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3号去影院看了唐山大地震,我不是一个有钱人,一般不去影院奢侈看电影,这两年看过3部电影---阿凡达,枪王之王,唐山大地震。由于感动于08年电视上记录的5.12的点点滴滴,对于这部记录当年唐山重大灾难的电影,想来是一定要支持的。
买票时,售票员发了手帕 ,为还没开始的影片奠定了悲情的基调;
怀着这份悲情的基调我看完了整场电影,我想说的是我哭了,而且眼睛都哭的有点微肿,当然那跟我本身就比较感性,比较容易流泪有些许关系;
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稍稍总结下这部电影,纯属个人意见;
一。场景:
电影对于唐山瞬间“湮没”的场景,拍摄的还是很震惊的,确实给人感受到了当时的那种无助,恐惧,毁灭时的歇斯底里;
二。人物
1.徐帆
看之前,在网上看到很多对于徐帆表演的好评;但是,这里很抱歉请允许我发表一点点小小不同的观点。不错,看得出来徐帆很努力,所以地震时徐帆表演的很到位,表演出了那种极致的感觉;但是,个人觉得地震后的一些表演,有的时候有点过,她总是那么的歇斯底里,其实有的时候淡淡的感受更能让人感动,特别是最后和女儿相见,个人觉得这个时候稍微把握一下这个度,把32年的压着的痛隐隐的表现出来更能让人心疼,就像番茄的那个小细节,轻轻的那一句:“妈,没骗你;”就很容易让人泪奔,如果一直延续这个基调再稍微加点后面的激动,把握好度个人认为更好;
至于很多观众提到的笑了,对于眼睛都苦肿的我一开始真的是很不能理解;后来想想这跟徐帆表演的这个度和说话的音调真的是很有关系。比如:徐帆的媳妇告诉她方登在加拿大的时候,她用她那有点尖的大嗓门吊着说:躲我那么远呢。还有跪着还是用那有点尖的嗓门吊着跟方登说:你咋冒出来了呢,我还以为你跟你爸去了呢。另外还有就是儿子给她换地方住她仍然吊着嗓门大尖声地说:之前搬家就说了二十年,搬家后又要说,说不动了等等;其实这些场景真的是很严肃和悲的,那是因为她表演的语调和度真的是起到了反的作用,所以看影片的一部分人就“悲剧"的笑了;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对于徐帆姐的表演大体还是满意的我提出了以上的小小意见,班门弄斧了,不好意思。
2.陈道明
陈道明真的是老戏骨,演的那叫真好,特别我记得一个场景至今难忘:就是过年方凳带着点点和他过年,往年只能和战友一起过,吃百家饭的他,接到战友的电话邀他和往常一样去过年的时候,他抱歉中略带骄傲,骄傲中略带满足的说:不行,不行,走不开啊,我这也是一大家子的人啊,那种幸福感,真的是让人不有一种立马回去陪陪爸妈的冲动,这个时候我哭到不行。另外还有不能忘记的就是老爷子看到熟睡中的点点后,那可爱又幸福又带着溺爱的回眸一笑。
3.张静初和李晨
这两人的表演,完整到位;值得一提的是张静初帮小孩吊盐水时眼神的鉴定;
4.刘莉莉(抱歉后来查了以后才知道她的名字)
就是演那个为了大家要求把她女儿腿锯掉的妈妈,那样的情绪,不是歇斯底里,但是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还有那种母爱的鉴定,表现的淋漓尽致,有时候想徐帆姐也用这样的情绪演,会不会更好。
三。情节
个人觉得情节还是比较连贯的,尤其是和后来5.12的连贯,情节联系的非常好,唐山救援队对于512的救助更能感同身受吧,我想。
总体,电影虽有美中不足,但是整体还是值得一看的。
最后,向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中受难的同胞表示哀悼,希望不要再有这样的天灾,不要再有这样的生离死别。
201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