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终结吧 关注:90,077贴子:3,146,678
  • 2回复贴,共1

我认为的各国t1载具的设计背景和设计思路(中)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盟军
美国
斯特瑞克步兵战车
自ra1战争结束以来,美军就一直以强大的步兵体系闻名。但是,大量使用步兵作战也暴露了很多问题。例如,步兵会被一些重型载具压成步饼,双腿的速度也完全比不上发动机,普通人类也不能随身携带重型武器。但是,在ra1战争后漫长的和平时光中,仅仅为了零星的治安战继续保持各种不同型号载具的生产又有点太过浪费了。于是,为了节省国防开支和快速适应各种不同的需求,美军开发了斯特瑞克步兵战车(IFV)。和前辈装甲运兵车相比,这种载具的载员量并不多,载员的任务交给了运输直升机和武装悍马车。这种载具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武器自适应系统,这种武器系统可以通过结合搭载步兵的武器和车体自带的武器模块来组装一个该步兵武器的升级版并安装在炮塔上。这种设计使它迅速成为了美军部队中的标配。但是,为了降低制造成本,IFV自身没有携带大威力武器,只携带了用以自保的小型导弹。因为美军在大多数时候只需要应对恐怖组织,但恐怖组织的反装甲力量并不充足,所以IFV几乎不需要装甲,而是加快了移速。因为它的各种优点,在作战中,某些美军指挥官在前期作战中不使用传统的坦克战术,而是会大量使用IFV来组装车队,通过高机动性来打击敌军。而且,进入工程师的IFV可以在战场上快速维修载具,舰船和降落的大型飞船,也可以摘除并销毁隐藏的恐怖机器人和契特卡伊。
(本文是我对wiki上内容的个人看法和补充。发表出来和吧友讨论,不要再问为什么wiki上有我还要写了。如果想了解详细数据和官方背景故事,欢迎查阅wiki,中文wiki很有意思。)
(+3)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7-09 08:36回复
    盟军
    欧洲联盟
    执政官装甲步兵车
    斯特瑞克步兵战车在美军列装后,欧洲联盟立刻根据协议向美国要来了它的图纸。但是,欧洲联盟的殖民地在ra1后被美军趁欧洲国家衰落之际夺走,而且欧盟和苏军接壤,直面苏军的钢铁洪流。因此,相比殖民地治安战要求的速度,欧洲联盟更强调阵地战所要求的防御。因此,欧洲联盟对斯特瑞克步兵战车进行了改造。但是,欧洲联盟在高科技军备上投入了大量资金研发,因此对步兵战车的改造资金并不充足,项目研发的时间也很短,所以改造的成果—执政官装甲步兵车(AMC)并没有改变武器系统和主体结构,仅仅是加装了装甲而已,这使它防御加厚,但是速度减慢了。和美军一样,一些欧盟指挥官也常常组装车队进行打击。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7-09 09:00
    收起回复
      2025-07-28 05:22: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盟军
      太平洋阵线
      太平洋阵线是一个为应对cn而由西太平洋国家组成的松散联盟,这些国家大多是群岛国家或多山国家(只有澳大利亚不是),气候从全年炎热多雨到冬季寒冷干燥都有,这些因素造就了太平洋阵线的多样环境。因此,像美军和欧盟那样适应大平原的步兵车不适合太平洋阵线的作战环境。而且,太平洋阵线需要面对的敌人是由核能科技和辐射科技武装的cn,需要应用更多能防辐射的ai装备。因此,太平洋阵线开发了长剑步兵装甲,这种双足步行机甲可以很好的适应各种环境。虽然它看起来脆弱,但它仍然比IFV防御厚。它的成本也比两位同行低。长剑步兵装甲借助它的特殊设计可以更加迅速地转动炮塔,它的载员存活率也更高。这种载具曾因它的灵活性而被用作执法,并曾被设计为全自动化控制,但在一场事故后被改为一名驾驶员和ai共同控制,但它仍然可以防辐射和毒气。这种双足步行机甲的设计在未来成为了一个子阵营的基础科技之一。和美军,欧盟一样,一些太平洋阵线指挥官也经常组装车队,但太平洋阵线的车队更便宜,对付辐射装备的效果也更好。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7-09 09: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