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癌痛的临床表现相对稳定,对患者开展治疗时,需要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传统疼痛干预方式除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等措施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疼痛耐受阈值的提高,但上述治疗措施无法从源头上消除患者的症状。利用阿片类镇痛药物治疗也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但同时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造成患者出现阿片类药物依赖性,治疗安全性较差。中医针灸治疗属于穴位治疗理念,同时利用中医五行理论,对患者开展五音疗法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本文对所选老年慢性非癌痛患者开展腕踝针、五音疗法,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04例老年慢性非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试验组男24例、女28例,年龄65~91岁,病程1~11年。对照组男25例、女27例,年龄66~90岁,病程2~11年。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自愿参与实验且符合伦理委员会要求,排除患者存在癌症、其他器官严重疾病导致疼痛,排除患者癌症转移、癌症发病病史,排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或疼痛评价能力不足影响治疗稳定性,排除患者吸烟酗酒表现,排除患者无法耐受实验治疗。患者均资料齐全未见死亡、中途脱离实验情况。两组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试验组利用腕踝针结合五音疗法治疗,对照组传统疼痛干预。
传统疼痛干预:对患者开展疼痛干预,减少患者由于疼痛产生的不适感,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患者疼痛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则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阿片类药物用药,叮嘱患者遵医用药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更换药物。

腕踝针治疗:将人体以前后中线为界,身体两侧由前向后各分6个纵区:1/2/3区在前,4/5/6区在后,又以横膈为界,将6个纵区分成上下两半。全身共12对针刺点,位于腕部和踝部每一区的中点。依据疼痛部位、原发病灶的部位以及出现的压痛点进行定位选穴,坚持上病取上、下病取下、左病取左、右病取右、区域不明取双上1穴以及交通取穴的原则进行选穴。如肝区疼痛伴剑突下疼痛明显,则选右上1穴+双上2穴,如脐周疼痛则选双下1穴,如腰部疼痛则选双下5穴+双下6穴,如胁肋部疼痛者取上3、4穴和下3、4穴。对患者进行上述反射区针灸,采用蜀康牌32号1.0寸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局部予75%的酒精进行消毒,待干后,持针以30°角将针尖斜刺入皮下,将针卧倒后,沿身体纵轴行皮下浅刺,针刺方向朝向症状端,将针身几乎全部刺入,留2mm针身在皮肤外,推针时注意观察询问患者感受,据情况进行调针,针刺完毕后以胶布固定30min,若疼痛剧烈者适当延长留针时间,以不超过24h为宜。10次一个疗程,先每日针刺1次,针刺3次后改为隔日针刺1次。
五音疗法治疗:由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脏腑辨证,然后根据病位所在脏腑分别选用角(肝)、徵(心)、宫(脾)、商(肺)、羽(肾)5套治疗音乐(由八一电影制片厂作曲家石峰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创作编曲,中国医学音像出版社发行)中的一种使用耳机进行聆听,1次/d,30min/次,患者可在最佳欣赏时间以内任选30min进行聆听,音量40~60dB,以患者自我感觉舒适为度。

1.3疗效判定 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数*100%。痊愈:患者疼痛症状消除,未见复发;显效:患者疼痛症状显著下降,未见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无效:患者疼痛未见好转,甚至加重;对比两组不良反应=便秘+恶心+呕吐+嗜睡/总数*100%。对比两组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止痛起效时间、焦虑量表评分差异。
1.4统计学分析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止痛起效时间、焦虑量表评分,(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c²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不良反应5.7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6.53%,不良反应19.23%,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两组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止痛起效时间、焦虑量表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老年慢性非癌痛患者不存在癌症或其他病症导致长期疼痛症状,慢性非癌痛患者的发病位置多表现在三叉神经、腰背部、骨关节、神经系统以及心因性疼痛等,上述部位发病后患者的疼痛症状显著,对其生活、睡眠均有较大的影响。尤其三叉神经痛、神经系统疼痛,患者疼痛症状的辐散面积较大,且疼痛症状十分严重,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也会造成较大的威胁。老年慢性非癌痛是指患者存在非癌症导致的剧烈疼痛疾病,老年慢性非癌痛患者的发病率较高,与患者年龄较大、器官代谢功能异常、器官与免疫功能衰竭有关。老年慢性非癌痛患者的常规治疗效果相对不足,与患者自身疼痛耐受程度差、药物敏感性差、用药不良反应较多有关。

老年慢性非癌痛患者利用中医疗法治疗效果显著,其中以腕踝针、五音疗法治疗相对较好。腕踝针属于我国现代中医疗法范畴,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与质量。腕踝针最早应用在软组织损伤后的疼痛干预与治疗当中,后被广泛应用在癌性疼痛的临床治疗当中,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对老年慢性非癌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报道相对较少。除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外,腕踝针还能够延长起效时间、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并延缓患者疼痛再次复发的时间,从整体上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症状,对改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有显著作用。五音疗法则属于我国传统中医学范畴,利用五行学说,将宫商角徵羽与人体的五行、五脏、五志相对应,五音疗法认为,利用音乐能够调整人的身心,对患者的器官有较好的抚慰作用,对缓解患者疼痛有较为明确的应用效果,帮助患者达到阴阳平衡,缓解症状效果显著。本文对所选老年慢性非癌痛患者开展腕踝针联合五音疗法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得到显著下降,同时能够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治疗体验的改善,减少患者焦虑情绪的产生,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患者的治疗体验显著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04例老年慢性非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试验组男24例、女28例,年龄65~91岁,病程1~11年。对照组男25例、女27例,年龄66~90岁,病程2~11年。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自愿参与实验且符合伦理委员会要求,排除患者存在癌症、其他器官严重疾病导致疼痛,排除患者癌症转移、癌症发病病史,排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或疼痛评价能力不足影响治疗稳定性,排除患者吸烟酗酒表现,排除患者无法耐受实验治疗。患者均资料齐全未见死亡、中途脱离实验情况。两组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试验组利用腕踝针结合五音疗法治疗,对照组传统疼痛干预。
传统疼痛干预:对患者开展疼痛干预,减少患者由于疼痛产生的不适感,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患者疼痛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则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阿片类药物用药,叮嘱患者遵医用药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更换药物。

腕踝针治疗:将人体以前后中线为界,身体两侧由前向后各分6个纵区:1/2/3区在前,4/5/6区在后,又以横膈为界,将6个纵区分成上下两半。全身共12对针刺点,位于腕部和踝部每一区的中点。依据疼痛部位、原发病灶的部位以及出现的压痛点进行定位选穴,坚持上病取上、下病取下、左病取左、右病取右、区域不明取双上1穴以及交通取穴的原则进行选穴。如肝区疼痛伴剑突下疼痛明显,则选右上1穴+双上2穴,如脐周疼痛则选双下1穴,如腰部疼痛则选双下5穴+双下6穴,如胁肋部疼痛者取上3、4穴和下3、4穴。对患者进行上述反射区针灸,采用蜀康牌32号1.0寸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局部予75%的酒精进行消毒,待干后,持针以30°角将针尖斜刺入皮下,将针卧倒后,沿身体纵轴行皮下浅刺,针刺方向朝向症状端,将针身几乎全部刺入,留2mm针身在皮肤外,推针时注意观察询问患者感受,据情况进行调针,针刺完毕后以胶布固定30min,若疼痛剧烈者适当延长留针时间,以不超过24h为宜。10次一个疗程,先每日针刺1次,针刺3次后改为隔日针刺1次。
五音疗法治疗:由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脏腑辨证,然后根据病位所在脏腑分别选用角(肝)、徵(心)、宫(脾)、商(肺)、羽(肾)5套治疗音乐(由八一电影制片厂作曲家石峰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创作编曲,中国医学音像出版社发行)中的一种使用耳机进行聆听,1次/d,30min/次,患者可在最佳欣赏时间以内任选30min进行聆听,音量40~60dB,以患者自我感觉舒适为度。

1.3疗效判定 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数*100%。痊愈:患者疼痛症状消除,未见复发;显效:患者疼痛症状显著下降,未见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无效:患者疼痛未见好转,甚至加重;对比两组不良反应=便秘+恶心+呕吐+嗜睡/总数*100%。对比两组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止痛起效时间、焦虑量表评分差异。
1.4统计学分析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止痛起效时间、焦虑量表评分,(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c²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不良反应5.7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6.53%,不良反应19.23%,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两组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止痛起效时间、焦虑量表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老年慢性非癌痛患者不存在癌症或其他病症导致长期疼痛症状,慢性非癌痛患者的发病位置多表现在三叉神经、腰背部、骨关节、神经系统以及心因性疼痛等,上述部位发病后患者的疼痛症状显著,对其生活、睡眠均有较大的影响。尤其三叉神经痛、神经系统疼痛,患者疼痛症状的辐散面积较大,且疼痛症状十分严重,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也会造成较大的威胁。老年慢性非癌痛是指患者存在非癌症导致的剧烈疼痛疾病,老年慢性非癌痛患者的发病率较高,与患者年龄较大、器官代谢功能异常、器官与免疫功能衰竭有关。老年慢性非癌痛患者的常规治疗效果相对不足,与患者自身疼痛耐受程度差、药物敏感性差、用药不良反应较多有关。

老年慢性非癌痛患者利用中医疗法治疗效果显著,其中以腕踝针、五音疗法治疗相对较好。腕踝针属于我国现代中医疗法范畴,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与质量。腕踝针最早应用在软组织损伤后的疼痛干预与治疗当中,后被广泛应用在癌性疼痛的临床治疗当中,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对老年慢性非癌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报道相对较少。除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外,腕踝针还能够延长起效时间、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并延缓患者疼痛再次复发的时间,从整体上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症状,对改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有显著作用。五音疗法则属于我国传统中医学范畴,利用五行学说,将宫商角徵羽与人体的五行、五脏、五志相对应,五音疗法认为,利用音乐能够调整人的身心,对患者的器官有较好的抚慰作用,对缓解患者疼痛有较为明确的应用效果,帮助患者达到阴阳平衡,缓解症状效果显著。本文对所选老年慢性非癌痛患者开展腕踝针联合五音疗法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得到显著下降,同时能够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治疗体验的改善,减少患者焦虑情绪的产生,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患者的治疗体验显著提高,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