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公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八:高渠弥x易池春
-
高渠弥
纪澄舟的信简随一场大雪来,大凡如管事观念,往桌前缓注一杯新烫白水,赞匀笔方圆、墨无杂出。高渠弥上瞧一眼,想老者又添白发,复将约书轻置案头。
“不尽然。往外递话去吧,就说我应下了。”他说时带笑,老者没有再问,缓步退走时,高渠弥闻到那身净衣的新木熏香,如见莽莽松林,青针遒干一起爆裂,滴流迅速老化的汁液。窗外天地渐白、渐黑、又渐白,白与白并不相同,这日雪已化了许久,薄轮被西风吹动,碾出几道红痕。高渠弥走过漆槛,足下尘与隙中灰混交裹坠,泥封不曾长出的芒草。
管事道纪国公子遣人候于前厅,或因营中交锋,又或已有所嘱,他仅在喉内应了一声,转廊回屋先作更洗。庭中树无花可落,无叶声扰,他行见厅外相候的一道影。这时风起了,梅叶和她的裙裾遥映错曳,他忆起一根纤薄的风筝线。
“今全春日之请,仍劳姑娘远登,是我之怠过。”他望到她交拢的掌背,忘了是哪回去质子馆,曾见过这双手,白玉被岁时烘出裂纹。“如觉冬冷,姑娘可乘马车。”
·
易池春
轻白与朔吹绸缪相舞了半月终歇在岁暮,销雪未濯尽阶石的垢尘便又铺就成洛泽,一行一步皆是碎玉声。来时坊间祭祖的牺牲撕扯着她心头每逢冬末便疯长的瘢夷,她那玉姝小妹终究没越过翘盼了半载的青阳,盖着她的名讳殓入芜秽,才斡旋她原本有恨无寿的气运,留一寸薄命兢兢跌宕在春冰虎尾。
抬目是飞阁雅正,匾上笔走龙蛇,苍枝自檐上迸生细诉着此去经年。劲风扎刺着她手上沉痼的寒疡,她扯过衣袂来掩,竟也滋息出几分客贫思故园的怅惘。而这乘风而来的神思止于一缕缥缈的清冽松香,她济济施礼,谢却了车马之邀:“承蒙高郎将矜恤。不过岁旦临至,街肆喧阗非常,不妨顺道去沾些欣豫。”
她邀人先行,置身右后引路。惯在俗寰中煎熬的人自然不会稚笨地当作赴一场口腹之欲的饕餮宴,而她此刻只是含着笑,稀松平常地浅叙着食事:“纪地民间有一食方风行,于隆冬最是温补暖身。交由新郑的庖厨烹制,虽与旧地大相径庭,倒不似羁客般不习水土,别是一番滋味,故来邀高郎将尝新。公子已虚左以待。”
她好像从未有过意气倨傲的年岁,笄上的锋芒尚未曝露便被诡谲世事逼吓着用泥淤蔽埋,话里总要留三分余地,道得似浮光掠影,其间有意无意交由闻者琢磨。休说这白往黑来的世道,刑马作誓也可沦为似有若无一道笑,何处去寻肝胆相照?而此刻不过是青崖上的一枝素华适时地向东风折了腰,愿奉与一季清芳。
·
高渠弥
松梢薄雪早化尽了,一盖绿越老越深、越显成活,地底根蔓或许已长成一座宫殿。人的皱纹也随年岁出长,不比松树之力、松针之宽,不待攀满整张脸,就停止生发了。皱纹通常能判断寿数,但也有少白头、老童颜,若常沉眉不言,人也显得更老到些——不一定是老,譬如他还记得纪澄舟来的那年,生命追不上纪地公子揽力负肩的速度,某个壁火正旺的隆冬,他看到纪澄舟,大概是周遭酒扬袖飘,万相对比之下,就更显独身静默。他乡公子的通身几近被挪空,留下一个窄而高的豁口,屋外的风经此吹进来,反被冷化了。女子同样安静地走近,递一件新绣冬裘。
时日已远,尘风迢迢,楼中人还是人,休管登廊哪位是生是死。高渠弥已忘了后来如何,大约不外乎几句叮询,尔后二人缓然离退,楼上剪影很快被其他人填回,并没有少一块。因而当易池春谈及长街,高渠弥不无意外,显在眉与声中:“姑娘喜欢热闹?”而后他明白这问的荒误之处,遇面新郑之前,鹤壁三四月,夹道桃梨纵不比雪厚,也可戏堪玩,那时她也不过少年。
他听她说纪地风物,其实他往后大有机会,回不去的是她。还会想纪国?他如是想,又在发问前按下。大概好比他重回演武场,也会忆起彼时苦汗。他心中感慨,在于不必再尝此分苦辛,而她的不幸,恰恰从走出故土那刻才开始。若没有那场变故,她与那对兄妹或许不会有此牵绊,甚至会是敌人。“他要多等些时候了。”他想到席中肃坐的纪国公子,今夜应无举耳嘈然。管事携礼返来,他自老者手中接过束绳,顶端挽成很周正的一个结,被他攥手提了提,步随着踏下去:“应席之礼,兼有赔罪,姑娘瞧够也不够?”
·
易池春
她如静水般的目光不由得飘向左方,一句短问揭开少时诸多琐碎凝成的飞雪,明澈了不知哪岁正月的上弦。喧天的爆竹被拦在牖外,她操着篆刀刻下一石栖心的宁谧。直到尚还冒失的小妹抱着一枝红梅嬉笑着闯来,一双清眸中流转着藏不住的期盼,谈笑鼎沸与觥筹嘹嘈便伴着清幽的梅香一同泻了进来。她黛眉微垂,暗笑着那时自诩的清高:“谈不上喜欢,昔时甚至算是避之若浼。只是时而觉得,这不可避的浩闹中才可品出活着的滋味。”
厉风磨淬着枯槁却劲韧的朽枝,一如那年催驱着她拖着一身疲尽濒死的骨投向被愁云笼罩的远方。她探听自白丁俗客,周旋于天潢贵胄,才堪堪摸清新郑这一滩迥深的浑水,寻一隅以歇足。她望着世胄与王侯共进馔玉,也曾悖逆地妄想,若旧族阜盛得足以蔽日,如今大抵将是一番别样的光景。
“曾以为故土是一泼翻云鲸波,有人被拍入溟底就此沉寂,有人凭风荡至浪巅。此后才渐觉,风云变幻从未远去,无处不是一旋水涡。那么高郎将会是溯流的弄涛者吗?”她未留隙待人作答,只是摩挲着被朔风刺痛的手背,由衷地喟叹:“高郎将声名煊赫,春常闻雷厉风行之称。若故地有郎将之属的大才,或许得以免俗。”
她不卑不亢地双手托着底接过,摧眉作谢:“愧谢今朝之礼,不腆之酒难堪其重。来日若有缘,春与公子再奉一份厚礼。”
·
高渠弥
这条街通往新郑西,走出那道高墙,是灰云无际下的禾田。他忆及岁初少雨,布衣苦肠,锦带愁位。先祖当真听到祭台祝祷,又是因此才降了一场雨?他不知道,大概一辈子都无从知晓,可这又有什么干系?九成人活于茶米计营,没有余力再去记得这些;余下那一成祈来福雨,合该多饮一盅。对于记挂那巫女的人,或许也一并忘了,才是最好的选择。风穿酒旗来,高渠弥看着往来的人群,话音也从他耳前擦过。这菜多少钱?今天背书了没?您倒是一点儿没变……楼上有笑声落下,他往上瞧了一眼,不知阁中坐了几人,冠束如何。待他收目之时,那楼阁已在身后了。易池春续来词句,他没有看她,只猜她说时静宛,应语起于风停后:“我无缘留赏雅兴,只知酒分浓淡,藏启凡差一日,尝味也必有所异。姑娘慧心妙年,仍有百味待记。”
她现在尝了多少?高渠弥无心问列,自猜占了苦甜两头,苦可能更苦,甜应如是,只是尝甜会更难。他未想过以希冀宽慰,纵然什么都不说,她也知道这条路很长,比她的寿数还长,而往年的炉光很短,回神那一瞬就灭了。火上煨酒时,祭望川喜欢指山言海,高渠弥意不在此,他晓得浪不是浪,是人的血。有时候少年的骨头都被扎碎了,等不来大夫,等不到回乡,求兄弟给他了结。她一叹很轻,像十六七岁阖眼前的一息,残阳年年如眼前。
“我倒情愿做个俗人,却怕等不到今日邀约了。”他明白俗不止是俗,她所期望的免俗,是旧梦重修、血雨霁明。纪澄舟或许可以等来拜服,只是等到那时,纪国是否已经俗透了,俗入骨了,旧局日日重演,后来人也只能归咎于他。高渠弥看着那双手,原想自己提着礼,最后还是给她了:“若未等到,便是我今夜有所失言了。”
·
易池春
豆蔻玉女嬉闹着簇在珠翠铺前试簪,堂倌的吆喝穿梭于一片迷蒙的热气腾骇,糁食的荤香勾人心痒,一切远离着紫绶金章,纯挚而柔暖。而她每一次途径这条长街,似乎都只是观望,鲜少驻足。即便她难以真正走进这熙攘,似乎也觉得周遭的寒冽暂时退却了。
她听人谈杯中物,不如说是一坛此生悲喜酿成的绝响,诸般滋味直到盖棺才可定夺。那时死地转圜的辛呛,又该用什么才能缓去呢?她弯着眉尾应下:“春与故人有约,要替她周览曾未至的靡靡湖山,如今行未至半,前路弥邈,山长水阔尚未可知,不敢止步。”
西行二三里,锦旆飘摇抢去了目光,工巧的楼阁兀起,烛光烁亮,萧缶琴磬的余音从户牖中溢出,明宣着其间昌繁,让人不得不先暂且阖上此刻的闲思。
“不过此时伯虑愁眠恐怕不合时宜。”她躬身为礼请人入酒肆:“望今日的馐膳能合高郎将的心意。”
-
结
-
高渠弥
纪澄舟的信简随一场大雪来,大凡如管事观念,往桌前缓注一杯新烫白水,赞匀笔方圆、墨无杂出。高渠弥上瞧一眼,想老者又添白发,复将约书轻置案头。
“不尽然。往外递话去吧,就说我应下了。”他说时带笑,老者没有再问,缓步退走时,高渠弥闻到那身净衣的新木熏香,如见莽莽松林,青针遒干一起爆裂,滴流迅速老化的汁液。窗外天地渐白、渐黑、又渐白,白与白并不相同,这日雪已化了许久,薄轮被西风吹动,碾出几道红痕。高渠弥走过漆槛,足下尘与隙中灰混交裹坠,泥封不曾长出的芒草。
管事道纪国公子遣人候于前厅,或因营中交锋,又或已有所嘱,他仅在喉内应了一声,转廊回屋先作更洗。庭中树无花可落,无叶声扰,他行见厅外相候的一道影。这时风起了,梅叶和她的裙裾遥映错曳,他忆起一根纤薄的风筝线。
“今全春日之请,仍劳姑娘远登,是我之怠过。”他望到她交拢的掌背,忘了是哪回去质子馆,曾见过这双手,白玉被岁时烘出裂纹。“如觉冬冷,姑娘可乘马车。”
·
易池春
轻白与朔吹绸缪相舞了半月终歇在岁暮,销雪未濯尽阶石的垢尘便又铺就成洛泽,一行一步皆是碎玉声。来时坊间祭祖的牺牲撕扯着她心头每逢冬末便疯长的瘢夷,她那玉姝小妹终究没越过翘盼了半载的青阳,盖着她的名讳殓入芜秽,才斡旋她原本有恨无寿的气运,留一寸薄命兢兢跌宕在春冰虎尾。
抬目是飞阁雅正,匾上笔走龙蛇,苍枝自檐上迸生细诉着此去经年。劲风扎刺着她手上沉痼的寒疡,她扯过衣袂来掩,竟也滋息出几分客贫思故园的怅惘。而这乘风而来的神思止于一缕缥缈的清冽松香,她济济施礼,谢却了车马之邀:“承蒙高郎将矜恤。不过岁旦临至,街肆喧阗非常,不妨顺道去沾些欣豫。”
她邀人先行,置身右后引路。惯在俗寰中煎熬的人自然不会稚笨地当作赴一场口腹之欲的饕餮宴,而她此刻只是含着笑,稀松平常地浅叙着食事:“纪地民间有一食方风行,于隆冬最是温补暖身。交由新郑的庖厨烹制,虽与旧地大相径庭,倒不似羁客般不习水土,别是一番滋味,故来邀高郎将尝新。公子已虚左以待。”
她好像从未有过意气倨傲的年岁,笄上的锋芒尚未曝露便被诡谲世事逼吓着用泥淤蔽埋,话里总要留三分余地,道得似浮光掠影,其间有意无意交由闻者琢磨。休说这白往黑来的世道,刑马作誓也可沦为似有若无一道笑,何处去寻肝胆相照?而此刻不过是青崖上的一枝素华适时地向东风折了腰,愿奉与一季清芳。
·
高渠弥
松梢薄雪早化尽了,一盖绿越老越深、越显成活,地底根蔓或许已长成一座宫殿。人的皱纹也随年岁出长,不比松树之力、松针之宽,不待攀满整张脸,就停止生发了。皱纹通常能判断寿数,但也有少白头、老童颜,若常沉眉不言,人也显得更老到些——不一定是老,譬如他还记得纪澄舟来的那年,生命追不上纪地公子揽力负肩的速度,某个壁火正旺的隆冬,他看到纪澄舟,大概是周遭酒扬袖飘,万相对比之下,就更显独身静默。他乡公子的通身几近被挪空,留下一个窄而高的豁口,屋外的风经此吹进来,反被冷化了。女子同样安静地走近,递一件新绣冬裘。
时日已远,尘风迢迢,楼中人还是人,休管登廊哪位是生是死。高渠弥已忘了后来如何,大约不外乎几句叮询,尔后二人缓然离退,楼上剪影很快被其他人填回,并没有少一块。因而当易池春谈及长街,高渠弥不无意外,显在眉与声中:“姑娘喜欢热闹?”而后他明白这问的荒误之处,遇面新郑之前,鹤壁三四月,夹道桃梨纵不比雪厚,也可戏堪玩,那时她也不过少年。
他听她说纪地风物,其实他往后大有机会,回不去的是她。还会想纪国?他如是想,又在发问前按下。大概好比他重回演武场,也会忆起彼时苦汗。他心中感慨,在于不必再尝此分苦辛,而她的不幸,恰恰从走出故土那刻才开始。若没有那场变故,她与那对兄妹或许不会有此牵绊,甚至会是敌人。“他要多等些时候了。”他想到席中肃坐的纪国公子,今夜应无举耳嘈然。管事携礼返来,他自老者手中接过束绳,顶端挽成很周正的一个结,被他攥手提了提,步随着踏下去:“应席之礼,兼有赔罪,姑娘瞧够也不够?”
·
易池春
她如静水般的目光不由得飘向左方,一句短问揭开少时诸多琐碎凝成的飞雪,明澈了不知哪岁正月的上弦。喧天的爆竹被拦在牖外,她操着篆刀刻下一石栖心的宁谧。直到尚还冒失的小妹抱着一枝红梅嬉笑着闯来,一双清眸中流转着藏不住的期盼,谈笑鼎沸与觥筹嘹嘈便伴着清幽的梅香一同泻了进来。她黛眉微垂,暗笑着那时自诩的清高:“谈不上喜欢,昔时甚至算是避之若浼。只是时而觉得,这不可避的浩闹中才可品出活着的滋味。”
厉风磨淬着枯槁却劲韧的朽枝,一如那年催驱着她拖着一身疲尽濒死的骨投向被愁云笼罩的远方。她探听自白丁俗客,周旋于天潢贵胄,才堪堪摸清新郑这一滩迥深的浑水,寻一隅以歇足。她望着世胄与王侯共进馔玉,也曾悖逆地妄想,若旧族阜盛得足以蔽日,如今大抵将是一番别样的光景。
“曾以为故土是一泼翻云鲸波,有人被拍入溟底就此沉寂,有人凭风荡至浪巅。此后才渐觉,风云变幻从未远去,无处不是一旋水涡。那么高郎将会是溯流的弄涛者吗?”她未留隙待人作答,只是摩挲着被朔风刺痛的手背,由衷地喟叹:“高郎将声名煊赫,春常闻雷厉风行之称。若故地有郎将之属的大才,或许得以免俗。”
她不卑不亢地双手托着底接过,摧眉作谢:“愧谢今朝之礼,不腆之酒难堪其重。来日若有缘,春与公子再奉一份厚礼。”
·
高渠弥
这条街通往新郑西,走出那道高墙,是灰云无际下的禾田。他忆及岁初少雨,布衣苦肠,锦带愁位。先祖当真听到祭台祝祷,又是因此才降了一场雨?他不知道,大概一辈子都无从知晓,可这又有什么干系?九成人活于茶米计营,没有余力再去记得这些;余下那一成祈来福雨,合该多饮一盅。对于记挂那巫女的人,或许也一并忘了,才是最好的选择。风穿酒旗来,高渠弥看着往来的人群,话音也从他耳前擦过。这菜多少钱?今天背书了没?您倒是一点儿没变……楼上有笑声落下,他往上瞧了一眼,不知阁中坐了几人,冠束如何。待他收目之时,那楼阁已在身后了。易池春续来词句,他没有看她,只猜她说时静宛,应语起于风停后:“我无缘留赏雅兴,只知酒分浓淡,藏启凡差一日,尝味也必有所异。姑娘慧心妙年,仍有百味待记。”
她现在尝了多少?高渠弥无心问列,自猜占了苦甜两头,苦可能更苦,甜应如是,只是尝甜会更难。他未想过以希冀宽慰,纵然什么都不说,她也知道这条路很长,比她的寿数还长,而往年的炉光很短,回神那一瞬就灭了。火上煨酒时,祭望川喜欢指山言海,高渠弥意不在此,他晓得浪不是浪,是人的血。有时候少年的骨头都被扎碎了,等不来大夫,等不到回乡,求兄弟给他了结。她一叹很轻,像十六七岁阖眼前的一息,残阳年年如眼前。
“我倒情愿做个俗人,却怕等不到今日邀约了。”他明白俗不止是俗,她所期望的免俗,是旧梦重修、血雨霁明。纪澄舟或许可以等来拜服,只是等到那时,纪国是否已经俗透了,俗入骨了,旧局日日重演,后来人也只能归咎于他。高渠弥看着那双手,原想自己提着礼,最后还是给她了:“若未等到,便是我今夜有所失言了。”
·
易池春
豆蔻玉女嬉闹着簇在珠翠铺前试簪,堂倌的吆喝穿梭于一片迷蒙的热气腾骇,糁食的荤香勾人心痒,一切远离着紫绶金章,纯挚而柔暖。而她每一次途径这条长街,似乎都只是观望,鲜少驻足。即便她难以真正走进这熙攘,似乎也觉得周遭的寒冽暂时退却了。
她听人谈杯中物,不如说是一坛此生悲喜酿成的绝响,诸般滋味直到盖棺才可定夺。那时死地转圜的辛呛,又该用什么才能缓去呢?她弯着眉尾应下:“春与故人有约,要替她周览曾未至的靡靡湖山,如今行未至半,前路弥邈,山长水阔尚未可知,不敢止步。”
西行二三里,锦旆飘摇抢去了目光,工巧的楼阁兀起,烛光烁亮,萧缶琴磬的余音从户牖中溢出,明宣着其间昌繁,让人不得不先暂且阖上此刻的闲思。
“不过此时伯虑愁眠恐怕不合时宜。”她躬身为礼请人入酒肆:“望今日的馐膳能合高郎将的心意。”
-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