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没有货币,每个家庭需要自给自足,那么
1. 这个家庭需要掌握完整的生产资料,专业化程度较低
2. 劳动果实具有保质期,所以劳动力需要保持稳定,也就是老人,小孩,年轻人的比例要合适,否则就会人口衰减。 人口数量需要迁就人口结构,但是人口结构不会迁就人口数量。
以物易物时代,只需要交易圈能够掌握完整的生产资料,圈中的人口结构合适,那么这个圈子就可以稳定下来。新特性有:
1. 专业化程度上限提高,技术积累上限提高
2. 规模上限增大,负载均衡上限提高,适应性上限增强
3. 出现竞争,贫富会逐渐拉大,呈现幂率分布,幂率增大。
产业结构——人口年龄结构——消费者财富结构三者之间互相依赖,哪个环节弱,哪个就会拖后腿。
所以发展交易系统核心,就是通过调整这三者来解决当前产业与消费者的供需平衡以及未来供需平衡。
消费者的财富结构变化速度一般是远大于产业结构的,也大于年龄结构的变化速度。
货币系统时代,为了充分发挥交易带来的好处,管仲提出了完善的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国营经济理论。 这里不再赘述,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 货币在这套经济系统中具备以下特性:
1. 统一铸币权,管仲提出:物多则贱,寡则贵;聚则重,散则轻。 就是说商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供需平衡,和聚集度。 供需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很多人都知道,就不说了。 而聚重散轻,很多经济学家都不清的楚。 以稀土为例,我们以前各种小作坊互相打价格战,贱卖。现在有国家主持定价,既保证了市场的积极性,还保障了各家的利润。再比如A股有相当长的时间是上万亿的成交量,但是却要看几十亿北上资金的脸色。 因为A股是散户为主,在有组织的资金面前不堪一击。 综上所述,铸币权对大统一国家至关重要,必须统一。
2.多样化结算:管仲对于货币的定义是商品流通的工具,追求的是各国商品的流通效率,并且锚定一系列的商品,以及他国货币。 即使你不用刀币,也不会被孤立。 商品结算非常灵活,哪怕是中东地区的人来华夏做生意,都轻松轻松。贷款种类多样化,结算多样化。
现代货币体系则要求特定商品只能用特定货币结算,非常容易被垄断。 比如之前你没有美元就买不了石油, 比如美元贷款只能用美元还,不能提前协商用物资结算。
3.准平发行:货币系统是实现供需动态平衡的核心原因。
虚假的供需平衡:商品,货币,尽可能维持不变。 真实的供需平衡:先构建缓冲区
币轻而万物重,卖资产抛货币,赚一波。
币重而万物轻,买资产,再赚一波。
桓公问于管子曰:“衡有数乎?”管子对曰:“衡无数也。衡者使物一高一下,不得常固。”桓公曰:“然则衡数不可调耶?”管子对曰:“不可调。调则澄。澄则常,常则高下不贰,高下不贰则万物不可得而使固。
供需平衡的底层逻辑,放到物流,工业生产,软件设计,等等,方方面面。都是通过缓冲区来平衡供需。
货币本身也必然遵守缓冲区的设定, 无限量化宽松则是削弱了缓冲区的作用。
美联储不在美国政府手中,所以美国的缓冲区是私人的,所以只能搞无限量化宽松。十几年前,我们货币发行受制于美债,本质上也是接近量化宽松。但是现在,我们停止了囤美债,也停止了量化宽松。
4.借富贷穷:轻重九府有个部门是专门做贷款的,但是操作对象跟现代完全相反。穷人可以轻松办理各种贷款,而且全是优质贷款。为什么呢? 因为管仲时期的中央统计局远超现代人的想象,《管子.问》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官员制定了多达上百项各种以人为本的考核指标。 十几年前,我们看的是什么?
遍知天下,审御机数。 管仲时期的轻重九府,每年都会把各产业的供需关系转换为政令,及时传达到各地所有人。此时有人会说,现在都是企业搞生产,所以钱只能贷给资本家而不是个人。 对此,我只能说你没有见过什么叫乡镇企业,也没见过全员工持股。
如何对待富人呢?主要就是向富人借钱/资产,防止资源浪费。 比如丁家存的粮食够全国军队打半年仗,管仲直接全部借走了,然后横扫戎狄。 后面等丁家不囤货的时候就还给丁家了。 简单的说,管仲时期的富人可以过着极其奢侈的消费,可以建造豪华的陵墓,可以享受超高的社会地位,国君的无价之宝都也可以抵押给你,但是你不能囤积居奇。 现代银行就不一样了,面对各种平均数一脸懵逼,只敢把钱借给有钱人,非常尴尬。
5.奢俭有度,这也是很多现代人无法理解的一个政策。因为绝大多数国家都不会动态调整财富分配。阶梯税收这种固定规则是受制于外部环境的,别人免税,你能加多少税?
所以管仲提出来更加高明的财富分配方案,鼓励富人奢侈消费,换取穷人的劳动力。 鼓励穷人节俭消费,积累原始资本。根据富人的财产状况,会要求他们的衣食住行规格,比如把蛋品雕画了才能煮食,比如木柴雕刻了才能焚烧。 当今各国有几个国家敢对富人提出这些条条框框?
undefined
1. 这个家庭需要掌握完整的生产资料,专业化程度较低
2. 劳动果实具有保质期,所以劳动力需要保持稳定,也就是老人,小孩,年轻人的比例要合适,否则就会人口衰减。 人口数量需要迁就人口结构,但是人口结构不会迁就人口数量。
以物易物时代,只需要交易圈能够掌握完整的生产资料,圈中的人口结构合适,那么这个圈子就可以稳定下来。新特性有:
1. 专业化程度上限提高,技术积累上限提高
2. 规模上限增大,负载均衡上限提高,适应性上限增强
3. 出现竞争,贫富会逐渐拉大,呈现幂率分布,幂率增大。
产业结构——人口年龄结构——消费者财富结构三者之间互相依赖,哪个环节弱,哪个就会拖后腿。
所以发展交易系统核心,就是通过调整这三者来解决当前产业与消费者的供需平衡以及未来供需平衡。
消费者的财富结构变化速度一般是远大于产业结构的,也大于年龄结构的变化速度。
货币系统时代,为了充分发挥交易带来的好处,管仲提出了完善的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国营经济理论。 这里不再赘述,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 货币在这套经济系统中具备以下特性:
1. 统一铸币权,管仲提出:物多则贱,寡则贵;聚则重,散则轻。 就是说商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供需平衡,和聚集度。 供需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很多人都知道,就不说了。 而聚重散轻,很多经济学家都不清的楚。 以稀土为例,我们以前各种小作坊互相打价格战,贱卖。现在有国家主持定价,既保证了市场的积极性,还保障了各家的利润。再比如A股有相当长的时间是上万亿的成交量,但是却要看几十亿北上资金的脸色。 因为A股是散户为主,在有组织的资金面前不堪一击。 综上所述,铸币权对大统一国家至关重要,必须统一。
2.多样化结算:管仲对于货币的定义是商品流通的工具,追求的是各国商品的流通效率,并且锚定一系列的商品,以及他国货币。 即使你不用刀币,也不会被孤立。 商品结算非常灵活,哪怕是中东地区的人来华夏做生意,都轻松轻松。贷款种类多样化,结算多样化。
现代货币体系则要求特定商品只能用特定货币结算,非常容易被垄断。 比如之前你没有美元就买不了石油, 比如美元贷款只能用美元还,不能提前协商用物资结算。
3.准平发行:货币系统是实现供需动态平衡的核心原因。
虚假的供需平衡:商品,货币,尽可能维持不变。 真实的供需平衡:先构建缓冲区
币轻而万物重,卖资产抛货币,赚一波。
币重而万物轻,买资产,再赚一波。
桓公问于管子曰:“衡有数乎?”管子对曰:“衡无数也。衡者使物一高一下,不得常固。”桓公曰:“然则衡数不可调耶?”管子对曰:“不可调。调则澄。澄则常,常则高下不贰,高下不贰则万物不可得而使固。
供需平衡的底层逻辑,放到物流,工业生产,软件设计,等等,方方面面。都是通过缓冲区来平衡供需。
货币本身也必然遵守缓冲区的设定, 无限量化宽松则是削弱了缓冲区的作用。
美联储不在美国政府手中,所以美国的缓冲区是私人的,所以只能搞无限量化宽松。十几年前,我们货币发行受制于美债,本质上也是接近量化宽松。但是现在,我们停止了囤美债,也停止了量化宽松。
4.借富贷穷:轻重九府有个部门是专门做贷款的,但是操作对象跟现代完全相反。穷人可以轻松办理各种贷款,而且全是优质贷款。为什么呢? 因为管仲时期的中央统计局远超现代人的想象,《管子.问》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官员制定了多达上百项各种以人为本的考核指标。 十几年前,我们看的是什么?
遍知天下,审御机数。 管仲时期的轻重九府,每年都会把各产业的供需关系转换为政令,及时传达到各地所有人。此时有人会说,现在都是企业搞生产,所以钱只能贷给资本家而不是个人。 对此,我只能说你没有见过什么叫乡镇企业,也没见过全员工持股。
如何对待富人呢?主要就是向富人借钱/资产,防止资源浪费。 比如丁家存的粮食够全国军队打半年仗,管仲直接全部借走了,然后横扫戎狄。 后面等丁家不囤货的时候就还给丁家了。 简单的说,管仲时期的富人可以过着极其奢侈的消费,可以建造豪华的陵墓,可以享受超高的社会地位,国君的无价之宝都也可以抵押给你,但是你不能囤积居奇。 现代银行就不一样了,面对各种平均数一脸懵逼,只敢把钱借给有钱人,非常尴尬。
5.奢俭有度,这也是很多现代人无法理解的一个政策。因为绝大多数国家都不会动态调整财富分配。阶梯税收这种固定规则是受制于外部环境的,别人免税,你能加多少税?
所以管仲提出来更加高明的财富分配方案,鼓励富人奢侈消费,换取穷人的劳动力。 鼓励穷人节俭消费,积累原始资本。根据富人的财产状况,会要求他们的衣食住行规格,比如把蛋品雕画了才能煮食,比如木柴雕刻了才能焚烧。 当今各国有几个国家敢对富人提出这些条条框框?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