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黎光村委会争取到“百村扶贫项目”的一定资金,竖了一所五间楼房(现教师宿舍楼),还改善了学校的饮水困难。竣工后,学校又开始办高小(五、六年级)班,于2004年7月送出去了黎光新闻希望小学的第一批新世纪的毕业生。黎光新闻希望小学,又成为完小。
2004年9月,根据“集中办学”精神,色冲落小学合并到黎光新闻希望小学。10月底,又合并了恨独小学。
2005年9月,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替代能源项目,给学校修建了两间太阳能热水洗澡间、两间猪圈、一个塑料大棚、一个沼气池。给全校师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006年上半年,黎光村委会多方筹集资金,给学校修了排水沟、买了办公桌和椅子。
2006年3月,黎光村委会内所剩的最后一个校点——五星小学,合并到黎光新闻希望小学,从此黎光村委会只有一所学校了。由此引起学生数增多,校舍严重不足,教师两三个挤在一间睡,学生在教室里上课,也在教室里睡觉,出现了既是教师又是宿舍的情况。
2007年1月5日,时任丽江市市长的张祖林同志到我校视察,看见我校的实际困难就当即答应给我校竖一所新的教学楼,决定从市长基金拿10万元,让市教育局拿5万元,玉龙县财政拿10万元,并交代要尽快动工,早日给学校解决拥挤问题。工程于2007年1月11日动工,到2007年5月11日竣工,新建了一所标准的七间教学楼、一座大门,还有围墙和院子。自此,黎光新闻希望小学又增加了一个崭新的教学区,一所黎光最高大、最漂亮、最稳固的房子,屹立在黎光新闻希望小学的校园中,切实解决了我校的校舍拥挤问题。
2007年3月,北京青年张威来我校支教。张威老师是我校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支教老师,他性格随和,品德高尚,热爱学生,工作努力,深受全校师生的欢迎和喜爱。他这样一个从热闹繁华的大都市来的年轻人,在黎光这样一个贫瘠偏僻的大山沟里,工作生活了一年,实在令人意想不到,更难能可贵是张老师在我校支教的一年里,除了教育教学外,他还深入了解了学校和师生的情况,把我校的具体情况通过网络让外面更多的人知道,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我校、关心我校、支持我校、帮助我校,他以校为家,热爱这块土地,热爱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积极帮助我校争取外援,解决了我校的很多实际困难,他却从来不求任何回报。2007年3月到2008年2月,在张老师的“牵线搭桥”下,我校得到的资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