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首先是择校。选择电子校纯纯是高中毕业去陈家桥前面一个站微电园富士康打暑假工,我在生产线上查到我没上本科线10来分,也不存在后悔,毕竟分数自己考的,我就只想物色一个专科学校,那个年代ofo刚兴起,没办法电子校离得最近就骑ofo到学校逛了一圈,感觉这学校好像还行挺大,在加上我有一表哥在校生在学校开菜鸟驿站,(以致于我每年双十一都不必排队一小时取快递),就报名了物联网工程技术,当时还怕不会被录取,之后了解到居然没招满。其次是开学之后,大一期间摸良心说全靠寝室一个上了本科线,但女友没上本科线的室友一起来专科,就靠着大哥带摸了大一的鱼,大二在专业课程方面我觉得还可以,起码逃课少了很多,真觉得学了知识,老师人很好,这很关键,我到本科毕业,都记得住那些授业恩师(有的我只能喊他”老师“)。再次大三随波逐流报了专升本最基础的三千块钱的那种班,然后又是一顿混到了专升本考试,理科196分,计算机就考了90几,英语数学就没发挥,然后填报志愿的时候就选择单车变摩托,我室友只考了240几也是直接选择重邮物理管理,他最后以倒数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我也是侥幸倒数第一录取三峡学院。回首三年专科,我是觉得略有荒废,但结果尚好,我一直不是一个爱学习,或者说善于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全靠环境感染。心理学上是场依存性,学习首先要靠周围环境影响,到了本科考研也是如此。谈点实际的,大一当时由于学院人数很少,有幸在大一就住上了6人间,不用在南区混一年十人间,但代价就是上公共课的时候就特别远,以致夏天的时候高数课逃了不少,这都为以后的学习造成了严重影响,再次我恳请大一新生如有升学意愿,少逃数学和英语,毕竟专升本,考研你只能在捡起来,我觉得很可惜大一没学好,导致后面我的室友都是直接跟上机构老师,我还在翻教材,这就是唯一的一点学习建议,生活上香港澳门陈家桥,都没啥好挑剔的,专科真是人间最快乐的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