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映椒房吧 关注:10,421贴子:572,432

回复:【杂记】杂记堆放贴,把看到有趣的历史内容堆放在这里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地主对农奴的主宰权的确近似于奴隶主。不过,地主在法律上从未拥有过对农奴的所有权,他只是拥有束缚着农奴的土地。在废除农奴制时期,地主也没有因解放农奴而得到补偿。法律严禁买卖农奴。虽然一些地主违法从事着这种交易,但基本上可以确信的是,俄国农奴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在自己的木屋里与家人一起度过一生。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84楼2023-11-02 21:54
回复
    18世纪90年代教会全面融入国家官僚体系的过程中,叶卡捷琳娜二世迈出了另外一步。她下令将主教辖区的边界与省级行政辖区的边界看齐,以便省长更容易控制教会。所有这些举措的后果是,俄罗斯的神职人员在18世纪被改造成为非常接近于官吏的群体。
    叶卡捷琳娜二世积极鼓励人们对政治思想的兴趣。当时俄国上流社会普遍存在的无知与冷漠使叶卡捷琳娜二世感到十分惊骇,于是她开始着手培养具有公共意识的公民群体,似乎是为了反驳孟德斯鸠关于俄国只有领主和奴隶、没有平民阶层(tiers état)的观点。而她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远比通常所认为的多得多。诚然,尽管她的《训令》包含了从孟德斯鸠和贝卡里亚的著述中抄录的格言,却没有实际效果;为了给俄罗斯制定一部新的法律以代替《1649年法典》,她于1767年组建了一个专门委员会,但也是无果而终。不过,这些经验也绝没有白费。《训令》的大量刊印和广泛传播,使俄罗斯精英熟悉了西方的政治和社会思想。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85楼2023-11-02 21:55
    回复
      2025-07-20 02:40:28
      广告
      在叶卡捷琳娜继位后的第一个十年内,俄罗斯图书出版的数量增加了五倍。在她的统治末期,面对由她自己培育起来的自由之势,叶卡捷琳娜显示出了些许的矛盾。而在18世纪90年代,法国大革命给她带来的恐慌使她转而开始压制独立思考。但是,叶卡捷琳娜晚期的逆转不应掩盖其做出的贡献。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功劳在于发起了一场被俄罗斯人用一个不可译的短语(字面意思是“社会运动”)所描述的运动。这实际上是一场公开表达观点与公共活动相结合的广泛的“社会运动”。俄罗斯社会就是借助这场运动才得以维护其独立存在的权利。如此看来,俄罗斯国家已经全能到了甚至可以扶植一个自己的反制力量。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86楼2023-11-02 21:56
      回复
        1727年,大部分低级官吏的工资待遇均被正式废除,受到影响的公务人员都被告知要自谋生路。到了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情况有所改善。叶卡捷琳娜二世对省级地方的行政管理事务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大幅提高了财政拨款的额度;在1767年有差不多1/4的财政预算被拨出用于此目的。叶卡捷琳娜二世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以确保公务人员能够按时领到工资。但是,最根本的问题仍然存在。在叶卡捷琳娜二世及其之后的时代,公务人员的工资非常低,以至于大多数人仅靠工资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开销,因此他们不得不寻求额外的收入来源。
        不仅如此,公务人员的工资是用纸币支付的。这种纸币首发于1768年,发行后不久就开始贬值,到亚历山大一世时期,其价值以银币换算已仅剩下面值的1/5。因此,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没有能够改变官僚阶层的经济状况,自然也没有能够改变在这种经济状况基础上形成的官僚阶层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87楼2023-11-02 21:58
        回复
          跟武后有关农业方面
          农业方面,上元二年正月“给复雍、同、华、岐、陇五州一年”,免除京畿地区赋役;三月,天后在邙山举行亲蚕仪式,为天下妇人作出表率;仪凤三年十月,罢停剑南、陇右的岁贡;开耀元年,诏停各方贡物,同时免除雍、同、华、岐四州两年地税以及河南、河北一年的地税。据以上史料可以发现,农业上的优惠政策更多倾向于京畿地区,而像免除河南、河北的地税,主要原因还是永隆元年河南、河北地区发生了大水灾。节省开支方面,表现为在多次灾害发生后出台相应减少御马数量或减少御马饲料开支的措施。仪凤元年,诏停南北中尚、梨园、作坊,同时减少少府工匠人数。高宗更是在永隆二年下诏诫育雍州长史李义玄“朕思还淳返朴,示天下以质素。如闻游手堕业,此类极多,时稍不丰,便致饥馑……糜费既广,俱害女工……务遵节俭也”,显示出帝王勤俭治国的理念。
          在武周朝,由于武则天的统治中心在神都洛阳,在天授二年七月,“徙关内雍、同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这可以说是一个一举两得的举措。唐初,一旦关中地区遇到自然灾害,粮食供应不力的窘境就迫使皇帝和百官必须奔赴洛阳就食。粮食供应紧张,一方面与当时关中地区地狭人稠造成的人地关系紧张局面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关中地区交通不便,粮食转运压力大也有不小的关系。抽调关中户数补充洛阳,既有利于缓解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的人地紧张状况,洛阳的新增人口又利于加快神都的发展与繁荣。
          在以下几种契机下国家会相应免除百姓的赋役:一是改元,如在改元万岁登封时诏令“天下百姓无出今年租税”、万岁通天元年改元时“免今岁租税”、长安元年改元时“给复关内三年”等;二是祥瑞出现,垂拱二年十月,雍州官员报有山踊出,改新丰县为庆山县,同时“给复一年”;三是帝王临幸某地,如圣历二年,“如福昌县,曲赦”、大足四年“如兴泰宫,赦寿安县,给复一年”等;四是封禅等礼仪活动,万岁登封元年腊月丁亥“禅于少室山。己丑,给复洛州二年,登封、告成县三年”;五是皇帝对故乡的恩赐,如在天授元年“改并州文水县为武兴县,依汉丰、沛例,百姓子孙相承给复”。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88楼2023-11-02 22:02
          回复
            为了解决边线军需问题,武则天多在边地设置营田使,以解决边地的军粮问题,缓解因军事行动造成的粮食短缺局面,如在如意元年,任岷州刺史张仁楚为宁远将军、检校庭州刺史兼营田大使;延载元年,命娄师德为“河源、积石、怀远等军及河、兰、鄯、廓等州检校营田大使”;长安元年,郭元振令甘州刺史李汉通屯田等。事实上自上元后,娄师德即在西北边地兼管营田事务,天授年间武则天曾对其功绩予以表彰:“自卿受委北陲……收率既多,京坻遽积。不烦和籴之费,无复转输之艰,两军及北镇兵数年咸行支给。”可见,郭元振、李汉通边境屯田效果极好。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89楼2023-11-02 22:03
            回复
              在册立武则天为皇后仪式中,高宗令“文武群官及番夷之长,奉朝皇后于肃义门”,首创册后仪式上朝贺皇后这一环节,有意加强皇后在群臣中的威势;显庆元年三月,皇后于北郊参与祀先蚕仪式;显庆五年,高宗在身体恶化的情况下,允许武后参与朝政;龙朔元年,武后抗表劝谏高宗勿需御驾亲征;麟德二年,武后抗表请求泰山封禅祭地祇以自己为亚献;上元元年八月,“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十二月天后上建言十二条等。此后,在上元二年,武后在祀先蚕的活动中达到“百官及朝集使皆陪位”的规格。高宗逐步将武则天视为其皇权的延伸,一是允许武后以女性身份代替原本充当亚献位置的宗室徐王李元礼;二是在祀先蚕活动中突破皇后享有的规格。历代皇后祀先蚕活动除了相关官员外,通常只有命妇陪同参加。只有皇帝亲自参加的仪式像祀先农仪式才需要百官陪位。可见,高宗提高武后的政治地位显然是有计划的,甚至提高到充当皇帝政治代言人的角色。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90楼2023-11-02 22:07
              回复
                中国妆容之美
                作者:李芽 陈诗宇
                嗜妆极则慈禧太后
                《宫女谈往录》记载了慈禧对化妆的重视:“尽西头的一间,是她的卧室兼化妆室……临窗东南角有一架梳妆台,这是老太后最心爱的东西。她亲自研制的化妆品,都放在这里。她早、中、晚要在这里消磨两三个小时。老太后是个爱美的人,也教别人爱美。她常说:‘一个女人没心肠打扮自己,那还活什么劲儿呢?’”慈禧很擅长保养,每天早上要先用热水泡手,把手背和手指的关节都泡松软了,再用热毛巾敷脸,减少脸上的皱纹,再吃一碗银耳羹,补充胶原蛋白。都忙活完了,她“坐在梳妆台前,由侍寝的给轻轻拢拢两鬓,敷上点粉,两颊手心抹点胭脂,然后才传太监梳头”。“梳完头以后,老太后重新描眉毛,抿刷鬓角,敷粉擦红。六十多岁的老寡妇,一点也不歇心,我们看着都有点过分”。宫女最后这句评论心直口快,却是一针见血。慈禧对自用的妆品很是在意,都是自己研制的。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91楼2023-11-02 22:11
                回复
                  2025-07-20 02:34:28
                  广告
                  不论根据文字记载还是历史图片的呈现,慈禧的妆容并不追求浓艳,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内在肌体的保养上,《清朝宫廷秘方》中就记载了大量慈禧所使用的保养配方,如“慈禧太后加减玉容散”“西太后沤子方”“老佛爷玉容葆春酒”“老佛爷香发散”等。即使她所用的彩妆,也是以追求美养兼顾、香药同源为宗旨的,而这恰恰是东方妆道的核心追求。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92楼2023-11-02 22:12
                  回复
                    及至晚清,随着西学东渐,女性妆容慢慢开始受西洋风格影响,中式古典妆容的程式逐渐被打破。在妆品制作和美容保养方面,由于历史的积淀,再加上慈禧太后的助推,则不断推陈出新,达到了中国古代妆品史上的高峰。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93楼2023-11-02 22:12
                    回复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95楼2023-11-03 09:01
                      回复
                        文定王后
                        宠信僧侣
                        与中宗、仁宗的灭佛政策不同,文定王后听政的时候,对于僧人普雨信任有加,甚至要赐予官职,引发与士大夫阶层的激烈摩擦。在她当政期间,佛教势力重新抬头。
                        林巨正暴乱
                        明宗十四年,朝鲜政治混乱,当时还是制造稻草鞋工人的林巨正遂纠合对现实不满人士在黄海道,京畿道一带开仓放粮,接济贫民,袭击官衙,刺杀官员。一度曾打入开城。鼎盛之时,黄海道一度脱离政府管制,后明宗和文定王后派遣精兵3000,捕捉他手下。削弱了他的实力,1562年,林巨正战败被捕,同年9月被处死。
                        死后争议
                        明宗二十年(1565年)4月,文定王后病逝,她执政期间,争议不断,她本身能够持身正守,限制朝鲜外戚贵族的部分不法行为,在位期间,党争暂时陷于低潮。但是也有人说她放纵小尹派成员的行为,导致朝政出现腐败。相比于中宗的母亲慈顺大妃,她的专权行为,也是引发大量朝鲜儒家士子的不满,因此再史书上她也是朝鲜唯一评价充满争议甚至是贬大于褒的王后。他的亲信尹元衡和郑兰贞也在文定死后失势,小尹派也就此极速没落。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96楼2023-11-03 12:14
                        回复
                          女人天下对文定的评价@嘻哈笑話王✌️ @掌上珊瑚巨蟹 @金錯刀筆吏
                          可惜国内李朝这几位垂帘大妃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论文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97楼2023-11-03 12:15
                          收起回复
                            @嘻哈笑話王✌️ @金錯刀筆吏 @掌上珊瑚巨蟹 @曌绰娥💫 @桑氏伪齿鸟 但是韩国编剧对仁粹大妃评价就很高,认为成宗的“盛世”是她一手缔造,还觉得她可以掌控儿子,实际上她没有垂帘过,也控制不住成宗和燕山君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98楼2023-11-03 23:18
                            回复
                              2025-07-20 02:28:28
                              广告
                              ]明宗恭宪王(1546—1566年在位)即位后,由文定王后伊氏(明宗之母)摄政。王后崇佛,欲再兴佛教。四年,构仁寿宫于旧净业院。同五年,王后以备忘录示领议政尚震曰:“良民日渐减缩,军卒困苦之状,莫甚于此时。此非他故,民有四五子,则厌惮军役之苦,尽逃为僧,以此僧徒日繁,军额日缩,至为寒心。大抵僧徒之中,无所统领,则难禁杂僧。祖宗朝大典,设立禅教宗,非崇佛之事,乃所以禁防为僧之道。近来革废,故弊将难救。以奉恩、奉先寺为禅教宗,依大典大选取才,及为僧条件,申明举行可也。”翌年,文定王后立两宗禅科的主张正式得到通过。这时,江原监司郑万钟引进麟蹄郡雪岳山百潭寺僧普雨(法号虚应)大张佛法,以靖陵奉恩寺属禅宗,以光陵奉先寺属教宗,决定自第二年进行禅科初试,“会试讲经,制述赐牒,略仿文武科。八道寺刹,一时鼎新”。
                              但是,文定王后的兴佛活动不是没有阻力的。时大臣三司“廷论普雨之罪”,“馆学儒生请诛妖僧普雨,屡疏未得,请空馆出去。王日遣承旨史官,招谕儒生,令就食堂,儒生无就者。朝廷招朝官之父兄者,使各劝喻子弟就馆,如此数月余”。[44]二十年(1565),文定王后薨,台谏与太学生金忠甲等连章请诛普雨。乃命流普雨于济州,牧使边协杀之。同二十一年,罢因普雨之力而再兴之禅教两宗之僧科,文定王后扶持下的兴佛活动至此彻底流产。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99楼2023-11-03 23: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