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125,291贴子:74,509,541

章怀太子李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武曌为李治一共生了四个儿子,李宏、李贤、李显、李旦。
李宏和李贤的能力比较强,但是李宏比李治还提前8年就死了,李宏的死对李治打击很大。李显当皇帝后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想要把老丈人韦玄贞提拔为侍中(宰相),托孤重臣裴炎表示反对,然后李显说出了那句著名的“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把裴炎们彻底推到武曌那边,武曌得到借口顺利废掉李显。神龙政变时,以张柬之为首的五王最终的政治诉求也是还位李显,李显于神龙政变后成功复位。李显被废后李旦为皇帝,此时已完全沦落为武曌的傀儡,在李唐宗室被批量诛杀、祥瑞异象批量出现后,李旦迫于压力上表武曌称帝,并改姓武,后其子李隆基联合太平等人发动唐隆政变,在李显死后成为下一任皇帝。
主要聊聊二皇子李贤


IP属地:浙江1楼2023-10-18 20:31回复
    李贤立为太子的时候李治的身体也开始越来越差。转过年来武曌劝李治中岳封禅,当年十一月初八以陈州言凤凰见于宛丘,改上元三年为仪凤元年,赦天下。——仪凤,武曌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了。
    调露元年(679年)五月,李贤第一次以太子身份监国,首次出手表现得非常棒(贤处事明审,为时论所称)。同时也没少学他妈那一套,武曌出《列女传》《臣轨》《百僚新戒》《乐书》,李贤就摇人注释范晔《后汉书》,书成之后上表给李治,收藏于皇宫内阁,李治很开心的赐了李贤一大堆奖赏。


    IP属地:浙江2楼2023-10-18 21:15
    回复
      2025-07-25 04:03: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照理说这么能干的太子,武曌应该很高兴才对,但是李贤任太子的时候跟武曌的关系却很差,武曌很信赖的一个江湖术士明崇俨还放出过消息“太子不堪承继,英王(李显)貌类太宗,相王(李旦)相最贵”,把李贤给恶心得不轻。——武曌在借明崇俨的嘴警告李贤,你后面还有俩弟弟,我有后备人选。(咦?)
      ————《新唐书 卷八十一 列传六》时正谏大夫明崇俨以左道为武后所信,崇俨言英王类太宗,而相王贵,贤闻,恶之。
      不久皇宫里又出现流言”李贤不是武后亲生,是武后姐姐韩国夫人与高宗的儿子“,李贤开始害怕,随后武曌还给他送了《少阳政范》《孝子传》,教他做人子人臣的规矩,还亲自手书斥责李贤。
      ————《新唐书 卷八十一 列传六》宫人或传贤乃后姊韩国夫人所生,贤益疑,而后撰《少阳政范》、《孝子传》赐贤,数以书让勒,愈不安。


      IP属地:浙江3楼2023-10-18 21:30
      回复
        后来李治有一次去洛阳,这个明崇俨被杀了,武后觉得这是李贤在对自己开战,于是派人揭发李贤,让薛元超、裴炎、高智周审这个案子,在东宫马槽里找出来了几百具铠甲,李贤的家奴赵道生又站出来指认李贤杀了明崇俨——甭管真的假的吧,反正证据是凑齐了。
        ————《新唐书 卷八十一 列传六》调露中,天子在东都,崇俨为盗所杀,后疑出贤谋,遣人发太子阴事,诏薛元超、裴炎、高智周杂治之,获甲数百首于东宫。


        IP属地:浙江4楼2023-10-18 21:36
        回复
          后面就很有趣了。李治没打算追究这事,武后在旁边喊打喊杀要治李贤的罪,李治一个没反应过来,李贤被废为庶人,同时光速在天津桥焚烧盔甲证明李贤的问题。李治一个没反应过来,老二被废了。
          永淳元年(682)二月十九,李治以当时的太子李显所生的皇孙满月,大赦天下,改元永淳,接着马上立皇孙李重照为皇太孙,并开府。
          礼部侍郎王方庆说这事儿没有先例。
          李治说,打我这儿开始,行不行?
          行行行(上曰:自我作古,可乎?曰:可)
          此时距离李治去世仅剩一年多的时间,李治亲自下场,加班加点的给老三李显抬点。应该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李治反应过来武曌这娘们儿不是好人了。
          李贤被废这件事最大的受益人就是武曌,还活着的皇子中能力最强的那个失去了合法性,武曌在李治死后最少可以得到一个垂帘听政的待遇——而整件事,是武曌在推动的。而李贤被废的这件事,是李治生前唯一一次出手后没有达到自己的政治目标
          ————《新唐书 卷八十一 列传六》帝素爱贤,薄其罪,后曰:"贤怀逆,大义灭亲,不可赦。"乃废为庶人,焚甲天津桥,贬大安普州刺史,流讷言于振州,坐徙者十余人。开耀元年,徙贤巴州。


          IP属地:浙江11楼2023-10-19 08:21
          收起回复
            拜各种不怀好意的人所赐,李治被描述成了一个昏庸无能的妻管严,李治朝要么是全程武曌当家或者至少风疾后开始当家,反正不管怎么说吧,李治是个妻管严,被武曌拿捏得死死的,武曌作为一个媳妇在高宗朝从来都是呼风唤雨。
            要详细证明李治对政局的把控能力得重新开个帖子洋洋洒洒写很多字,这里就简单的说一下李治晚年李弘还没死的时候的宰相班子,看看李治在的时候武曌有没有本事逼李治禅位给她。
            政事堂成员:刘仁轨、戴至德、张文瓘、郝处俊、李义琰、来恒
            刘仁轨:政事堂中最猛的猛男,武德初年就是大唐基层武官(息州参军,地方武官),赶上了唐初出将入相的全能发展,贞观时代进入门下省当给事中(中央朝官),后来去青州当了刺史(地方文官),不久又干回了军事,灭百济和高句丽时都是关键人物,李治泰山封禅时,带领新罗、百济、詹罗、倭国酋长赴泰山参加祭奠。
            66岁出将入相,后来跟着李勣灭了高句丽,回来称病退休,72岁时被李治拉出来再度入相进入政事堂,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太子宾客、监修国史,其子侄三人被封为上柱国。
            光这一个武曌就得哆嗦,后面李治死后被安排留守长安,武曌大杀四方批量屠杀李唐后代的时候,刘大爷敢写吕后败祸的事规劝武曌。
            这时候李旦都已经被吓破了胆,全天下被杀的没一个人敢跟老武对个眼神,但是看到刘大爷的信还是得专门派侄子武承嗣去给刘大爷服软,表示您老骂得好,吕家的事提醒得对,我也没别的想法就是皇上还小我得自己扶上马走一程,您老好好保重身体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旧唐书 · 列传 · 卷三十四 刘仁轨传》则天使武承 嗣赍玺书往京慰喻之曰:“今日以皇帝谅暗不言,眇身且代亲政。远劳劝诫,复表 辞衰疾,怪望既多,徊徨失据。又云‘吕后见嗤于后代,禄、产贻祸于汉朝’,引 喻良深,愧慰交集。公忠贞之操,终始不渝;劲直之风,古今罕比。初闻此语,能 不罔然;静而思之,是为龟镜。且端揆之任,仪刑百辟,况公先朝旧德,遐迩具瞻。 愿以匡救为怀,无以暮年致请。”寻进封郡公。


            IP属地:浙江12楼2023-10-19 09:20
            回复
              戴至德、张文瓘,太子李弘班子成员,太子每次监国的时候政务基本上都归了中宫
              ——《新唐书 卷八十一 列传六》是时戴至德、张文瓘兼左庶子,与右庶子萧德昭同为辅弼,太子多疾病,庶政皆决于至德等。
              郝处俊,李治的人,李治老了以后想让武曌坐前面听汇报,郝处俊把这事停下来了。
              李义琰,郝处俊提了建议后在旁边跟着喊老郝说得对,也不是武曌的人
              ——《旧唐书 列传 卷三十四》中书侍郎李义琰进曰:处俊所引经旨,足可依凭,惟圣虑无疑,则苍生幸甚。
              来恒,长孙无忌一派来济的堂兄,长孙无忌当年是被武曌带着李义府、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王德俭、侯善业干掉的。当然背后是李治的授意,但是冲在最前面的是武曌带着的这六个打手,其中许敬宗是六个人里下场最好的,死后开始定的谥号居然是缪,就是名不副实的意思,然后人家孙子不干了,最后重新审定的谥号是恭,其他走狗的下场大家自己找找看吧。
              ——《旧唐书·卷八十·列传第三十》济兄恒,有学行,与济齐名。上元中,官至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IP属地:浙江13楼2023-10-19 09:42
              回复
                政事堂的这几个人,没一个是武曌看得顺眼的,但是她对此完全无能为力,根本没有能力改变。人家李治安排的这几个人就是为了恶心你制衡你的,连政事堂都改不了,更别说逼李治逊位给她了。


                IP属地:浙江14楼2023-10-19 09:58
                回复
                  2025-07-25 03:57: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扯远了,说回来。
                  683年12月27,李治去世。临终留下遗言。
                  宣遗诏: “七日而殡,皇太子即位于柩前。园陵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旧唐书·本纪·卷五》
                  遗诏啥意思?
                  两点:1、李显你要尽快即位,光速进行人事安排!2、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
                  李治其实间接剥夺了武曌的参政机会,天后的政治权利说的很模糊。毕竟是三十年的战友,得安抚武曌,但是”决“与”不决“,哪件事需要上报天后,决定权是在李显自己这的,但凡李显有李治的政治天赋,李显就能明白他爹已经不那么信任他妈了,而且强烈的希望李显小心他妈妈。


                  IP属地:浙江15楼2023-10-19 10:13
                  回复
                    话说李治把武曌当狗使唤了一辈子,他做错了吗?
                    谈不上,得了风疾之后拉拢武曌是李治的权力最优解。
                    660年十月李治开始得了风疾,李家遗传病,李渊当年是风疾后死的,李世民晚年也死在了风疾上,当年没有降压药,得了这病就只剩下半条命了,活不好死不了,眼睛常常看不了文书。(《旧唐书》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
                    但是李治当时才32岁!他后面被这个病折磨了23年!
                    李治在得病之后目力所及,武曌是他最完美的政治盟友:
                    1、聪明,有政治敏感性,斗倒长孙无忌居功至伟;
                    2、武曌疯起来连自己兄弟都杀,权力来源是在李治这里,方便拿捏;(这个最重要)
                    3、生了四个儿子,终归是一家人;
                    所以他高宗一朝用武曌是最好的选择,只要他手握权柄一天,武曌就是他天然的最佳盟友


                    IP属地:浙江16楼2023-10-19 10:27
                    收起回复
                      十二月初七,裴炎上奏太子尚未即位,不好直接发布命令,有紧急需要处理的事,希望交给天后下令中书、门下执行。(庚申,裴炎奏太子未即位,未应宣敕,有要速处分,望宣天后令于中书、门下施行)
                      十二月十一,李显终于即位了,政事全归武曌(甲子,中宗即位,尊天后为皇太后,政事咸取决焉)
                      李治死后的遗诏变成了一个屁。
                      你李显只不过当了三年的太子,政事堂的宰相们在李治死后迅速选择了武曌作为更稳的权力玩法,三十年的政务建立起了巨大的权力网络,更别提武曌现在是皇太后,在天子出错了之后可以合法的对其进行废立。
                      其实这时候也没什么问题,临朝称制嘛,之前又不是没有过,况且武曌作为二圣之一那么多年。
                      李显为了提高自己的话语权,把老丈人韦玄贞从参军(正八品下)提拔为豫州刺史(从三品),紧接着就要拜相(侍中),裴炎表示这样咱们宰相们也太不值钱了,没有这么干的。
                      李显一辈子没脑子,这时候说出了那句著名的”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
                      好嘛,武曌拿到借口,可以顺利的废掉你了。
                      天子不是可以随意发泄自己欲望、随意拿捏别人的人,是掌握平衡的人。
                      天下是你打下来的吗?天下是你祖先打下来的,只不过现在刚好交到了你手上。
                      天下是你的吗?天下名义上是你的,但是如果你表现不好,那你就不配坐在这个位置上。
                      李显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代价,被武曌废为庐陵王,弟弟李旦即位。


                      IP属地:浙江17楼2023-10-19 10:46
                      回复
                        武曌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联合宰相废帝的机会,这样一来所有人都会觉得武曌已经拿下政事堂!
                        三月初九,武曌派丘神勣去”保护“李贤,到了之后就逼李贤自杀。李贤死讯传来后,武曌装模做样的在显福门对李贤进行哀悼,把直接的杀人凶手丘神勣贬为叠州刺史,溜了一圈之后回来任左金吾将军了。
                        他两个弟弟一个一辈子没脑子,一个一辈子被吓破了胆,没脑子和没种的人当然不用死,但是李贤不是傻子,“容止端正”的李贤在监国时多次得到李治褒奖和群臣拥戴。你弟弟已经那么孝顺了,你活着妈睡不着,听话,好好死啊,该你孝顺了。
                        丘神勣,丘行恭的孙子,丘行恭是太宗李世民《昭陵六骏》“飒露紫”给马拔箭的那位,也是昭陵六骏里唯一的一个人物画像。李世民跟王世充战于邙山,被包围时身边仅剩丘行恭一人,丘行恭下马为飒露紫拔箭,把自己的马让给了李世民,自己步行掩护李世民撤退。——李世民的铁杆亲信,孙子在帮着外人屠杀李世民的孙子。
                        丘神勣最后也没有得到善终,天授二年(691年)被诬陷谋反下狱伏诛,武曌顺手除掉了这个脏手套。
                        ——《旧唐书 列传 卷三十六》文明元年,则天临朝,令左金吾将军丘神勣往巴州检校贤宅,以备外虞。神勣遂闭于别室,逼令自杀,年三十二。


                        IP属地:浙江18楼2023-10-19 11:09
                        回复
                          李贤生子三人:李光顺、李守礼、李守义
                          李光顺在酷吏时代被诛杀,李守义垂拱四年(688年)去世。
                          李守礼,685年武曌回复李贤爵位时得以回到长安,但和皇嗣李旦等人马上被幽禁起来,一直到698年才获得自由。
                          后期开始放浪形骸,身上常常背着债。有人劝他花钱别太厉害,李守礼说“哪有天子的哥哥死后没有葬身的地方的!”其他诸王经常拿这事开玩笑。
                          玄宗时,有人发现李守礼能预知天气是否下雨干旱,把这事上报给李隆基,李隆基问他是否有异术,李守礼说:“臣哪里有什么异术,只不过是当年被幽禁十几年,每年都要被敕杖好几次,天阴的时候我背上疤痕严重,天晴的时候就轻快很多,不是因为拥有异术才知道的。”
                          最后李守礼得到善终,死于玄宗朝,年70岁。
                          ——《旧唐书 列传 卷三十六》守礼以外枝为王,才识猥下,尤不逮岐、薛。多宠嬖,不修风教,男女六十余人,男无中才,女负贞称,守礼居之自若,高歌击鼓。常带数千贯钱债,或有谏之者曰:“王年渐高,家累甚众,须有爱惜。”守礼曰:“岂有天子兄没人葬?”诸王因内宴言之,以为欢笑。时积阴累日,守礼白于诸王曰:“欲晴。”果晴。愆阳涉旬,守礼曰:“即雨。”果连澍。岐王等奏之,云:“邠哥有术。”守礼曰:“臣无术也。则天时以章怀迁谪,臣幽闭宫中十余年,每岁被敕杖数顿,见瘢痕甚厚。欲雨,臣脊上即沉闷,欲晴,即轻健,臣以此知之,非有术也。”涕泗沾襟,玄宗亦悯然。二十九年薨,年七十余,赠太尉。


                          IP属地:浙江19楼2023-10-19 11:26
                          回复
                            写完了,纪念下章怀太子


                            IP属地:浙江20楼2023-10-19 11:27
                            回复
                              2025-07-25 03:51: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直略清薇 武吹那么有正义感,就赶紧过来给李贤磕一个,不然你就是慷李贤之慨


                              IP属地:浙江21楼2023-10-19 12: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