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极米科技发布了2024年业绩快报,全年营收34.14亿元,同比下滑4.02%;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微增1.14%。尽管第四季度净利润实现了1.62亿元的显著增长,环比扭亏且同比大增375%,看似上演了一场漂亮的“V型反转”,但深入剖析其财务数据与行业背景,不难发现这份成绩单背后隐藏着诸多危机。
极米科技第四季度的净利润大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扩展至投影仪领域,这一政策推动了国内销量的显著增长。同时,公司通过裁员降本,大幅缩减了管理费用,短期内抬升了利润率。然而,这种增长并非源自内生动力,而是外部政策和成本削减的暂时效应。老款产品的降价清仓虽然加速了存货周转,但毛利率的下滑却是不争的事实。这种“一次性”的利好难以持续支撑公司的长期发展。
事实上,若剔除第四季度的异常增长,极米科技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亏损高达4033万元,同比下滑146.81%。这一数据暴露出公司主营业务增长乏力的现状。更糟糕的是,公司的债务结构失衡,短期借款占比高达60%,而长期债务却不足20%。这种融资结构使得公司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压力。加之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未披露(2023年为负值),若未来营收持续下滑,公司可能会陷入流动性危机。
除了财务风险,极米科技还面临着股东频繁减持的压力。自2022年起,百度系股东累计套现9.5亿元;2025年2月,员工持股平台也以7折价格抛售了大量股份,套现2.02亿元。股东的频繁减持不仅加剧了股价的压力,也严重挫伤了市场的信心。截至2025年2月26日,公司的股价较发行价已经下跌了5.4%,总市值缩水至88.52亿元。
在经营方面,极米科技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存货周转天数的攀升和毛利率的下降,显示出公司销售效率的下降和利润空间的被挤压。智能投影市场的萎缩更是让公司雪上加霜。消费降级和价格战导致行业均价不断下探,极米的高端产品线销量承压。同时,大屏电视价格的持续下降以及激光电视、AR/VR设备的分流效应,也使得极米的核心产品面临技术迭代的风险。
极米科技第四季度的净利润大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扩展至投影仪领域,这一政策推动了国内销量的显著增长。同时,公司通过裁员降本,大幅缩减了管理费用,短期内抬升了利润率。然而,这种增长并非源自内生动力,而是外部政策和成本削减的暂时效应。老款产品的降价清仓虽然加速了存货周转,但毛利率的下滑却是不争的事实。这种“一次性”的利好难以持续支撑公司的长期发展。
事实上,若剔除第四季度的异常增长,极米科技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亏损高达4033万元,同比下滑146.81%。这一数据暴露出公司主营业务增长乏力的现状。更糟糕的是,公司的债务结构失衡,短期借款占比高达60%,而长期债务却不足20%。这种融资结构使得公司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压力。加之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未披露(2023年为负值),若未来营收持续下滑,公司可能会陷入流动性危机。
除了财务风险,极米科技还面临着股东频繁减持的压力。自2022年起,百度系股东累计套现9.5亿元;2025年2月,员工持股平台也以7折价格抛售了大量股份,套现2.02亿元。股东的频繁减持不仅加剧了股价的压力,也严重挫伤了市场的信心。截至2025年2月26日,公司的股价较发行价已经下跌了5.4%,总市值缩水至88.52亿元。
在经营方面,极米科技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存货周转天数的攀升和毛利率的下降,显示出公司销售效率的下降和利润空间的被挤压。智能投影市场的萎缩更是让公司雪上加霜。消费降级和价格战导致行业均价不断下探,极米的高端产品线销量承压。同时,大屏电视价格的持续下降以及激光电视、AR/VR设备的分流效应,也使得极米的核心产品面临技术迭代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