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1.风机盘管应做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漏风量测试; 错误:管道坡度0.005
改正:管道坡度应≥0.008
(剩余几个都没改对)
2.不符合要求。
理由:硬质,半硬质绝热材料,不应使用钢丝捆扎;捆扎1道不正确,应至少捆扎2道;捆扎间距过大,不符合规范及标准要求(没记住具体数值,没敢乱写)。
3.可以进行竣工验收。因该工程地处南方,且完工时不处于冬季。即通风空调系统不在制冷、供暖期时,可进行不带冷热源的联合试运行,待第一个制冷,供暖期补做即可。
4.不符合要求。
理由:进口设备应提供产品质量证明文件,产品合格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检测记录,试验报告等文件的中文译文,同时还应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
案例二:
1.采购文件的编制依据:施工合同,图纸,相关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规程,规章,规定,以及设计文件,工艺文件,技术规格书等文件要求;
采购文件审核人不正确。
理由:应该由该公司采购部门负责人审批,而非项目经理审批。
2.劳务人员动态管理: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对劳务人员进行平衡,调度;加强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劳动定额管理,实行计件工资制;严格管理劳务人员上下班时间;
对进场劳务人员的要求:在上岗前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即公司级(由公司级主要负责人组织进行),项目级(由项目负责人组织进行),班组级(由班组长负责进行);同时,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务人员还应经过培训和考试或考核,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上岗。
3.配电柜整改:
错误一:接地仅有一处,不符合规范要求;
改正:接地应不少于两处;
错误二:柜体接缝3mm,不符合规范要求;
改正:柜体接缝应不大于2mm;
柜体垂直度允许偏差应不大于2‰;盘面偏差应不大于5mm。
4.(答偏了),对于不合格应进行如下处理:
返修:对于质量缺陷,不影响安全,使用功能的,可通过返修,或更换器具、设备进行处理;
返工:对于质量问题,应通过工序质量控制或返工,保证安全和使用功能;
不做处理:对于无法确定部位等,经第三方检测机构鉴定认为不满足设计要求,经原设计单位复核验算,认为满足安全和使用的,可不做处理;或者经鉴定合格的,可不做处理;
限制使用:经返修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又无法返工的,可降级使用;
报废:经上述处理,仍不满足安全,使用的,严禁验收和使用。
案例三:
1.判断和理由都错,0分。
2.压力管道焊工,场内(厂内)专用机动车操作工,起重工,无损检测人员等需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上岗作业;
其他电工,焊工,起重工等需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作业;
(还写了好几个背的特种作业人员,具体哪几个不记得了)。
3.水压试验压力=1×1.5=1.5Mp,(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
集汽缸可以与管道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压力试验;
理由:管道试验压力为1.5Mp,集汽缸试验压力为2.2Mp,管道试验压力<0.7倍集汽缸试验压力(把0.77记成0.7了),故可按管道压力进行试验。
4.主要施工机械和工具包括:起重机,电焊机,场内(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卡尺,塞尺,百分表,温度计,压力表,万用表,焊接检验尺,钢卷尺,直尺,兆欧表,接地电阻测量仪等(好像还写了超声波探伤机等几个)。
案例四:
1.三联供机组由建设单位监造,电梯及自动扶梯由施工单位监造;
2.(1)自动扶梯进场验收技术资料包括:自动扶梯整机的型式试验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梯级或踏板的型式试验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扶手带及胶带的断裂强度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
(2)随机技术文件包括:产品制造许可证明复印件,装箱单,产品合格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动力电路和安全电路的电气原理图。(土建布置图没写)。
3.识图:部件一为制动器,部件二为链条,部件三为链轮。(完全瞎蒙)
4.(1)安装精度影响因素包括:零部件装配精度,部件的直线运动精度,圆周运动精度,传动精度,接触质量等;
(2)设备运行的影响因素包括:测量误差,相对位置误差,接触质量等。
5.(1)建设单位应扣除费用=5×14=70万元;
(2)建设单位扣费正确。
(3)理由:建设单位委托施工单位选择供应商并签订供货及安装合同,施工单位为总承包单位,供货单位为电梯安装及供货的专业分包单位,因此施工单位与电梯安装供货单位承担法定连带责任,建设单位有权向其中任意方索赔。
(4)施工单位在向建设单位赔偿后,可向电梯供货及安装单位进行追偿。
案例五:
1.(1)绿色施工还应包括节能,节材,环境保护等施工内容;
(2)单位工程施工阶段绿色施工评价应由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参加。
2.还应识别:冻伤,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动火作业,单体试运行,联合试运行,带电调试,夏季高温,冬季
1.风机盘管应做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漏风量测试; 错误:管道坡度0.005
改正:管道坡度应≥0.008
(剩余几个都没改对)
2.不符合要求。
理由:硬质,半硬质绝热材料,不应使用钢丝捆扎;捆扎1道不正确,应至少捆扎2道;捆扎间距过大,不符合规范及标准要求(没记住具体数值,没敢乱写)。
3.可以进行竣工验收。因该工程地处南方,且完工时不处于冬季。即通风空调系统不在制冷、供暖期时,可进行不带冷热源的联合试运行,待第一个制冷,供暖期补做即可。
4.不符合要求。
理由:进口设备应提供产品质量证明文件,产品合格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检测记录,试验报告等文件的中文译文,同时还应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
案例二:
1.采购文件的编制依据:施工合同,图纸,相关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规程,规章,规定,以及设计文件,工艺文件,技术规格书等文件要求;
采购文件审核人不正确。
理由:应该由该公司采购部门负责人审批,而非项目经理审批。
2.劳务人员动态管理: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对劳务人员进行平衡,调度;加强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劳动定额管理,实行计件工资制;严格管理劳务人员上下班时间;
对进场劳务人员的要求:在上岗前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即公司级(由公司级主要负责人组织进行),项目级(由项目负责人组织进行),班组级(由班组长负责进行);同时,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务人员还应经过培训和考试或考核,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上岗。
3.配电柜整改:
错误一:接地仅有一处,不符合规范要求;
改正:接地应不少于两处;
错误二:柜体接缝3mm,不符合规范要求;
改正:柜体接缝应不大于2mm;
柜体垂直度允许偏差应不大于2‰;盘面偏差应不大于5mm。
4.(答偏了),对于不合格应进行如下处理:
返修:对于质量缺陷,不影响安全,使用功能的,可通过返修,或更换器具、设备进行处理;
返工:对于质量问题,应通过工序质量控制或返工,保证安全和使用功能;
不做处理:对于无法确定部位等,经第三方检测机构鉴定认为不满足设计要求,经原设计单位复核验算,认为满足安全和使用的,可不做处理;或者经鉴定合格的,可不做处理;
限制使用:经返修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又无法返工的,可降级使用;
报废:经上述处理,仍不满足安全,使用的,严禁验收和使用。
案例三:
1.判断和理由都错,0分。
2.压力管道焊工,场内(厂内)专用机动车操作工,起重工,无损检测人员等需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上岗作业;
其他电工,焊工,起重工等需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作业;
(还写了好几个背的特种作业人员,具体哪几个不记得了)。
3.水压试验压力=1×1.5=1.5Mp,(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
集汽缸可以与管道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压力试验;
理由:管道试验压力为1.5Mp,集汽缸试验压力为2.2Mp,管道试验压力<0.7倍集汽缸试验压力(把0.77记成0.7了),故可按管道压力进行试验。
4.主要施工机械和工具包括:起重机,电焊机,场内(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卡尺,塞尺,百分表,温度计,压力表,万用表,焊接检验尺,钢卷尺,直尺,兆欧表,接地电阻测量仪等(好像还写了超声波探伤机等几个)。
案例四:
1.三联供机组由建设单位监造,电梯及自动扶梯由施工单位监造;
2.(1)自动扶梯进场验收技术资料包括:自动扶梯整机的型式试验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梯级或踏板的型式试验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扶手带及胶带的断裂强度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
(2)随机技术文件包括:产品制造许可证明复印件,装箱单,产品合格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动力电路和安全电路的电气原理图。(土建布置图没写)。
3.识图:部件一为制动器,部件二为链条,部件三为链轮。(完全瞎蒙)
4.(1)安装精度影响因素包括:零部件装配精度,部件的直线运动精度,圆周运动精度,传动精度,接触质量等;
(2)设备运行的影响因素包括:测量误差,相对位置误差,接触质量等。
5.(1)建设单位应扣除费用=5×14=70万元;
(2)建设单位扣费正确。
(3)理由:建设单位委托施工单位选择供应商并签订供货及安装合同,施工单位为总承包单位,供货单位为电梯安装及供货的专业分包单位,因此施工单位与电梯安装供货单位承担法定连带责任,建设单位有权向其中任意方索赔。
(4)施工单位在向建设单位赔偿后,可向电梯供货及安装单位进行追偿。
案例五:
1.(1)绿色施工还应包括节能,节材,环境保护等施工内容;
(2)单位工程施工阶段绿色施工评价应由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参加。
2.还应识别:冻伤,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动火作业,单体试运行,联合试运行,带电调试,夏季高温,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