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等到日本拐零开起来live之后,这帮人才看出来观众群体的构成:小丑竟是我自己


“去呗。虽然我是个孤零零的大叔,但是也怕在代官山会不会遭嫌弃。
代官山这场观众都是大叔。
都是秃头大叔,别怕。我还以为她走模特或是时尚路线的话会更受小年轻的欢迎呢,看到受众群体吓了一跳。
那样的大叔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呢?
别这么说。我也确实是346楼说的大叔,我也买了年初的live票,但是有急事儿没去成。虽然挺遗憾的,但是我也想过,要是去了live的话,会不会遭到年轻人的白眼。
果不其然,我们这些大叔,从元气火箭开始就粉上她的声音了,我觉得这么粉上元气火箭的大叔很多。
※元气火箭的声音是面向大叔的。
我就想看看真实降落在地球上并且实体化成安田丽的Lumi,想在live中看到她的成长,我想亲眼看看。
嘛,如果年轻粉丝越来越多的话,我们秃头大叔就不看live了。也许我们大叔会比较碍眼,不过暂时忍忍吧。”
这段自爆式发言的zqsg程度你们可能想象不到,但是就我在日本看了两次某女solo的live的感受来说我是信的,因为这里面有一些时代因素:
首先说点儿经济因素。现如今的日本老登是一群相当特殊的群体,如果你的出生点就在两圈的狭义通勤圈,或者在80年代大学毕业找到工作老老实实上班,或者在当时进城并在两圈的都心站稳脚跟,或者在泡沫经济完蛋以前清空家庭财务杠杆,或者在小泉上台之前爬到了公司里裁不动的位置,或者干脆就是在近郊农村家里有足够大的耕地,那么恭喜你,你作为一个日本老登的退休生活大概率会十分幸福且丰富多彩。这个群体在日本所有老登中的总体比例并不算低,所以你可以理解为,有相当比例的日本老登的退休生活或临退休生活会十分幸福。
然后,日本老登的典型退休生活之一是追星,这一点日本留子估计有所感受,一方面日本老登可能是因为过于长寿,体力储备普遍确实还行,同时全世界老登都喜欢跳广场舞,但是日本山太多了,缺的就是广场,因此很多老登实际上把live当成了某种形式的广场舞代餐,只要这个人他们认识就会去看。相应地,漫画和动画也算是全年龄爱好了,回忆一下麻生太郎解释不清楚钱花到哪里去就能明白了,所以tie番吸引阿宅这话对也不对,人家可能既登又宅。
再然后,日本老登有非常浓厚的洋滤镜,简单来说就是老舍写的“洋玩意儿真漂亮啊”,这里面还是有经济原因。80年代时虽然日货横扫全球,但是大藏省仍然实行非常严格的外汇管制,同时外务省也几乎不开放个人出境,普通人出国基本都靠泡沫经济时期公司组织海外旅游,而且员工行程被公司严格安排,这些安排也要对外务省备案。当时各公司的虾饺桑的对策是,在旅行的最后半天或者一天,在酒店里给所有员工平分外币现金,员工高呼三声万岁之后就去买买买吃吃吃了,原因是外币带不回国,大藏省要回收。因此,越是缺乏对外的了解,越是会刺激人们的向往之情。
最后就是全世界老登的共性了:想象一下无论是男是女,你被拉去相亲的话,家长眼里的现代理想儿媳或女婿是啥样儿的?即使不是机关风格或者高岭之花,也得是一眼看上去就大方体面阳光健康的那种,又不能像一些爱抖露成员那样看起来太幼态。
最后你就能发现手里有acg资源的索婊系会这么做:推出新人女solo的话,年轻人不一定买账,毕竟他们很可能已经被偶像割韭菜割秃了,何况其中一大堆还没工作,好点儿的也就兼职打工挣零花钱;但反过来说,虽然老登刷sns不发帖不艹数据甚至可能都不买碟,但老登都看电视而且口味稳定又有包容性,只要艺人长相甜美风格主流最好再疯狂蹭洋大人,那就能割到消费能力更强的老登。如果艺人本身就是洋大人那确实好操作,不是的话就找各种点去蹭,哪怕一个月交换生都要说是归国子女,中国人都能给你洗成加拿大人。艹不动数据以及卖不出去碟子可能是意料之中,但是演出卖票的保本压力反而更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