫使也沒有權利隨意提拔武官,這個權利在樞密院。而且,經略安撫使還有個下屬官員叫走馬承受,獨立于經略安撫使司系統外的一個職位,每半年或在他認為合適的時候給中央寫秘密報告,極端情況下或在他認為合適的時候可以暫時罷免經略安撫使,當然如果做錯了後果他也必須承受。
      可見不是說不信任武將,是對所有帶兵的都不信任,無論文武。


      IP属地:黑龙江4楼2022-07-16 18:05
      收起回复
        看晚唐历史就知道了,五代史都不用看的那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7-16 18:21
        回复
          经过了五代,各地都明白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两宋一共二百八十多次民变以及哗变,就抑武还天天造反呢,不这样还得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7-16 19:01
          回复
            得江山太容易(如果不容易也不会重文轻武)呢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7-16 19:20
            回复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7-16 19:50
              回复
                五代其实已经在逐步控制了,偏偏宋矫枉过正还自鸣得意……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2-07-17 00:0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崇文是为了笼络文人好奠定所谓的正统王朝,抑武是为了防止武官权力大直接造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7-17 00:04
                  回复
                    收收五代十国的风气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2-07-17 00:50
                    回复
                      宋朝的科举制度本身就是为了对抗五代十国下克上而实施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2-07-17 03:50
                      回复
                        历史遗留问题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22-07-17 08:19
                        回复
                          想想赵匡胤怎么上台的,就知道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2-07-17 09:13
                          回复
                            说得好像,魏晋南北朝就不是兵强马壮者夺帝位?东晋列国时北方***五代n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2-07-17 09: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