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得知了解保研的那天起,结合上一届学长保研人数,以及自己对自己成绩排名的认知,我就知道我是在保研的边缘线上徘徊。一方面期待自己恰巧是那个幸运儿,一方面又觉得可能性渺茫。由于社恐 与老师接触不多,参与的项目很少,加分项自然很少。但是同十二,我能合理预估到和我竞争的几个同学(排名很近),正在做各种项目为自己加分。自然且合理的,我对自己说,保研看缘分,专心考研吧,现在与老师接触一是已经没什么时间真正做项目了,第二,我还是社恐。大三的第二个学期,大多是网课,而我经常带着考研数学与要上课的书去了自习教室。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考研上,对这些学校的科目的态度大多是尽量高分过。直到9月份,学校终于下发了保研工作,成绩排名与之前一样,令我惊讶的是,学院名额比去年多了一个,因此,我按比例算下来,很有可能我们专业要多一个名额。不知道算是什么心情,觉得自己说不定幸运,觉得自己说不定还是没有别人优秀,特别是得知许多人暑假也参与了很多比赛,有点羡慕有点酸涩。答辩的那天,很紧张,还是参与的这些活动太少了,尽管参与之前就对自己说,就当作是考研的自我放松调节了,不要乱了节奏,上不了就考,反正自己一直在复习,没什么可怕。但是这个的前一晚,还是放纵的熬夜看小说,不知道是在逃避还是在因为名额增加的沾沾自喜。没什么加分的,自然很快就出来了。进去之前一直在听一首喜欢的歌,在努力放松,甚至去办公室接了一杯水,缓解干涩的口腔与喉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