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看了大概(实在是没精力一句句看)推断出双方会争议点无非是有屁股被掏的痕迹的情况下,卖家是不是有明确告知情况或者买家是不是知晓并认可这个状态货物。最后延伸出来被掏的痕迹是否会导致是否全新的猜测和担忧。
如果卖家尽到告知义务,全部都全角度拍了。买家收到排除物流造成因素时,再提出质疑(或者还有大家说的可能的到手刀)。那就是买家的问题。
如果卖家有隐瞒或者没有尽到可能的告知义务下,买家收到排除物流造成因素时,直接拒收就是了。
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合理和正常出现,争议的处理方式流程。
至于大家说的什么玩盒子,事情多,盒控可怕,要交个朋友之类。我觉得这就是另外的话题。这都是每个人选择,需求和认知不同,很难做到统一。作为社会一般人,买家购买的标的物总是希望价廉物美无瑕疵;作为卖家出售价高事少无售后的产品。就看彼此在中间怎么取一个平衡点。
随便说一句,我以前在黑轮买都是“慢货,盒控”选项。现在都是“快货,随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