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天使吧 关注:6贴子:130
  • 2回复贴,共1

中药涂药联合腕踝针技术护理干预对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肋骨又称为胸肋、胁肋,临床上第4~7肋骨长而薄,是骨折的好发部位。多发性肋骨骨折(MIF)是骨伤科常见的疾病,由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于胸肋部导致,临床症状为胁肋疼痛、肿胀,咳嗽和深呼吸疼痛加剧,骨折部位压痛明显,部分触及骨擦音,胸廓挤压征阳性。手术是MIF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创伤性较大,部分患者不能耐受。中药涂药是将外用中药制成水剂或碾碎后采用蜂蜜调和成糊状直接涂抹于患处。腕踝针作用皮肤,轻浅刺激十二皮部,调节十二经络,使气血运行,濡养筋骨,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本研究对80例MIF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中药涂药联合腕踝针护理干预对MIF患者的疗效。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80例MIIF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56.71±2.89)岁;病程为28~43天,平均病程(35.67±4.28)天;多肋多处骨折16例,多肋单处骨折24例;合并闭合性气胸5例,血胸6例,合并血气胸1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24例,高处坠落伤13例,打击伤3例。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56.82±2.93)岁;病程为21~50天,平均病程(35.42±4.20)天;一肋多处骨折18例,多肋多处骨折22例;合并闭合性气胸6例,血胸4例,合并血气胸2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22例,高处坠落伤13例,打击伤5例。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可比(P>0.05)。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外科学》,胸部外伤史;胸部疼痛、肿胀;咳嗽、深呼吸及活动时疼痛加重,受压部位压痛较为明显;触及骨擦音;胸廓挤压征阳性。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气滞血瘀证的标准:局部肿胀,瘀斑,大便秘结,疼痛拒按,舌质暗,舌苔薄,脉细,脉微。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以上中西医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经过X线或CT确诊;③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①伴有肝肾脏器功能受损者;②伴有开放性肋骨骨折者;③伴有精神障碍性疾病者。
2方法
2.1对照组采用胸部肋固定带固定,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肺活量锻炼,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对于合并气胸和血胸的患者给予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术。常规护理措施包括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协助家属帮助患者进行翻身和叩背。
2.2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以:①中药涂药护理,在入院第2天进行红桂活血酒涂药护理,方剂主要成分:红花、栀子、当归、川芎、桂枝、牡丹皮、杜仲(盐炒)、川牛膝。加温至35~37℃,涂抹患处每天2次,每次3遍,每遍间隔5~10min。10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②腕踝针入院当天开始,针刺疼痛部位对应的腕部区域,皮肤消毒后应用0.25mm×25mm毫针,与皮肤呈15~25°针尖向近心端快速进针,针体贴近皮肤表面沿着皮下浅表层推进,露出针身2mm,进针完成后用胶布固定,以无酸麻肿胀感为度;每天1次,每次留针20小时。留针期间要求患者勿弄湿针刺部位,防止感染,嘱适当进行手部轻微屈伸和旋转动作。10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2.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治愈:骨折对位线良好,骨折愈合,疼痛消失,胸廓挤压征阴性。好转:骨折对位线尚可,骨折基本愈合,轻微疼痛,胸廓挤压征弱阳性。无效:骨折未愈合,肿痛无改善,可见反常呼吸,胸廓挤压征阳性。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得分情况。在纸上画一条10cm的横线,0表示无痛,10表示剧痛,让患者在横线上做标记表示疼痛程度。得分越高疼痛程度越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SAS包括20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标准分为总分的1.25倍的整数部分,50分及以上说明存在焦虑状态,分数越高焦虑状态越严重,分值越高说明焦虑程度越重。SDS包括20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标准分为总分的1.25倍的整数部分,53分及以上说明存在抑郁状态,分数越高抑郁状态越严重。③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
2.4统计学方法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3结果3.1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3.2两组VAS、SAS、SDS得分比较见表2。

3.3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见表3。

4讨论 MIF患者首先需要对胸部肋骨进行固定,避免骨折端反复移位,有效降低胸部下陷和反常呼吸的发生率。固定肋骨虽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花费的康复时间较长。MIF疼痛剧烈与肋骨解剖结构有关,肋间神经紧贴肋骨走行,骨折刺激肋间神经引起剧烈疼痛,肋骨随着咳嗽、呼吸上下活动,因此疼痛持久,严重者影响患者的情绪,导致住院时间延长。MIF患者骨折断端及周围组织血肿,骨折断端移位压迫神经引起皮肤组织肿胀,微循环改变导致组织灌流不足。咳嗽、深呼吸时患者控制呼吸幅度降低呼吸容量,引起肺功能下降,肺部感染,因为伴有不同程度的反常呼吸引起窒息和休克,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治疗期间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意义较大。
对于MIF患者来说,护理重点在于缓解疼痛,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采取针对性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外力作用于肋骨致使骨断筋伤,筋脉受损,离经之血溢出于脉外,瘀血停滞,气机运行不畅,不通则痛。MIF病机为气滞血瘀,治疗需要疏通经络止痛,活血化瘀。
中药涂药属于中医适宜技术护理的组成部分,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促进骨折的愈合,配合其他中医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红花活血化瘀,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红花黄色素抗血栓,降低血脂。栀子清热利湿,凉血消肿,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栀子收缩血管止血,镇静。当归补血止血,川芎、牡丹皮活血化瘀,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活血药物可以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扩张血管,保护脏器的缺血损伤。桂枝温经止痛,助阳化气;杜仲补肾壮骨;川牛膝逐血通瘀,三药合用可以扩张毛细血管的直径,加快血流,改善微循环,达到镇痛,抗炎抗菌的作用。

手部三阴经从胸腔向手指末端走行,腕踝针刺激腕部的经络使气血得以运行,通过激发手部经气传导来减轻胸部的疼痛。腕踝针刺激皮下浅表层,兴奋神经感受器,产生刺激信息沿着脊神经、脑神经传入中枢神经,在中枢神经系统与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感产生抵抗作用,针刺有效抑制伤害性刺激信息的传递,起到镇痛的作用。研究发现腕踝针激活内源性痛觉调节系统,促进脑组织内5-羟色胺的表达,促进体内β-内啡肽的释放,抑制P物质的释放,提高患者的痛阈。MIF患者因为疼痛往往不配合治疗和护理,导致治疗和护理工作不能顺利地开展,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腕踝针的优势在于在进行腕部留针的过程中,护士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自主活动,且不用等待医嘱,护士可直接执行。综上所述,中药涂药联合腕踝针护理干预对MIF患者的疗效较好,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IP属地:北京1楼2023-02-17 10:03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04-12 11:5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06-30 15: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