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东北军一枪不放丢东北,可事实上东北军不但抗战了,而且是最艰苦卓绝,历经了最暗无天日的十四年,除了牺牲和面对极寒天气对生理极限的考验,还要面对国民政府不得抵抗的压力,外无援军,内无粮草,只能靠张学良领导下的北平救国会暗中提供资助。
很多人说东北军是东北军,抗联是抗联,两者没有关系,能说这个话的人,那是他们不了解东北抗战的历史全貌。
九一八后东北留守的十五万东北军为基础组建了东北抗日义勇军,为什么叫东北抗日义勇军?因为国民政府明文规定,国家军队不得对日作战,那是国民政府口中的“友邦”,就连报纸宣传都得以“抗X”代替抗日的字眼,更有甚者“奢言抗日者杀无赦”!在这种情况下张学良只能对留守东北的十余万东北军进行了统一改编,以义勇军名义组建了三十余路抗日队伍,很快发展到五十五万的规模,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其主力正是原东北军部队。
东北的抗日斗争形式多样,一个抗联并不是东北抗日的唯一,那主要是义勇军的余部,这五十多万义勇军部队曾经十一次进攻沈阳,六次攻打长春,而抗联是1936年才正式成立,主力正是义勇军部队的余部。东北军民1931年开始的抗战,面对关东军重兵围剿,前后十九次大讨伐,东北军民始终在抗战,从未停战。
一直到《塘沽协定》的签订,主战的张学良被迫下野,何应钦上台,解散了北平救国会,义勇军失去了唯一的补给来源开始陷入绝境,
还有很多义勇军部队奋战到最后一兵一卒也没加入抗联,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义勇军将领王凤阁,全家牺牲受难。
最后笔者想问一句,今天的人们一知半解的曲解东北抗战,那么东北军抗战的时候,你们除了看热闹之外干了什么?有一兵一卒出关抗日么?他们在打红军,打内战,甚至山海关内部分军阀在勾结日本,获得支持以求自保,典型的有几个,蒋介石,阎锡山,李宗仁白崇禧,陈济棠等等。最后是张学良率领关内的东北军用枪求着你们团结,建立统一战线,一致抗日,今天的人们不应该忘记历史,更不能侮辱先辈的牺牲和奉献,毕竟国歌的名字叫《义勇军进行曲》,那是国格!


很多人说东北军是东北军,抗联是抗联,两者没有关系,能说这个话的人,那是他们不了解东北抗战的历史全貌。
九一八后东北留守的十五万东北军为基础组建了东北抗日义勇军,为什么叫东北抗日义勇军?因为国民政府明文规定,国家军队不得对日作战,那是国民政府口中的“友邦”,就连报纸宣传都得以“抗X”代替抗日的字眼,更有甚者“奢言抗日者杀无赦”!在这种情况下张学良只能对留守东北的十余万东北军进行了统一改编,以义勇军名义组建了三十余路抗日队伍,很快发展到五十五万的规模,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其主力正是原东北军部队。
东北的抗日斗争形式多样,一个抗联并不是东北抗日的唯一,那主要是义勇军的余部,这五十多万义勇军部队曾经十一次进攻沈阳,六次攻打长春,而抗联是1936年才正式成立,主力正是义勇军部队的余部。东北军民1931年开始的抗战,面对关东军重兵围剿,前后十九次大讨伐,东北军民始终在抗战,从未停战。
一直到《塘沽协定》的签订,主战的张学良被迫下野,何应钦上台,解散了北平救国会,义勇军失去了唯一的补给来源开始陷入绝境,
还有很多义勇军部队奋战到最后一兵一卒也没加入抗联,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义勇军将领王凤阁,全家牺牲受难。
最后笔者想问一句,今天的人们一知半解的曲解东北抗战,那么东北军抗战的时候,你们除了看热闹之外干了什么?有一兵一卒出关抗日么?他们在打红军,打内战,甚至山海关内部分军阀在勾结日本,获得支持以求自保,典型的有几个,蒋介石,阎锡山,李宗仁白崇禧,陈济棠等等。最后是张学良率领关内的东北军用枪求着你们团结,建立统一战线,一致抗日,今天的人们不应该忘记历史,更不能侮辱先辈的牺牲和奉献,毕竟国歌的名字叫《义勇军进行曲》,那是国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