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汉通论(上)———史观分析
作者:孤寡老汉斯维嘤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582664245
本篇主要对皇汉的史观进行分析,对一些错误思想予以驳斥。
对于皇汉史观,首要的争论就是:元清是否是中国?
事实上,元清非中国论,最早是日本人提出的,而其提出的目的也非常简单:在甲午战争之后,日本根据条约割走台湾,随着清廷的日渐虚弱,到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兵锋直指我国东北,如何论证自己统治中国的合法性呢?很简单,炮制元清非中国论。日本军国主义文人论证道:蒙古和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在征服中原地区之前都不使用汉字,而反之,日本文化中是使用汉字的,因此,相比于满族和蒙古族,日本和中国的“亲缘关系”更近,你们生活在日本的统治下,成为“皇民”,也依然可以使用汉字,而满族和蒙古族的统治,只会系统性地灭绝汉族的民族文化!
那么这是否就说,元清是中国呢?然而,“元清是中国论”同样是日本人搞出来的。在日本扩张前期,清廷尚未灭亡,日本炮制出元清非中国论,主要目的的试图策反中国内部,而到了民国,尤其是31年日本占领了东三省之后,还扶持了溥仪伪满洲国政权,那么问题来了,你明明说元清非中国,日本才是“真中国”,怎么到头来你和你批判的对象反倒沆瀣一气了呢!这个时候,日本人摇身一变,掏出一套“元清是中国”的说法。一方面,是为伪满洲国的合法性背书;另一方面,之前日本是中国的“亲善邻居”,现在,这个“亲善邻居”已经实质性占领了东北,再谈非中国就不太合适,汉武帝抗击匈奴,深入大漠时说,寇可往我亦可往,现在日本人也有样学样,元清可往我亦可往。
不难看出,日本政策的变化是服务于日本的扩张状态的,然而,从我们后世的历史视角考察,就不免显得疑惑,既然这两种说法都是日本人炮制的,为侵略扩张背书的谬论,那元清到底是不是中国?
阿西莫夫《银河帝国3》中,第二基地的领袖普瑞姆•帕佛有句名言:“谎言越接近真相越好,但运用巧妙的真相就是最好的谎言。”什么叫做运用巧妙的真相?那就是只说部分真相。这样,如果去考察这些话,它们的的确确是真的,似乎无可挑剔,但只有纵观全局,才能真正指出这种谎言的破绽。而皇汉在论述历史的时候,也同样深得“运用巧妙的真相”的精髓。
那么,日本人的真相在什么地方?而破绽又在什么地方?
显然,剃发易服
是事实发生的事情,但是,剃发易服就能和“全面毁灭汉文化”划上等号吗?显然并不能。因为一国文化最基础的载体是语言文字,而不是服装发型,后者是皮毛,前者是骨髓。
如何才能毁灭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呢?答案是从娃娃抓起,全面普及义务教育,让娃娃从认字起,就学习侵略者的语言文字而不是本民族的。事实上,日本人在日占区正是这样做的,在占领时间越长的地方,遗毒越重,内地因为只占领了不到十年,几乎没有影响;东北占领也没有超过二十年,而台湾被占领五十年,其后果相当可怕,以至于现在的台湾都精日泛滥。
反之,女真起家于中华文化边缘地区,女真族本身既没有强大成熟的政治制度,也没有成熟的文字,满语是使用蒙古文字转写音译的仓促产物。这就是说,即使清朝统治者有心,也很难有力。何况,作为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统治者根本没有能力普及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工业化国家才有能力建立和负担的,何况清廷入关之后,很快就开始祭拜孔子,承认儒家文化了。这其实就是一种对当地的妥协,毕竟,面对整个庞大的帝国,后金的传统政治体系,如议政王大臣会议这类机构,很快变成皇帝的眼中钉,皇帝开始迅速在制度上使用成熟明制的基础,进一步强化封建皇权,建立科举选拔制度,而显然,科举考卷不必使用满文书写。
而日本,虽然学习过中国文化,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让日本臣服过,日本从来都自号日出处天子,称中国为日落处天子,俨然平起平坐,这和朝鲜和中国的关系是截然不同的。日本有自己的文字、语言、政治制度,尽管参考中国,但早已自成体系。更别提在日占区推行日文小学教育,试图把中国人转化成“皇民”的阴险图谋了。
谁是文化的接纳者?谁是文化的毁灭者?答案已经非常清晰了。
皇汉大量宣传剃发易服,绝口不提清朝无法也没有毁灭语言文字,通过片面的强调部分真相,试图把日本和清朝划等号,其居心叵测也。
作者:孤寡老汉斯维嘤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582664245
本篇主要对皇汉的史观进行分析,对一些错误思想予以驳斥。
对于皇汉史观,首要的争论就是:元清是否是中国?
事实上,元清非中国论,最早是日本人提出的,而其提出的目的也非常简单:在甲午战争之后,日本根据条约割走台湾,随着清廷的日渐虚弱,到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兵锋直指我国东北,如何论证自己统治中国的合法性呢?很简单,炮制元清非中国论。日本军国主义文人论证道:蒙古和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在征服中原地区之前都不使用汉字,而反之,日本文化中是使用汉字的,因此,相比于满族和蒙古族,日本和中国的“亲缘关系”更近,你们生活在日本的统治下,成为“皇民”,也依然可以使用汉字,而满族和蒙古族的统治,只会系统性地灭绝汉族的民族文化!
那么这是否就说,元清是中国呢?然而,“元清是中国论”同样是日本人搞出来的。在日本扩张前期,清廷尚未灭亡,日本炮制出元清非中国论,主要目的的试图策反中国内部,而到了民国,尤其是31年日本占领了东三省之后,还扶持了溥仪伪满洲国政权,那么问题来了,你明明说元清非中国,日本才是“真中国”,怎么到头来你和你批判的对象反倒沆瀣一气了呢!这个时候,日本人摇身一变,掏出一套“元清是中国”的说法。一方面,是为伪满洲国的合法性背书;另一方面,之前日本是中国的“亲善邻居”,现在,这个“亲善邻居”已经实质性占领了东北,再谈非中国就不太合适,汉武帝抗击匈奴,深入大漠时说,寇可往我亦可往,现在日本人也有样学样,元清可往我亦可往。
不难看出,日本政策的变化是服务于日本的扩张状态的,然而,从我们后世的历史视角考察,就不免显得疑惑,既然这两种说法都是日本人炮制的,为侵略扩张背书的谬论,那元清到底是不是中国?
阿西莫夫《银河帝国3》中,第二基地的领袖普瑞姆•帕佛有句名言:“谎言越接近真相越好,但运用巧妙的真相就是最好的谎言。”什么叫做运用巧妙的真相?那就是只说部分真相。这样,如果去考察这些话,它们的的确确是真的,似乎无可挑剔,但只有纵观全局,才能真正指出这种谎言的破绽。而皇汉在论述历史的时候,也同样深得“运用巧妙的真相”的精髓。
那么,日本人的真相在什么地方?而破绽又在什么地方?
显然,剃发易服
是事实发生的事情,但是,剃发易服就能和“全面毁灭汉文化”划上等号吗?显然并不能。因为一国文化最基础的载体是语言文字,而不是服装发型,后者是皮毛,前者是骨髓。
如何才能毁灭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呢?答案是从娃娃抓起,全面普及义务教育,让娃娃从认字起,就学习侵略者的语言文字而不是本民族的。事实上,日本人在日占区正是这样做的,在占领时间越长的地方,遗毒越重,内地因为只占领了不到十年,几乎没有影响;东北占领也没有超过二十年,而台湾被占领五十年,其后果相当可怕,以至于现在的台湾都精日泛滥。
反之,女真起家于中华文化边缘地区,女真族本身既没有强大成熟的政治制度,也没有成熟的文字,满语是使用蒙古文字转写音译的仓促产物。这就是说,即使清朝统治者有心,也很难有力。何况,作为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统治者根本没有能力普及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工业化国家才有能力建立和负担的,何况清廷入关之后,很快就开始祭拜孔子,承认儒家文化了。这其实就是一种对当地的妥协,毕竟,面对整个庞大的帝国,后金的传统政治体系,如议政王大臣会议这类机构,很快变成皇帝的眼中钉,皇帝开始迅速在制度上使用成熟明制的基础,进一步强化封建皇权,建立科举选拔制度,而显然,科举考卷不必使用满文书写。
而日本,虽然学习过中国文化,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让日本臣服过,日本从来都自号日出处天子,称中国为日落处天子,俨然平起平坐,这和朝鲜和中国的关系是截然不同的。日本有自己的文字、语言、政治制度,尽管参考中国,但早已自成体系。更别提在日占区推行日文小学教育,试图把中国人转化成“皇民”的阴险图谋了。
谁是文化的接纳者?谁是文化的毁灭者?答案已经非常清晰了。
皇汉大量宣传剃发易服,绝口不提清朝无法也没有毁灭语言文字,通过片面的强调部分真相,试图把日本和清朝划等号,其居心叵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