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吧 关注:845,478贴子:52,886,256
  • 3回复贴,共1

金刚伏魔圈到底是什么阵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一个疑问,如果三渡三根铁索都在,也就是说有金刚伏魔圈,但三人各自为战,各打各的,那这个时候金刚伏魔圈有没有加成?比如张无忌二破金刚伏魔圈的时候,他和渡厄打了一个小时,杨逍鹰王也各打一渡一个小时才支撑不下,相比较河间双煞郝密遇到和渡难单对单,几招就【迭遇险招】,这是不是有些扯?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7-30 12:12回复
    1.【少林三僧三索去其一,“金刚伏魔圈”已被攻破。】
    2.【突然之间,那条摔在地下的黑索索头昂起,便如一条假死的毒蛇忽地反噬,呼啸而出,向那使判官笔的老者面门点去,索头未到,索上所挟劲风已令对方一阵气窒。那老者急举判官笔挡架,索笔相交,啪的一声,双臂酸麻,左手判官笔险些脱手飞出,右手判官笔被震得击向地下山石,石屑纷飞,火花四溅。那条黑索展将开来,将青海派三剑又逼得退出丈许,“金刚伏魔圈”不但回复原状,威力更胜于前。
    少林三僧惊喜交集之下,只见黑索的另一端竟持在张无忌手中。他并未练过“金刚伏魔圈”的功夫,说到心意相通、动念便知的配合无间,那是远不及渡难,但内力之刚猛,却强得多了,黑索上所发出的内劲直如排山倒海一般,向着四面八方逼去。渡厄与渡劫的两条黑索在旁相助,登时逼得索外七人连连倒退。】
    3.【他这一全力施展,三僧只觉鞭上压力渐重,迫得各运内力与之抵御。三僧的“金刚伏魔圈”以“金刚经”为最高旨义,最后要达“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于人我之分,生死之别,尽皆视作空幻。只是三僧修为虽高,一到出手,总去不了克敌制胜的念头,虽已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人我之分却无法泯灭,【因此这“金刚伏魔圈”的威力还不能练到极致】。三僧中渡厄修为最高,深体必须除却“人我四相”,但渡难、渡劫二僧争雄斗胜的念头一盛,染杂便深,着了世间相的形迹,渡厄的鞭法非和他二人相配不可】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7-30 12:1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张无忌寻思:“三僧黑索结圈,招数严密,我等虽三人联手,也决非三五百招之内所能攻破,且耗费三僧的内劲,徐寻破绽。”眼见黑索探到身前,便以圣火令与之硬碰硬地对攻】
      张无忌说三人黑索成圈,三人联手也短时间难易攻破,这个时候是金刚伏魔圈。如果张无忌PK渡厄、杨逍PK渡劫、鹰王PK渡难三对三的时候,铁索被三渡当做武器打的时候,【金刚伏魔圈】怎么算?如果有加持,加持是什么?似乎唯一好处是三人心意相通,铁索唯一好处是方便其他二人支援,如果其他二人没有支援的情况下,单人对低阵法有什么加持?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7-30 14:27
      回复
        【四人的比拼已到了难解难分的地步,张无忌原无伤害三僧之心,三僧念着日前他相助解围,也早欲俟机罢手,只双方均已骑虎难下。】
        【张无忌心中一喜,内劲立长,将三僧攻过来的劲力一一化解,霎时间便成了个相持不下的局面。渡厄等虽于外界事物不闻不见,但于双方内劲的消长却辨析入微,陡然察觉到对方内劲大张,却又不反守为攻,正是消除双方危难的最佳时机,三僧心意相通,立时内劲微收。张无忌跟着也收一分劲力,三僧亦收一分。如此你收一分,我收一分,顷刻间双方劲力收尽。四人同时哈哈一笑,一齐站起。张无忌长揖到地,渡厄、渡劫、渡难三僧合十还礼。四人齐声说道:“佩服,佩服!”】
        【渡厄说道:“善哉,善哉!张教主,你虽胜不得我三人,我三人也胜不得你。谢居士,你请自便吧!”】
        ————————————————
        三渡最后金刚伏魔圈被破后和张无忌打了个平手,感觉三渡这个金刚伏魔圈对比天罡北斗阵、真武七截阵、正反两仪刀剑阵性价比太低了。。。三渡练了30多年就练了个心意相通。。。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7-30 14: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