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发了一个贴,说的是“征2逐渐偏离日本战国史”。今天看到一位朋友发帖,说“为何有人觉得日本战国史受众很广”。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闲来无事,发个帖子供大家畅聊,希望吧友们和平分享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大家是因为什么入坑征2的”
先说说我自己,我是日本战国历史爱好者,先前没有玩过E社游戏,想找一款信野、太阁的手游平替,偶然间入的坑。
之所以接触日本战国史,一方面是学日语的缘故,想更多的了解日本文化;另一方面是想更深层次地探究近代中国落后于日本的内因,为何日本能够成功倒幕实现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富国强兵迈入列强队伍。当然,仅从游戏的角度是无法搞清问题的,只是作为切入口提升自己的兴趣和求知欲,打发本来被其他游戏占用的时间。
我想这两个帖子代表了不同受众入坑的原因。有些朋友是冲着日本战国史来的,有些朋友是战棋爱好者或是E社粉丝才玩的,也有些朋友是兼而有之。所以难免会对E社目前的经营策略产生分歧,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有朋友说征2的失败是题材问题,我觉得很有道理。在多数国人眼中,欧洲是与中国同一梯队的强大文明,从希腊罗马的分裂统一到蛮族入侵的黑暗中世,从文艺复兴的文明曙光到近代欧洲的工业革命,从古至今欧洲大地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相比之下,日本文明自古以来便是东亚大中华圈下的分支,很多朋友谈及日本便充满了不屑与鄙夷,然而正是这个蕞尔小国,酿就了近代中国最刻骨铭心的苦难。我想正因如此,才更有必要了解这个一衣带水的友邦仇国。
傲慢偏见加上血海深仇,我想这恐怕是征2人气不旺的原因之一。但游戏选材毕竟是制作方需要考虑的,作为一名普通玩家,我谈谈自己对于这款游戏本身的看法。
由于职业缘故,我接触过不少上市公司或小巨人的企业家,在他们的成功经历中,我看到不少共通之处。无论是个体求发展,还是公司做产品,首先要有清晰明确的定位,然后再谋图专业,精细,特色,新颖。
在我看来,征2这款游戏就是啥都想要,最后两边不讨好,既想圈日本战国粉的钱,又想恰游戏爱好者的米。从吧友的回复中我感受到,这可能是E社的一贯作风。
明明游戏全名都叫《大征服者2——战国时代》,莫名其妙跑去明清易代了,你让原来那帮战国粉怎么看?况且明清易代本就是敏感话题,数值机制填不好还要挨喷,然后快进到被蝗蚶、螨蚁冲烂?何必掐这个钱呢。
我也不是不想氪金,但游戏做成这个样子,很难让人想充钱,能不氪就不氪,我自己就只买了武田、上杉和织田,其他可以买,但没必要。战力机制一般,粉丝滤镜不够,你什么立花、虎妈都能当金将,她能当金将吗?没这个能力知道伐!
“大义在西军”的拥趸那么多,你给石田三成搞个绿将,妈耶,恶心人都不带这么搞的。你哪怕为了圈圆子给三成搞个金将,再出个平行世界干掉家康的皮肤,都有很多玩家给你刷一波冲冲业绩信不信?日本战国,百年乱世,有实力有名望的大名武将不少,云中之狼、北条早云、九头龙、日本副王、东海道第一弓取,这么多氪金点都可以搞,E社偏偏一个不出。
看看人家狗卡,《三国杀》都尼玛出到东汉初和西晋末了,都不妨碍大把杀批支持,跑题也不带这么跑的。哪怕往上把细川胜元、山名宗全做了,向下把天草四郎、德川家光出了,玩家反弹力度可能都没那么大。(顺带一提,天草四郎还比郑成功大几岁,出郑成功我是没想到的)
受众小不等同于利润少。薄利就多销,市场小就提利润,万千大道,E社偏偏选择了最丑陋的一条。
不把游戏的理念搞搞懂,任你披上罗马、二战、中世纪的华丽外衣,都无法掩盖厂商贪图利益不择手段的卑劣目的。无论做多少款历史战棋类游戏,都不过是大同小异的套皮游戏。
游戏是文化软实力的载体。游戏做好了,反过来也能吸引玩家去学习他国历史,了解异邦文化,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如果只是从游戏的角度看,做的精致也是玩,做的粗劣也是玩。如果从文化的角度看,那各中差异则是云泥之别。信野、太阁稍有差池,就能够改变历史,错过原本精彩的剧情,对着战棋棋盘都能了解异国地理。我是浙江人,想起曾经看我女朋友玩《江南百景图》,就这么屁大点地方,地形地貌都能够搞错。
虽然如今“工匠精神”逐渐变质,沦为讽刺调侃,但细微之处确实可以见真章,有些东西,你不服不行。我交流过的中国企业家,对于欧美日本,也都流露过相似的钦佩,这种钦佩并非摇旗呐喊式的吹捧崇拜,而是不卑不亢,以平等的目光审视竞争对手,学习,借鉴,最终实现超越。中国在部分领域已经做到了,但在文化输出方面,实是任重而道远。
我本不该对这么一款游戏上纲上线,抱有过高的期望。但也正因爱之深,才会责之切。它虽然只是一款不起眼的游戏,但我想,无论是游戏还是人,我们都有可能。
当初多用一点心,结局或许大有不同。
我们本来可能都能更好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大家是因为什么入坑征2的”
先说说我自己,我是日本战国历史爱好者,先前没有玩过E社游戏,想找一款信野、太阁的手游平替,偶然间入的坑。
之所以接触日本战国史,一方面是学日语的缘故,想更多的了解日本文化;另一方面是想更深层次地探究近代中国落后于日本的内因,为何日本能够成功倒幕实现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富国强兵迈入列强队伍。当然,仅从游戏的角度是无法搞清问题的,只是作为切入口提升自己的兴趣和求知欲,打发本来被其他游戏占用的时间。
我想这两个帖子代表了不同受众入坑的原因。有些朋友是冲着日本战国史来的,有些朋友是战棋爱好者或是E社粉丝才玩的,也有些朋友是兼而有之。所以难免会对E社目前的经营策略产生分歧,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有朋友说征2的失败是题材问题,我觉得很有道理。在多数国人眼中,欧洲是与中国同一梯队的强大文明,从希腊罗马的分裂统一到蛮族入侵的黑暗中世,从文艺复兴的文明曙光到近代欧洲的工业革命,从古至今欧洲大地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相比之下,日本文明自古以来便是东亚大中华圈下的分支,很多朋友谈及日本便充满了不屑与鄙夷,然而正是这个蕞尔小国,酿就了近代中国最刻骨铭心的苦难。我想正因如此,才更有必要了解这个一衣带水的友邦仇国。
傲慢偏见加上血海深仇,我想这恐怕是征2人气不旺的原因之一。但游戏选材毕竟是制作方需要考虑的,作为一名普通玩家,我谈谈自己对于这款游戏本身的看法。
由于职业缘故,我接触过不少上市公司或小巨人的企业家,在他们的成功经历中,我看到不少共通之处。无论是个体求发展,还是公司做产品,首先要有清晰明确的定位,然后再谋图专业,精细,特色,新颖。
在我看来,征2这款游戏就是啥都想要,最后两边不讨好,既想圈日本战国粉的钱,又想恰游戏爱好者的米。从吧友的回复中我感受到,这可能是E社的一贯作风。
明明游戏全名都叫《大征服者2——战国时代》,莫名其妙跑去明清易代了,你让原来那帮战国粉怎么看?况且明清易代本就是敏感话题,数值机制填不好还要挨喷,然后快进到被蝗蚶、螨蚁冲烂?何必掐这个钱呢。
我也不是不想氪金,但游戏做成这个样子,很难让人想充钱,能不氪就不氪,我自己就只买了武田、上杉和织田,其他可以买,但没必要。战力机制一般,粉丝滤镜不够,你什么立花、虎妈都能当金将,她能当金将吗?没这个能力知道伐!
“大义在西军”的拥趸那么多,你给石田三成搞个绿将,妈耶,恶心人都不带这么搞的。你哪怕为了圈圆子给三成搞个金将,再出个平行世界干掉家康的皮肤,都有很多玩家给你刷一波冲冲业绩信不信?日本战国,百年乱世,有实力有名望的大名武将不少,云中之狼、北条早云、九头龙、日本副王、东海道第一弓取,这么多氪金点都可以搞,E社偏偏一个不出。
看看人家狗卡,《三国杀》都尼玛出到东汉初和西晋末了,都不妨碍大把杀批支持,跑题也不带这么跑的。哪怕往上把细川胜元、山名宗全做了,向下把天草四郎、德川家光出了,玩家反弹力度可能都没那么大。(顺带一提,天草四郎还比郑成功大几岁,出郑成功我是没想到的)
受众小不等同于利润少。薄利就多销,市场小就提利润,万千大道,E社偏偏选择了最丑陋的一条。
不把游戏的理念搞搞懂,任你披上罗马、二战、中世纪的华丽外衣,都无法掩盖厂商贪图利益不择手段的卑劣目的。无论做多少款历史战棋类游戏,都不过是大同小异的套皮游戏。
游戏是文化软实力的载体。游戏做好了,反过来也能吸引玩家去学习他国历史,了解异邦文化,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如果只是从游戏的角度看,做的精致也是玩,做的粗劣也是玩。如果从文化的角度看,那各中差异则是云泥之别。信野、太阁稍有差池,就能够改变历史,错过原本精彩的剧情,对着战棋棋盘都能了解异国地理。我是浙江人,想起曾经看我女朋友玩《江南百景图》,就这么屁大点地方,地形地貌都能够搞错。
虽然如今“工匠精神”逐渐变质,沦为讽刺调侃,但细微之处确实可以见真章,有些东西,你不服不行。我交流过的中国企业家,对于欧美日本,也都流露过相似的钦佩,这种钦佩并非摇旗呐喊式的吹捧崇拜,而是不卑不亢,以平等的目光审视竞争对手,学习,借鉴,最终实现超越。中国在部分领域已经做到了,但在文化输出方面,实是任重而道远。
我本不该对这么一款游戏上纲上线,抱有过高的期望。但也正因爱之深,才会责之切。它虽然只是一款不起眼的游戏,但我想,无论是游戏还是人,我们都有可能。
当初多用一点心,结局或许大有不同。
我们本来可能都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