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历史吧 关注:20贴子:5,760

回复:前燕、后燕北燕史 16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北魏之所以选择后燕作为自己的结盟对象,首先是因为同出鲜卑的拓跋家族和慕容家族近百年来一直保持着密切的通婚关系。北魏与后燕的前身分别是代与前燕,拓跋珪的祖父代王什翼犍初纳慕容皝之妹为妃,未几而崩,复娶慕容皝之女即慕容垂之姐为后,生拓跋珪的父亲献明帝及秦明王翰①,因此在姻亲的关系上慕容垂是拓跋珪的长辈。而且拓跋珪在什翼犍代国灭亡后至拓跋珪政权重建间流亡中原的十年历程中,曾得到过慕容垂的帮助和庇护②。世为婚姻的历史渊源和二主之间的特殊关系为两国建立友好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可能性。其次,北魏建立伊始内忧外患、主弱势孤,要想生存发展不仅需要政治联盟,更需要军事援助,而慕容垂建立的后燕雄踞关东,具有当时最雄厚的军事实力,有能力为北魏提供军事援助。第三,后燕与慕容永建立的西燕、姚苌建立的后秦之间矛盾复杂,北魏与后燕结好,亦可牵制西燕、后秦的侵犯,从而集中精力平定部落联盟内部的叛乱,扩展和壮大自己的力量。


IP属地:辽宁16楼2024-06-08 05:09
回复
    对后燕而言,考虑到慕容氏与拓跋氏家族的世代姻亲关系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出师援助拓跋珪削弱或灭亡刘显等部的力量也能为其实现控制北方诸族的理想扫除障碍,同时也可以借此笼络拓跋,把新兴的北魏政权纳入后燕的附属之中,从而加强后燕的北边防务,壮大后燕的统治实力。两国正是从各自的利益和需求出发,建立起友好结盟的关系,这种友好关系从北魏登国元年(386年)八月开始一直维持到登国五年(390年)八月。此间后燕先后于登国二年六月和登国五年四月两次再应拓跋珪之请,遣慕容贺麟出兵会同拓跋珪联合征服独孤、贺兰、纥突邻、纥奚诸部落。①在这一段历史时期,不仅后燕对北魏“彼有内难,此遣赴之②”,北魏对后燕也是所求无违,两国之间行人相继。根据《魏书》卷二《太祖纪》的记载,这一期间北魏分别于登国元年八月,二年五月、十月,三年八月,四年五月,五年八月六次遣使后燕,后燕亦分别于登国元年十二月、三年十月、四年十月三次回使北魏。可见这一阶段北魏、后燕对彼此之间的外交关系是非常重视的。


    IP属地:辽宁17楼2024-06-09 05:11
    回复
      2025-07-26 05:02: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逐渐强大起来的北魏,开始有了图谋后燕的野心。东晋太元十三年(388年)八月,拓跋珪派遣九原公拓跋仪担任使者来到后燕都城中山探听后燕国情。拓跋仪回国后,向拓跋珪汇报了情况,得到了拓跋珪的大为称赞。太元十六年(391年)七月,魏王拓跋珪派遣他的弟弟拓跋觚到后燕去进贡晋见。后燕国主慕容垂已年老体衰,由他的子弟掌权。后燕扣留了拓跋觚,要求拓跋珪用好马来赎。拓跋珪拒绝了后燕的要求,导致两国关系破裂,与后燕断绝了交往。
      事实上,求马事件只是两国矛盾激化的一个导火索,而并非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北魏与后燕对两国政治关系的认识上在一开始就存在着错位。后燕主观地企图把两国关系定位为君臣主从关系,希望北魏成为自己的藩属国,为自己藩屏北边效力。所以在登国元年十月出兵帮助拓跋珪大破窟咄后,十二月就迫不及待地遣使北魏奉拓跋珪为西单于、封上谷王,①欲使两国的主从关系迅速明确并固定下来。但拓跋珪则坚决拒绝接受和承认这种臣属关系,他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后燕是要实现其总括英雄、抚怀遐迩、总揽天下的理想必须扫除的一个障碍,只是由于国祚初立,根基未固,尚无力与之抗衡,而且还十分需要借助于其军事力量来扫除其他障碍、壮大自己的声势,一旦羽翼丰满、时机成熟,必然要摆脱其掌控。因此,拓跋珪拒绝接受慕容垂册封的大单于、上谷王的封号,这一决定也等于拒绝了后燕把北魏纳入藩属国的设计。


      IP属地:辽宁18楼2024-06-09 05:12
      回复
        这一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是由于两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利益冲突开始出现,矛盾不断升级。北魏建立之初,物质储备和军事实力都远远落后于后燕,因此北魏为平定草原诸叛逆部落、牵制西燕,必须要得到后燕的支持和协助,所以对后燕顺从忍让。但随着拓跋鲜卑征服草原诸部落战争的节节胜利,拓跋部落联盟得到巩固和发展,北魏的国势蒸蒸日上。在大破窟咄的次年,即登国二年(387年)的六月,拓跋珪又乘胜出击,打败了占据马邑南①的独孤部刘库仁之子刘显和刘卫辰两个部落,占领了从五原到阳塞一带②的产粮地区。在攻灭刘卫辰部的战争中,还获良马三十多万匹,牛羊四百多万头,奠定了国家丰富的物质基础。③登国三年(388年)五月北征库莫奚,六月大破之,获其四部杂畜十余万。④十二月西征至女水,破解如部,获男女杂畜十数万。⑤四年(389年)正月破高车诸部落;二月讨叱突邻部。⑥五年(390年)三月,破高车袁纥部,虏获生口、马牛羊二十余万;⑦四月,征服了占据阴山北麓的贺兰部。⑧五年间,拓跋珪陆续消灭了蒙古南部和山西北部草原上几支最强的对手。随后,拓跋珪又兼并库莫奚、高车、纥突邻等弱小部落,不仅得到了大量的土地,而且俘虏了大批人口和数以百万计的马、牛、羊等牲畜,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实力,摆脱后燕掌控的时机日渐成熟。


        IP属地:辽宁19楼2024-06-10 04:56
        回复
          在北魏的力量蒸蒸日上的同时,后燕的政局则开始出现纷争的趋势。慕容垂年事已高,权柄下移,诸子分据势要,互相猜忌牵制,“(慕容)宝弱而无威,谋不能决。慕容德自负才气,非弱主之臣。①”北魏的日益强大使后燕感到了威胁。登国六年(391)正月,贺兰部贺染干欲谋杀其兄贺讷。拓跋珪告于后燕,请为向导以讨伐贺染干。慕容垂遣慕容贺麟将兵击贺讷。六月,慕容贺麟破贺讷于赤城,降其部落数万,拓跋珪引兵救贺讷,慕容贺麟退走,两国关系开始出现裂痕。七月,拓跋珪派其弟秦王元觚出使后燕,慕容垂为挟北魏进贡更多的良马将元觚作为人质扣留,但这时的拓跋今非昔比、羽翼已丰,他断然拒绝了后燕的要求。燕、魏自此以后失好绝交,并点燃战争的火种。


          IP属地:辽宁20楼2024-06-10 04:57
          回复
            北魏与后燕的战争是在西燕灭亡(394年)后正式拉开序幕的。北魏登国十年(395年)五月,后燕慕容垂派太子宝及慕容农、慕容麟率兵八万自五原①进攻北魏。北魏长史张衮建议“宜羸师卷甲,以侈其心②”,拓跋珪听从其计,避兵于河西,燕军追至临河。拓跋珪派兵截获来往于五原、燕都中山的燕国信使,使慕容宝等数月得不到都城音讯,因有谣传慕容垂死,太子慕容宝与慕容贺麟互相猜忌,军心大乱,于是退兵至参合陂,魏大军掩至,大败燕军,慕容宝单骑逃走。拓跋珪生擒其陈留王绍、鲁阳王倭奴、桂林王道成、济阴公尹国、北地王世子钟葵、安定王世子羊儿以下文武将吏数千人,器甲辎重、军资杂财十余万计,坑杀燕军降卒数万,燕军元气大伤。参合陂之战彻底改变了两国力量的对比,后燕的势力由盛而衰,北魏势力开始进入中原。
            后燕不甘心参和陂之败,北魏皇始元年(396年),慕容垂亲率大军来取魏平城,至平城西,慕容垂因病折返,后卒于上谷。北魏趁势攻取燕之广宁、上谷。同年八月,拓跋珪称帝,改元皇始,并决定大举伐后燕,遣军一路由东道出军都①,以袭后燕幽州一带,拓跋珪亲勒六军四十余万南出马邑,然后东出井陉,攻后燕都城中山。经过近两年的围攻,中山、邺城、信都等后燕重镇被攻破,后燕残余势力一部分北逃辽西,后建立北燕,一部分南逃建立南燕。北魏与后燕的这次决战是十六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为北魏的强盛乃至统一中国北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次战役数年后,后燕灭亡,北魏统一中国北部大半疆域,南北朝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IP属地:辽宁21楼2024-06-11 05:13
            回复
              三、后燕与西燕的关系
              西燕是公元384年由前燕慕容儁之子、慕容暐之弟慕容泓所建立的政权,都长子,盛时有今山西、河南各一部分。
              前秦苻坚灭前燕后,尽徙鲜卑入关中。苻坚淝水兵败后,政权陷于瓦解。晋太元九年(384年)三月,前燕皇帝慕容暐之弟慕容泓起兵反秦,自称济北王,以兴复燕国为号召,建元燕兴,史称西燕。其弟慕容冲也起兵反秦,兵败后归于慕容泓。慕容泓兵势大振,有众十万。后谋臣高盖等因慕容泓执法苛暴,于384年六月杀慕容泓,拥立慕容冲为皇太弟。385年正月慕容冲称帝,率军陷长安,纵兵暴掠。鲜卑贵族都想东归,不愿留在关中,太元十一年(386年)二月杀慕容冲,立慕容冲的将领段随为西燕王。此后有数名前燕贵族和将领被拥立为君主。386年六月,西燕的刁云等人杀掉了西燕主慕容忠,推举慕容永为使持节、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大单于以及雍、秦、梁、凉四州牧,录尚书事,河东王,向后燕称藩。这是两个政权正式交往的开始。


              IP属地:辽宁22楼2024-06-11 05:13
              回复
                386年十月,慕容永占据了长子,即皇帝位,改年号为中兴。十一月,慕容垂的小儿子慕容柔,慕容宝的儿子慕容盛以及慕容盛的弟弟慕容会全都在长子,慕容盛惧怕西燕主慕容永怀疑加害他们,与慕容柔、慕容会一起逃回了后燕。此后一年多,西燕主慕容永将前燕主慕容儁及后燕主慕容垂的子孙们全部诛杀,不论男女,无一遗漏。这件事无疑在慕容垂心理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后燕和西燕皆为鲜卑慕容部所建,两个政权皆以复兴前燕相标榜。但后燕主慕容垂认为,西燕主慕容永仅是前燕宗室的疏属,而己则是前燕主慕容廆的裔孙,岂能让其“僭举位号,惑民视听”①,决心于在生之年除之,以免累及子孙。遂于后燕建兴八年(393年)十一月发骑兵七万,分两路进攻西燕。次年二月,慕容垂增调司、冀、青、兖四州兵分三路大举进攻,自率大军出沙亭与西燕作战。六月,后燕军包围长子。八月,西燕太尉大逸豆归部将伐勤等人开城门投降,后燕军入长子,杀慕容永和公卿大将刁云、大逸豆归等三十多人,西燕所统辖八郡七万余户和大量物资为后燕所有。西燕灭亡。
                后燕与西燕是同一宗室分裂的两个政权。后燕在建国初期,无暇对西燕用兵,前秦后秦忙于相互提防对垒,西燕在地理上东有太行天险,西、南有黄河阻隔,故能在建都长子后的九年之内偏安一方。后燕巩固了自身统治,成为北方第一大国之后,慕容垂便把精力放在讨伐西燕之上,终于讨灭西燕,完成了他的夙愿。


                IP属地:辽宁23楼2024-06-12 05:09
                回复
                  2025-07-26 04:56: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四、后燕与南燕的关系
                  南燕(398年—410年)是鲜卑族慕容德建立的政权,盛时控有今河南及山东部分地区。
                  慕容宝为后燕帝时,以其叔父慕容德镇守邺城。后燕永康二年(397年),北魏攻后燕都城中山,慕容宝北逃奔至龙城,后北魏破中山,后燕被分成二部。在魏军压力下,慕容德弃邺南下,永康三年(398年)正月,率户四万徙至滑台,自称燕王,史称南燕。次年三月,北魏攻占滑台。慕容德遂率众迁广固,定都于此。南燕建平元年(400年),慕容德即皇帝位,改年号为建平,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慕容备德。
                  东晋元兴二年(404年),东晋刘裕起兵击败篡晋称帝的桓玄。次年,拥戴晋安帝复位,控制东晋朝政。405年十月,南燕册立慕容超为皇太子后,慕容备德去世。南燕主慕容超见东晋内乱,从义熙二年(406年)起,多次派兵袭扰东晋边境,南下攻掠淮北。彭城以南晋民,纷纷筑堡自卫,抗击南燕军。时南燕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加剧,慕容超信用奸佞,诛戮贤良,赋役苛重,激起民众强烈反抗。


                  IP属地:辽宁24楼2024-06-12 05:10
                  回复
                    刘裕为抗击南燕,外扬声威,遂欲挂帅北伐。时朝臣多劝阻,刘裕不从。义熙五年(409年)四月,自建康发兵,率舟师溯淮水入泗水。五月,东晋军至下邳,留下船舰、辎重,步行至琅琊。所过皆筑城,留兵守卫,以防南燕骑兵袭后。刘裕拟择捷径,自琅琊经莒县①,越大岘②直趋临朐③、广固。大岘山高七十丈,周围二十里,上有穆陵关,峻狭仅容一车通过,号称“齐南天险”。刘裕部下担心南燕军控扼大岘,或坚壁清野,则此行不仅无功,且将不能自归。刘裕认为,慕容超等贪婪,无深谋远虑,必不能守险清野。遂督兵急进。
                    义熙六年(410年)二月初五,刘裕下令四面攻城,燕军难以抵御,开城投降。慕容超仅率数十骑突围,结果遭擒,被杀于建康。南燕灭亡。
                    南燕政权,本为后燕分裂出来的割据势力,其统治范围仅为今山东济南以东,枣庄以北至渤海之滨,在东晋十六国后期为一区区小国。它既无开明的政治措施,又不发展社会经济,只有封闭式的割据统治。后燕政权虽与南燕为同宗,但退守龙城后,后燕形势每况愈下,这两个政权互不能助,所以直到南燕灭亡,两个政权一直没有交往。


                    IP属地:辽宁25楼2024-06-13 04:53
                    回复
                      五、后燕与高句丽的关系
                      东晋太元九年(384年),慕容垂建立后燕政权。同年,高句丽小兽林王死,其弟伊达立即故国襄王。385年六月,高句丽乘乱攻陷辽东、玄莬二郡,俘虏万余人而还。十一月,慕容农在打败了余岩后,又进军攻打高句丽,夺回了辽东、玄菟二郡。此前,幽州、冀州流民多流入高句丽,慕容农以骠骑司马范阳庞渊为辽东太守,招抚前燕流民。
                      太元十六年(391年),高句丽故国襄王去世,其子谈德继位,称好太王,又称广开土王,向南北扩张,国势日盛,但对于后燕仍是臣属关系。东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慕容宝自中山还都龙城,以高句丽王安为平州牧,封辽东、带方二国王。
                      397年四月慕容宝任命高云为建威将军,封为夕阳公,并收养他做为自己的养子。高云是高句丽王室分支的后代,当年前燕王慕容击败高句丽王国的时候,曾把他的前辈迁移到青山一带,从此,他们便世世代代成了前燕国的臣民。


                      IP属地:辽宁26楼2024-06-13 04:54
                      回复
                        后燕与高句丽的关系于东晋隆安四年(400年)时发生了变化。因高句丽王对待后燕的礼数有些怠慢,慕容盛亲自带领三万兵马前去袭击,任命骠骑大将军慕容熙为前锋,“拔新城、南苏二城,开境七百余里,徙五千余户而还。”
                        对于后燕的霸气,高句丽也还以颜色。元兴元年(402年)五月,高句丽对后燕宿军城发动进攻,后燕平州刺史慕容归放弃城池逃走。元兴三年(404年)十二月,高句丽又侵燕,略有辽东地。义熙元年(405年)正月,慕容熙征伐高句丽。在将要攻下城池的时候,慕容熙却命令手下的将士不得抢先登城,说要等到把城墙铲成平地的时候,跟皇后坐在车上一同进城。因此,城中得到喘息的机会,加强了防备,慕容熙不克而还。辽东之地自此为高句丽侵据。直至唐高宗时李勣攻陷平壤城,高句丽全境降唐,辽东之地始复归中原版图。
                        义熙二年(406年)正月,后燕攻契丹未果而回师。二月,慕容熙又为了苻后想要观战而临时抛弃辎重转而进攻高句丽木底城,致士卒马匹,疲累寒冷,沿路死亡不可胜数,只好不克而归。
                        东晋义熙三年(407年)七月,逃亡在外的中卫将军冯跋、左卫将军张兴乘慕容熙出葬苻氏之机,潜回龙城与高云合谋起事。慕容熙闻讯赶回龙城,攻北门不克,逃入龙腾苑,被捉住杀掉。高云恢复姓高,即天王位,改年号为正始。


                        IP属地:辽宁27楼2024-06-14 04:35
                        回复
                          高云为高句丽人,所以高云执政期间,燕与高句丽的关系出现了转机。后燕正始三年(408年)三月,高句丽派遣使者前往燕国访问,高云也派遣侍御史李拔进行了回访。
                          六、后燕与夫余的关系
                          后燕时期,夫余亦为燕所统辖。东晋太元九年(384年)正月,慕容垂考虑到洛阳四面受敌,想攻取邺城据守,于是就率兵东进。过去的夫余王余蔚任荥阳太守,他和昌黎的鲜卑人卫驹各自率领自己的兵众投降了慕容垂。慕容垂抵达荥阳,众属下执意请求进上尊号,慕容垂就依据晋元帝的遗规,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燕王。对属下封爵授官。任命余蔚为征东将军、统府左司马,封为夫余王。太元十七年(392年)七月,慕容垂任命右光禄大夫余蔚为左仆射。太元二十一年(396年)四月,后燕主慕容垂去逝,慕容宝即位。五月,慕容宝任命夫余王余蔚为太傅。
                          慕容鲜卑与夫余的关系是从慕容廆以强凌弱的面貌开始见于记载的。慕容皝统治时期,仍然持续对夫余的政策,在东晋永和二年(346年)前燕王慕容皝乘东晋无暇顾及夫余国之际,攻克夫余,夫余从此被列为燕的麾下。


                          IP属地:辽宁28楼2024-06-14 04:36
                          回复
                            七、后燕与前秦的关系
                            淝水之战后,前秦帝国四分五裂,被前秦征服的丁零、鲜卑、羌等各族贵族纷纷起兵反秦。
                            东晋太元九年(384年)正月,慕容垂自立燕王,建立后燕。慕容农于列人①聚众数万人,击杀秦将石越,大败其步骑万余。
                            太元十年(385年)六月,长安被西燕慕容冲攻占。至此,前秦已名存实亡,但它在各地的残余势力则延续了近十年之久。到太元十九年(394年)七月,前秦国主苻登与后秦国主姚苌之子姚程佳作战,兵败被杀,前秦灭亡。
                            前燕只在后期有求于前秦时与前秦有过短暂的友好交往,此后前燕、后燕与前秦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直至前秦灭亡。


                            IP属地:辽宁29楼2024-06-17 05:11
                            回复
                              2025-07-26 04:50:3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八、后燕与翟魏的关系
                              翟魏王朝是十六国时期中山丁零族人翟辽建立的。丁零族是生活在中国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西汉时主要分布在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以南地区,东汉时部分南迁。两晋、南北朝时在今山西、河北境内有定州丁零、中山丁零、北地丁零等。河南、甘肃等地也有丁零族聚居,后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留在漠北的大部分丁零《晋书》称为敕勒。因其族使用的车轮高大,也称高车族。
                              翟辽的祖先父兄世为丁零族部落首领。前燕元玺元年(352年),前燕灭冉魏政权,翟斌归附前燕。前燕建熙十一年(370年),前秦灭前燕,苻坚迁丁零部族于河南新安,翟斌被属为卫将军从事中郎。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翟斌起兵反秦,前燕、段部故大臣多与其联合。前秦苻丕遣慕容垂前去征讨,翟斌力劝慕容垂反秦,并推慕容垂为盟主。


                              IP属地:辽宁30楼2024-06-17 05: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