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901,430贴子:12,212,986
  • 14回复贴,共1

废史立牧,可安天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刘氏族人,是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四子刘遂的后裔,在汉章帝时期获封竟陵侯,由此开启了竟陵刘氏。刘焉家世代为州郡官吏,到了刘焉父亲这一代当上了两千石的长沙太守。刘焉的母亲是江夏安陆名门黄家女,其父乃是司空黄琼,同时还是东汉名臣黄琬的姑母。刘焉的妻子则是江夏鄳县费氏女,是后来蜀汉振威将军费观的族姑。刘焉后来因为宗室身份被拜为中郎,在京师拜了司徒祝悦为师,在为祝悦守孝之后被司徒府征辟,这一套养望,征辟的名士操作之后先后被拜为雒阳令、益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
汉灵帝中平五年,自从在中平元年黄巾起义之后,朝廷为了阻止黄巾军蔓延,决定向地方下放兵权,虽然有效的遏制住叛乱但也加快了地方军阀割据的势头,比如董卓和孙坚。刘焉眼见朝廷衰落天下大乱,便向灵帝建议以宗室、重臣为州牧,在地方上独揽大权以安定地方,史称“废史立牧”。而当时由于凉州刺史耿鄙和并州刺史张壹均为叛军所害,因此改设州牧的建议被很快通过了。


IP属地:意大利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6-29 00:51回复
    《元和姓纂·卷五·刘》:【竟陵】鲁恭王馀裔孙,章帝封为竟陵侯,因家,焉后汉末益州牧生璋,其后无闻
    《後漢書/卷75》:劉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魯恭王後也。肅宗時,徙竟陵。焉少任州郡,以宗室拜郎中。去官居陽城山,精學教授。舉賢良方正,稍遷南陽太守、宗正、太常。
    時,靈帝政化衰缺,四方兵寇,焉以為刺史威輕,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輒增暴亂,乃建議改置牧伯,鎮安方夏,清選重臣,以居其任。焉乃陰求為交阯,以避時難。議未即行,會益州刺史郗儉在政煩擾,謠言遠聞,而并州刺史張懿、涼州刺史耿鄙並為寇賊所害,故焉議得用。出焉為監軍使者,領益州牧,太僕黃琬為豫州牧,宗正劉虞為幽州牧,皆以本秩居職。州任之重,自此而始。
    《三國志/卷31》:劉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漢魯恭王之後裔,章帝元和中徙封竟陵,支庶家焉。
      焉少仕州郡,以宗室拜中郎,後以師祝公喪去官。 〈臣松之案:祝公,司徒祝恬也。〉居陽城山,積學教授,舉賢良方正,闢司徒府,歷雒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宗正、太常。焉睹靈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議言:「刺史、太守,貨賂為官,割剝百姓,以致離叛。可選清名重臣以為牧伯,鎮安方夏。」焉內求交阯牧,欲避世難。議未即行,侍中廣漢董扶私謂焉曰:「京師將亂,益州分野有天子氣。」焉聞扶言,意更在益州。


    IP属地:意大利2楼2023-06-29 00:56
    回复
      2025-07-19 02:26:24
      广告
      刚开始的时候,刘焉是属意交州的,虽然此前交州也偶有叛乱,但是都被朱儁、贾琮先后平定了,而益州就不一样了,按照资治通鉴记载:光和二年(179),巴郡板盾蛮反,遣御史中丞萧瑗督益州刺史讨之,不克。而这场叛乱直到光和五年(182),朝廷委派曹谦前往安抚才平定。按照后汉书记载,两年后的中平元年(184)秋七月,巴郡妖巫张修反,寇郡县。中平五年(188)也是今年,益州黄巾起义了,马相与赵袛等人在益州绵竹县起兵,在两天内成功号召自称“黄巾”。按照南蛮传和巴郡太守樊敏碑的记载,米巫凶虐,续蠢青羌说明板盾蛮和青羌在五斗米教的蛊惑下在巴郡响应了叛乱。而蜀地在中平五年能变成这样的乱象我们要感谢一个人:益州刺史郤俭。在秉承着贪残泛滥,取受狼藉的治蜀理念取得了元元无聊,呼嗟充野的治蜀成果。
      而正当刘焉提出前往交州避祸的想法时,侍中广汉董扶说益州有天子气,这改变了刘焉的想法,一是他有野心,二是如果有董扶的帮助的话,他入主益州将不会那么困难,当即便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而朝廷见蜀中大乱便以刘焉为监军使者、益州牧被封为阳城侯,那这个监军使者监的是谁呢?应该是除了益州本地兵马以外还有一部由西园军上军别部司马赵瑾所统领的西园军。随同刘焉前往上任的除了西园军还有中郎董扶、太仓令赵韪、吴壹等也举家随刘焉入蜀。


      IP属地:意大利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6-29 01:37
      回复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至中平五年,巴郡黄巾贼起,板楯蛮夷因此复叛,寇掠城邑,遣西园上军别部司马赵瑾讨平之。


        IP属地:意大利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6-29 01:58
        回复
          《刘焉传》:出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封阳城侯,当收俭治罪;扶亦求为蜀郡西部属国都尉,及太仓令巴西赵韪去官,俱随焉。是时益州逆贼马相、赵祗等於绵竹县自号黄巾,合聚疲役之民,一二日中得数千人,先杀绵竹令李升,吏民翕集,合万馀人,便前破雒县,攻益州杀俭,又到蜀郡、犍为,旬月之间,破坏三郡。相自称天子,众以万数。州从事贾龙领家兵数百人在犍为东界,摄敛吏民,得千馀人,攻相等,数日破走,州界清静。龙乃选吏卒迎焉。焉徙治绵竹,抚纳离叛,务行宽惠,阴图异计。


          IP属地:意大利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6-29 02:23
          回复
            东汉时,益州领汉中郡、巴郡、广汉郡、蜀郡、犍为郡、牂柯郡、越巂郡、益州郡、永昌郡、广汉属国、蜀郡属国、犍为属国、巴东属国13个郡国,东汉末置上庸郡、房陵郡、永宁郡(后改称巴郡)、固陵郡(后改称巴东郡)、汶山郡、江阳郡等郡,广汉属国、蜀郡属国、犍为属国分别改称梓潼郡、汉嘉郡、朱提郡。


            IP属地:意大利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6-29 02:25
            回复
              益州天子
              刘焉应该没有直接从关中走汉中入蜀,而是先至关中,再向南前往南阳,最后渡汉江进入夷陵一带,这样走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和当时的西凉叛军和张修的五斗米教起义军接触,还可以沿途收拢三辅、南阳流民,刘焉收编了这些逃避战乱的北方流民,引以为党羽,称之为东州士。刘焉没有马上入蜀,而是在荆益边界观望局势,此时,以马相为首的“黄巾军”在拥兵数万且势力扩张到了三郡之后(键为、广汉、蜀郡),悍然自称天子!益州从事贾龙领数百人进驻犍为郡东界,在得到益州地主的帮助下招集当地吏人至千人后发动进攻,大破马相与其属下赵祗,平灭了其势力。在平定三郡之后贾龙前往迎接刘焉入蜀。刘焉入蜀后,一边让西园军前往讨伐巴汉的板盾蛮,一边将治所迁往了绵竹。


              IP属地:意大利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6-29 02:53
              回复
                刘焉治蜀
                刘焉迁往绵竹一是为了摆脱本地豪族的钳制,二是绵竹是起义的大本营,也是其谋主董扶的家乡,在这里可以更有效的进行抚纳离叛,务行宽惠等一系列政策。对内刘焉先是进行了一系列拉拢人心的策略,先是诛杀了另外两个贪生怕死的益州从事董馥与张胤,赞扬了慷慨赴死的益州从事燕邠,将贾龙转为校尉。又招揽拉拢了如任安、祝龟、景毅、樊敏、王商等名士...对外刘焉收拢义军、北方三辅南阳流民建立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号东州兵,还向当时应该已经被西园军击败了的张鲁、张修二人抛出橄榄枝,拉拢这支在汉巴有雄厚群众基础的米贼,这也是张鲁张修所期盼的,毕竟被招安了就再也不是异端邪说了,传教也变得合法了,而投桃报李之下张鲁也将自己的母亲(此女应该是五斗米教前十年的真正掌舵人了)交于刘焉为质,可以说在拥有了这两支武装力量,刘焉可以算是羽翼丰满了。如果之前不管是对待豪强还是叛军的态度都颇为仁和义的话,那现在就开始对这些益州豪强露出獠牙了。初平元年,刘焉以张鲁为督义司马,以张修为别部司马带兵进攻汉中太守苏固,在杀死苏固占据了汉中后,刘焉以米贼作乱隔绝交通为由和中央朝廷断了联系。张鲁占据汉中之后,由于之前张修就是在汉中传教的,担心张修会影响他的地位,便一不做二不休杀死了张修,吞并了他的部众。而与此同时刘焉在没有朝廷的制约的情况下找借口处死巴郡太守王咸、临邛长李权等十几名益州大族以立刑威,此举使得之前平定蜀地声望日隆的贾龙、任歧二人惴惴不安。初平二年,贾龙在司徒赵谦的游说下以刘焉滥杀为由起兵反对刘焉,赵谦也奉命带兵南下攻打益州,但是贾龙被刘焉部下的青羌兵和东州兵击败,兵败被杀,赵谦见贾龙兵败,也只好退军了。


                IP属地:意大利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6-29 05:34
                回复
                  2025-07-19 02:20:24
                  广告
                  《三国志·卷三十一·蜀书一·刘二牧传第一》:张鲁母始以鬼道,又有少容,常往来焉家,故焉遣鲁为督义司马,住汉中,断绝谷阁,杀害汉使。焉上书言米贼断道,不得复通,又讬他事杀州中豪强王咸、李权等十馀人,以立威刑。犍为太守任岐及贾龙由此反攻焉,焉击杀岐、龙。
                  《三国志·卷三十一·蜀书一·刘二牧传第一》裴松之注引《英雄记》:刘焉起兵,不与天下讨董卓,保州自守。犍为太守任岐自称将军,与从事陈超举兵击焉,焉击破之。董卓使司徒赵谦将兵向州,说校尉贾龙,使引兵还击焉,焉出青羌与战,故能破杀。
                  《华阳国志·卷五》:时南阳、三辅民数万家避地入蜀,焉恣饶之,引为党与,号“东州士”。


                  IP属地:意大利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6-29 05:37
                  回复
                    《华阳国志 卷五 公孙述刘二牧志》有“州从事贾龙素领家兵在犍为之青衣率吏民攻相破灭之”一句,经任乃强先生断句为“州从事贾龙素领家兵在犍为,乃之青衣,率吏民攻相,破灭之。”而此次也还是被青羌击败了,可谓是风水轮流转了,也可以解读为在获得宗教加持和安抚政策下刘焉得到了这些青羌兵的拥护...


                    IP属地:意大利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6-29 06:05
                    回复
                      刘焉在对付地方豪强上可谓是走了和刘表刚刚好相反的路,在打压了反对自己的益州豪强之后,刘焉开启了自己的僭越之路:
                      -刘焉私造了天子的乘舆车辆一千多辆,可谓是爱车狂人了。
                      -刘焉设立了前后左右四司马对应前后左右四将军,位同两千石。
                      -让自己的三子刘瑁迎娶了吴懿的“当大贵”的妹妹吴氏。
                      而此时的刘焉其实并没有和长安朝廷完全断绝联系,从之后董卓向其索要粮草兵士,刘焉不从,刘范兄弟三人就被董卓囚禁在郿坞,而等他们再次登场的时候,奉车都尉(两千石)刘璋在刘焉那里,刘范为左中郎将(两千石),刘诞为治书御史(六百石),而之后吕布又被部下的叟兵叛乱打开城门来看...刘焉应该是向董卓妥协了,董卓投桃报李将其幼子表为奉车都尉,让其入蜀。之后董卓死后,吕布部下叟兵反叛,统领这支叟兵的很有可能就是刘范,而刘范打开了城门放李郭二人入城,事后被表为东中郎将,但是...纯属猜测


                      IP属地:意大利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6-29 06:30
                      回复
                        至于为什么呢,毕竟当时的刘焉已经有了异志了,万一朝廷中兴了,那按照历史规律,有了关中的政权比起东进往往更愿意拿下南部的益州,毕竟卧榻之侧...而且还是自己家的益州。而刘焉长子尚在朝中,面对朝廷大军可谓掣肘,顷刻间就会倾覆呀


                        IP属地:意大利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6-29 06:34
                        回复
                          刘焉之死
                          董卓死后,刘焉有了入主长安的想法,兴平元年,趁着马腾和李傕发生矛盾,联络长子刘范,让他与征西将军马腾联合,自己则命校尉孙肇率领五千蜀兵支援。刘范联合侍中马宇,前凉州刺史种卲,中郎将杜禀等人阴谋图李,但这次失败了,事情败露,刘范等人逃脱长安,后马腾、刘范二人和李傕派遣的郭汜、樊稠、李利交战于长平观,马腾军大败,刘范兄弟俩被斩首。事后二人的子嗣被议郎庞羲带回了益州,刘焉经此一事之后应该是导致背疮发作,无法理事,而正好,绵竹失火了,一场大火把绵竹烧的一干二净,包括刘焉的千辆“跑车”,刘焉因此背疮迸裂,命悬一线,在他人生的最后一段时间,刘焉将治所迁往了成都。(我感觉应该是益州本地豪强烧的,目的就是趁刘焉生病,将他经营的绵竹给烧了,迁往被益州本地人控制的成都)而在新治所,以赵韪为首的益州以刘璋温仁,上诏朝廷推举他继续为益州牧,随着诏书连同赵韪被任命为征束中郎将。而面对刘璋的继任,刘表出手了,他派遣别驾刘阖策反了将领沈弥、娄发、甘宁起事反对刘璋,但是被赵韪打败后投奔荆州刘表。


                          IP属地:意大利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06-29 16:48
                          回复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一·刘二牧传第一》:荆州别驾刘阖,璋将沈弥、娄发、甘宁反,击璋不胜,走入荆州。璋使赵韪进攻荆州,屯朐忍。
                            《后汉书》:焉欲立威刑以自尊大,乃托以佗事,杀州中豪强十余人,士民皆怨。初平二年,犍为太守任岐及贾龙并反,攻焉。焉击破,皆杀之。自此意气渐盛,遂造作乘舆车重千余乘。焉四子,范为左中郎将,诞治书御史,璋奉车都尉,并从献帝在长安,唯别部司马瑁随焉在益州。朝廷使璋晓譬焉,焉留璋不复遣。兴平元年,征西将军马腾与范谋诛李,焉遣叟兵五千助之,战败,范及诞并见杀。焉既痛二子,又遇天火烧其城府车重,延及民家,馆邑无余,于是徙居成都,遂疽发背卒。


                            IP属地:意大利17楼2023-06-29 16:57
                            回复
                              2025-07-19 02:14:24
                              广告
                              温仁刘璋
                              刘璋在继位之初除了要面临内部强势的赵韪,无法约束的刘焉旧部(娄发、沈弥、甘宁),外部还有刘表、张鲁虎视眈眈。刘璋是怎么面对的呢?
                              对内,刘璋先是平定了内乱,之后顺势令赵韪为征东中郎将,前往对付刘表,对北则是诛杀了不服命令的张鲁的全家,将五斗米教在蜀中的势力清除,后以庞羲为将数次进攻刘焉均无功而返,最后只好为巴西太守,驻守阆中,攻打张鲁。如果战事顺利的话,应该就是北夺汉中之后以顺长江东征荆州,可惜,拉胯了。在面对张鲁的战事中,蜀军几次失利,甚至连巴郡都无法全占,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巴、氐人迷信于五斗米教,而张鲁利用了这点,击败了庞羲,而刘璋怎么对庞羲的呢?让庞羲驻守巴西郡,却对招兵买马的庞羲多加防范,导致两人关系日渐恶化,这也说明了刘璋此人的多疑性格。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而此时蜀中也爆发了叛乱,赵韪见刘璋无法约束东州人欺凌横暴,便拉拢蜀中世家望族起兵叛乱,赵韪在益州很得百姓士兵欢心,一时间三郡纷纷响应,而刘璋则依靠东州兵奋力死战,最后赵韪被属下杀死在江州,叛乱平息。此时离194年刘璋执政到此时的200年已经过了6年了,刘璋借用东州人和益州本土人的矛盾将赵韪这个有拥立之功的蜀地群臣之首给诛杀了。但是和爽文不一样的是,刘璋虽然诛杀了赵韪,但是依旧无法压制益州豪强,甚至连部下的东州兵也常常无法约束,其实我觉得不管是东汉还是其他的朝代,一个诸侯的前十年是很重要的。刘璋从194年到214年这20年内,前十年虽然逐渐掌握了一州大权,可上限就在这里了,因为刚刚掌权的诸侯往往会利用军事行动来掌握军权,制造影响力,而刘璋呢,他前期是和张鲁打的你来我往,可也仅限于此,他不想吞并张鲁吗?他想,不过他的军事能力无法支持他完成这个任务,他的威望也不足以掩盖他军事失败产生的后果。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来到了208年,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此时的刘璋趁着刘表病死,刘琮投降,曹操战败向东侵占了临江郡,但是呢,他却不敢出蜀,为什么呢,因为他面对的是刘备、周瑜、曹仁这些当世名将,他只是试探,犹如之后的孙权占领襄阳,如果大家都不反对,那我就收下了,所以在临江郡被周瑜派甘宁夺下来之后又灰溜溜的跑回了蜀中,这就是割据政权领袖的特色,他们拥有自己的舒适圈,当然,也不是一开始就有,往往都是经过不断尝试,失败了之后,就开启了固步自封之路。不是他们的心态出问题了,而是他们有自知之明,比如之后的东晋不趁着北方大乱,重新入主中原恢复旧都呢,你说他们没想法吗?不是,他们有的,只是陷于内耗和北上巡演,而真正的人杰往往都是能在十年打下耀眼的战果,再以滚雪球之势席卷天下的。刘秀从入主河北到统一天下就用了十二年,刘邦从起兵到统一天下用了七年,曹操从起兵到统一中原也是十年,孙策从渡江到统一江东只用了四年,刘备从建安十四年坐拥荆州到建安二十四年即位汉中王也是十年。


                              IP属地:意大利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3-06-29 17: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