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be吧 关注:210贴子:1,208
  • 5回复贴,共1

《2008年非官方版贸大报考指南》(2010继续适用) 原帖作者:uibe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6、07年,我和吧内的一些热心吧友合作连续2年发布了非官方版的《贸大报考指南》,受到了高三学生及其家长的欢迎。08年原本想偷懒一下,毕竟前几年的《报考指南》写的已经比较详细了。但看到这么多考生对贸大情有独钟,但同时对某些问题又有些疑惑,我决定还是再说两句,希望能对高三学生填报志愿有所帮助。
一、贸大在国内的地位?
很多学生关心贸大在国内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因为许多考生在搜集了许多贸大相关资料后,发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越来越清楚,反而是越来越糊涂了。一方面,贸大的优秀生源、高质量就业让人不得不承认贸大在国内绝对是顶尖院校之一;但另一方面,看大学排行,尤其是近来影响甚大的武书连的排名,贸大根本不入流。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生源排行、就业排行是客观评价。尽管由于计算方法不同,最后的结果可能会有细微差异,但总体来说生源的好坏、就业的质量是一目了然的。就以经济类院校为例,也许用“目测”很难判别究竟是贸大还是央财的生源更好些,但如果把贸大的录取分数和西财的录取分摆在一起,我相信大家不用计算就能判断谁高谁低(这里仅仅是从录取分数而言,事实上西财也是一所好学校,只是地理位置的原因,相比地处上海、北京的贸大、上财、央财生源要差一些)。就业也是一样。
而大学排名是主观评价。这里的“主观”主要体现在权重的选择上。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有两个评价体系,一是学校的声誉;二是学校的重点学科数,根据以上两个评价体系对大学进行排名。方案一两个体系各取50%的权重;方案二学生声誉占70%,重点学科数占30%。很显然,方案一得到的结果和方案二下得到的结果肯定是不同的。我们不讨论哪个方案更合理些,只是借这个例子说明大学排名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目前还没有一个评价体系能让大多数人满意。总体来说,现行的评价体系重理科院校轻文科院校,重综合性大学轻特色性大学。很不幸,贸大首先是文科性院校,而且也不是综合性大学,排名低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谈谈国家的重视程度,这也是衡量一所大学地位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呵呵)。从这点来说贸大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在重点大学中也可居于中游水平。1)贸大是同类院校中最早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的,1960年。1960年前,全国只有20所重点大学,当年新增44所,贸大就是这44所中的一员。同类院校中,财经类院校最早进入国家重点大学行列的是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都是95-96年。外语外贸类院校中,目前只有贸大一所重点。2)首批进入211工程。同类院校中当时仅有贸大、上财、西财三所重点大学。中南财经、中央财经2005年也进入211。3)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同类院校中只有上财、央财已经进入。
以上谈了贸大的实力、国家重视程度,最后谈谈名气,我想这也是报考的学生所关心的。我在贸大呆了4年,现在毕业也有2年了,经常会被问及“什么学校毕业的”之类的问题,给我的印象是贸大的知名度确实不高,特别是一般老百姓知道的不多。经常是我回答之后,许多人一脸茫然,连在哪座城市都不知道。有些则不懂装懂,想当然的认为这所学校不错,其实看的出来究竟好在哪儿他根本不知。遇到这些人,我也就没必要和他多说UIBE的问题了,赶紧换话题,呵呵。但另一方面知道贸大的人,往往对贸大非常的熟悉,谈起贸大会比我这个贸大人还要起劲,如数家珍般的列举贸大的生源有多么优秀、就业有多好等等。给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有次坐火车去泰山,遇到两个一般本科院校国贸专业的学生,在得知我来自贸大后,告诉我贸大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就好像清华、北大在一般考生心目的地位一样,如果有可能的话一定要考研去贸大(后来他们中的一个果真考进UIBE了),看来贸大的国贸专业确实名声在外。扯远了,刚才讲到贸大在一般老百姓中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但就业的时候你基本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如果你在北京就业,贸大的牌子足够用了。有人说贸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根本不把清华、北大的学生放在眼里,这有点夸张了,但是如果说贸大学子在面对清、北学子的竞争时并不处于劣势倒是不假,清华、北大毕业生的实力不容置疑,但贸大有贸大的特色,贸大学子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外语水平普遍较高、思维比较活跃等等。



1楼2010-06-24 08:05回复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离开北京的话,就业会不会很糟糕?我说这种担忧是多余的。我本人就不在北京,我的许多大学同学也有许多在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工作都非常的好,并不比在北京的差。这里我想引用吧内某校友的一段话“在就业这个问题上,我相信还是我们这些已经毕业的老人的话更有说服力,上海籍贸大学子不管是留京还是回沪,工作都很不错,我们既没有给学校抹黑,同样贸大的牌子以及教育质量也没有辱没我们!”
    二、贸大定位怎样?
    这个问题不是我所能解释的,我仅仅把我了解到的情况做一个说明。
    许多人把贸大与上财、央财等混为一谈,其实是有失偏颇的。首先,贸大的优势专业是“国际贸易”,其他专业都是据此衍生出来的,比如开展国际贸易需要跨文化交流,所以陆续开设了经贸英语、日语、法语等专业;同时和外国人打交道,国际经济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他,像金融、工商管理等也是一样(在合并中国金融学院前,贸大的金融也是局限在国际贸易这一块,合并后开始向主流金融靠拢,开设了金融工程等专业),可以说贸大的特色非常鲜明,就是培养能跨文化交流的专门人才。应该说学校的定位与实际的就业情况是相符合的,贸大学子普遍就业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外金融机构、商务部、外交部等。对其他财经类院校,比如上财、央财等不是很熟悉。从学科门类上来说,这几所学校确实差不多,集中在经济学、法学、管理、语言类,但侧重点不同。比如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大家实力差不多,但在语言类、法学类专业来说,贸大是有优势的。具体专业来说,像财政学等学科贸大又明显不及上财等学校。所以简单的拿贸大、上财、央财做比较,不是很科学。
    特色鲜明既是贸大优点,同时也有缺点,就是学科比较单一。陈校长上任之初提出要做“大学中的瑞士”的目标现在看来基本实现,小而精已经成为贸大的特色。从最近学校提出狠抓学科建设的情况来看,贸大很有可能借优异成绩通过本科评估并获得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立项的机会,对现有学科进行整合,毕竟学科交叉发展是未来学科建设的主流,简单的说学校要在继续保持现有优势学科的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打造更多的优势学科。这从学校“十一五计划”中也能看出来,提出要拿下理论经济学、法学、外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凭心而论,法学、外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都有一级学科硕士点,且在国内也都有一定影响力,申博成功可能性相对大点,理论经济学是贸大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一次性拿下的可能不大。


    2楼2010-06-24 08:05
    回复
      2025-07-23 02:44:4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有11年的否?


      4楼2010-09-23 16:03
      回复
        太感谢楼主了
        我从高一起就钟情于贸大了 我同学说的,我已经深深地坠入贸大的深渊,不可自拔。。。


        5楼2010-12-04 22:11
        回复
          高山仰止。头系红丝带~奋斗~


          6楼2010-12-05 14:19
          回复
            最近两年贸大突飞猛进,有些数据已经过时了。


            7楼2011-09-08 12: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