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料的湿度可以分为5各等级:湿、潮、润、阴、干。湿:就是植料刚从水里捞出来滴答水的状态。潮:植料不滴水,但处于水饱和状态,用手摸会有明显水迹。润:植料表面水分部分散失,手摸会有水感但没有明显水迹。阴:植料表面水分大部分散失,手感偏干但植料内部仍有水分,表面有斑驳的阴影。干:植料内部水分干透,植料表面发白。
对于兰花来说,植料最好的状态是“润”,即植料含水量适中,兰根既能吸收水分,湿度又恰当通气性良好不会积水泡根。所谓浇水的功夫就是尽量拉长“润、阴”的时间,尽量缩短湿、潮、干这三种状态的时间。但保持常“润”并不只是浇水这一件事决定的,而是植料的吸水性、沥水性、透气性,花盆的沥水性、透气性,莳养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量等因素相关。这些因素既可相互制约抵消,又可效果叠加。
举个反面例子,植料颗粒的直径越小,总的表面积就越大,就会增强保水性,又因为颗粒小降低了通气性,减缓了水分的蒸发,进而进一步增强保水性,如果同时还使用了沥水性差的兰盆,就会再减缓水分蒸发速度,如果遇上莳养环境通风差、温度低,水分蒸发更慢。这样过多的“保水因素”相互叠加植料长时间保持高湿度,就会淹根烂根。
所以,植料的吸水性、沥水性、透气性,花盆的沥水性、透气性,莳养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量等因素需要全盘考量最后达到一种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