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酓庖牺
花简宁儿把另一支红烧鸡腿夹入龙鹰碗内,采薇娇嗔不依,怪她胳膊肘外拐。
龙鹰张开大口故意吃得口沫横飞,采薇眼珠一转,对司马贞问道:“先秦五极刑是怎么个整法,小司马给我细说。”
司马贞一边喝菜汤,一边不以为意的道:“五极刑法是从上古四大圣人之一的皋陶继承而来,分墨、劓、剕、宫、大辟等。如那剕型,夏周商时叫做刖刑,是削去左脚膑骨,使犯人不能站立,战国时期的孙膑便是遭遇此刑,只能坐在刖人守囿车之上出行,刖人就是不能行走之人。皋陶还发明过刖人守囿鼎,车和鼎的门户都有个铜铸的独脚铜人为机枢,转动这独角铜人,刖人守囿车就可自行转动。传说皋陶审讯犯人时有独角异兽为辅,名曰獬豸,史书上说皋陶为大理用獬豸,天下无虐刑、无冤狱。这是夸大了,獬豸该就是刖人守囿车上的机枢,独脚铜人……”
花简宁儿暼了眼采薇,不满的道:“你要恶心那臭小子,该另找法子,怎么选这恶心的话题?弄得我都想吐了。”
采薇亦举手投降道:“我错了,不要说那么详细,不想听了。”
龙鹰却毫无影响,嬉笑道:“独脚铜人?这让我想起了{倒行逆施}尤鸟儿呢。原来他修炼的{九转罡},竟和皋陶大有联系。独脚铜人就是獬豸,嘿,我想起来了,李世民把皋陶封为大唐德明皇帝,皋陶很可能是《刑遁术》祖师爷,难怪李家和魔门关系那么紧密。”
采薇愕然道:“这也能说出来吗?”指了指缩着脖子听的司马贞。
龙鹰魔目一翻,目露奇光道:“就算我们不说,凭着小司马的脑袋还想不出来吗?只看他能被魔门施以{七针制神}酷刑,就知他不仅仅是宗楚客为难上宫婉儿的手段,而是另有内情。小司马,对吗?”
花简宁儿一拍桌子,详怒道:“岂有此理,我们赴汤蹈火救你出来,你不坦诚相待就算了,烧水煮饭,挑水担柴时还装死在床上。此等胸襟肚肠,还谈什么注史立传,怕也只是奴颜卑膝的谄谀小吏,上宫大家托错人哩。”
司马贞急得满脸通红,喉咙打转,一时却说不出话来。
采薇微笑道:“小司马别急,慢慢把五极刑另外四种详细说来听听,我正好现学现卖,继承衣钵。”
二女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龙鹰高深莫测的埋头吃菜,司马贞那禁得住这种江湖手段,赶紧讨饶投降:“小弟招了。”
原来,数年前司马贞曾任湖南观察使,在当地监理布政民生。司马贞以太史公为榜样,好读书游历,来到沅陵县西北十里处的小酉山,此地鸟飞不渡、兽不敢临,悬崖峭壁上更有一处上古溶洞,据当地土人说内藏书千卷。司马贞大喜,遂引数十个精干猎户,高举火把,入内寻幽探密。
在猎户们的火把映射下,洞内琴棋桌卧无不具备,更有藏书箧,炼丹池内泉水清澈,且常年自然涌动。洞内曲折蜿蜒,多有塌方,猎户首领张尊说洞的尽头,通向酉江河底。几人欲再向下探去,火把却将燃尽,就在众人转身回头的刹那,司马贞却在微弱的火光中发现塌方碎石中半卷残册,赶紧躬身探取。
司马贞回到溶洞口,展开残卷,册面写的是《灵枢·九针十二原》,开篇叙以“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竟然是《黄帝内经》中提过的上古遗经。之后司马贞带人几次往返,却再无所获。
经书内容深奥磅礴,司马贞不通医术,遍寻当地隐士,也无人能解。只在东汉名将马援病死的壶头山下,遇到一百岁老隐,从他处得晓溶洞叫做二酉洞,民间传说是上古之时伏羲居住过的地方。
秦朝年间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焚烧秦纪以外的列国史记及诸子百家文章,民间所藏的书籍也在焚烧之列,有敢私藏者处以灭族,官吏知情不上报者同罪。一时间,全国上下风声鹤唳,一片恐慌。博士伏胜情急之下在家中修造了一道夹墙,将大量典籍藏于其中。第二年,秦都咸阳发生了坑杀四百六十多名儒生事件。提心吊胆的伏胜决定铤而走险。他带领一名心腹仆人装扮成药材商人,悄无声息地逃离咸阳,将五车共千余册典籍运到了崇山峻岭中的二酉洞。
隐居二酉洞期间,伏胜每日潜心整理书籍文章,虽处蛮荒之地,生活不便,却也怡然自得,乐此不疲。
秦朝灭亡后,伏胜将所藏的书籍全部献给汉朝,受到了汉高祖刘邦的嘉奖。刘邦赐其高官厚禄,伏胜不肯接受。他最大的心愿是根据自己脑海里的记忆,默写失传的文字,补回那些被秦始皇焚烧的著作。
刘邦遂让相国曹参亲随,帮助伏胜写书。汉朝之建立,萧何为第一功臣,曹参为第二功臣,可见刘邦对伏胜重视。曹参让家仆丫鬟卫媪为伏胜掌灯、砚墨,每写完一卷,由卫媪亲呈曹参过目,对伏胜殷勤照顾。
到汉文帝时,伏胜已九十高龄,自己不能动笔了,就躺在床上背书给女儿羲娥听,再由弟子晁错记录成册,流传后世。
有一年,汉文帝急需《尚书》,但这部书早已被秦始皇烧掉,绝版了。伏胜得知后,不顾重病在身,用残存的最后一点精力,将《尚书》背给了羲娥。
书刚背完,伏胜气绝而去,幸好《尚书》因此得以传世。
对司马贞说完这段古事,那百岁高隐高唱着“嬴氏烈焰中,大力负之走。茫茫九州有,选胜于二酉”遁入山中采药而去,再也寻不到人影。
半年前,司马贞在湖南任期满,调回长安,遂将二酋洞内拾遗的《灵枢·九针十二原》献于天子李显,亦得重赏。
前数日,天子李显下旨,令司马贞接替上宫婉儿文书工作,司马贞于府内正做收拾准备,徐国公刘幽求携美酒祝访。司马贞平日酒量尚可,可喝不到三杯,却感天旋地转,昏倒于地,醒来时以被关押入紫云楼密室内。
密室内刘幽求一改亲热和睦的脸色,变作冷酷嘴脸,逼问他《灵枢·九针十二原》出处,司马贞察言观色,料定不说可能有机会活命,说了必死,遂闭口不言,招来刘幽求“七针制神”之刑,前因后果,概是如此。
徐国公刘幽求出身关陇集团,甚得相王李旦重用,官职虽和司马贞同级只是四品,但爵位却是公,是李家外戚,司马贞自知惹不起,因此不敢透露。
龙鹰嘿然道:“这刘幽求,与当年的尹祖文别无二致,又是魔门打入李唐皇族的核心人物,幸好提前被我们窥破。小司马你也不需要避祸远遁,我自有办法照应你。”遂稍微透露些范轻舟与李隆基的关系,让司马贞吃颗定心丸。
花简宁儿插话问道:“皋陶不是元祖姬姓,父辈崇姓嘛?怎么会被李世民尊为李家元祖皇帝?李家元祖听说是个叫李利贞的人呢。”
司马贞略一沉吟,轻声道:“《管子·法法》里说{皋陶为李}李是监狱总长的意思,春秋战国后李才变为大理,所以后人又说皋陶为大理。李利贞后代差点饿死吃了李子才活下来的传说,是以讹传讹了。”
龙鹰摸摸肚皮,把碗筷一扔,道:“你们发现个问题没有?上古三皇,却有四圣,崇皋陶为何能与伏羲,姬轩辕,姜有熊并列?”
收拾完碗筷,正欲去洗碗的花简宁儿也被吸引回来,漫不经心的道:“三皇应该有个循环才对,崇字是高大尊敬的意思,皋陶会不会是伏羲后人,只是母亲为姬姓所以随了母姓。若不然伏羲的风姓怎么失传了?”
采薇道:“哪有失传,娲皇不是风姓吗?”
司马贞摇头道:“娲皇是伏羲六代,正应五行一个循环,因生于天水郡成纪县,所以立国称帝后自采纪姓。崇皋陶却极可能是伏羲直属龙裔,因为《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天师,和崇皋陶非常相似,都是即掌律法,又通音律的高士。伏羲为人文初祖,但三皇之后,历朝历代皇帝皆出于元祖姬姜后嗣,又以元祖姬姓居多,伏羲直属的龙裔似乎隐形了。或者他们并非隐于山野,而是隐于朝堂,成为帝师。”
采薇拍手道:“帝师?说得好,周文王帝师正是我白衣薰鬻祖师妇子的师尊鬻熊子。”
司马贞笑道:“鬻熊子可是通天彻地的神秘人物,为祝融火正楚人季连后裔,又名穴熊,曾著书《鬻子》被百世誉为诸子之肇始,百家之首唱。道家创始人李聃十九岁时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他自称在书海汪洋中读完《鬻子》后如获至宝,得悟至道,推鬻熊子为自己的启蒙之师。”
花简宁儿索性不洗碗了,丢在一旁好奇的问道:“你们不是说楚人都以芈姓,只有西楚霸王是例外。怎么又冒出熊姓了?”
司马贞颇为得意的长笑道:“这个确实是历史中大谬不解的难题,因为太史公《史记》中明确提到楚人皆以芈姓,芈就是姜的变体字,但是这谜题却让小弟解开了。小弟少年时期游历楚州,遍阅当地县志,发现与史书所录不同,皆刻{酓}字。楚王族的姓上古为嬭,嬭与上古八姓姜、姬、姒、姚、妫、嬴、妘、姞都带有女字旁,用来分辨不同的血缘。在楚王酓章镈钟铭文中,王族的氏写作{酓},因此,楚国国君为嬭姓酓氏。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并发明了一种字体……小篆。为了矮化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将{偃国}写成{燕国},{嬭}写作{芈},{芈}为羊叫的声音。{酓}意为王,而写作{熊}。伏羲古有 {大酓伏羲}的称谓,到此变为{大熊伏羲},{嬭姓酓氏}变成了{芈姓熊氏}。”
龙鹰抱头哀叹道:“竟然还有上古八姓这种伤天害理的发明?可见采薇确实是骗鬼,哎,我还以为侯希白的遗字里最多增加了一个{媿}字一解,现在想来是无穷解,确是符合他花间心法有中生无的秒谛。”
采薇嘻嘻一笑,避开龙鹰魔爪,反将洗碗抹布向司马贞掷过,不屑道:“酸儒之见。哼。”
司马贞拿开脸上的抹布,不怒反喜道:“卫玉书中又有何卓论?小薇快快背来。”
龙鹰和花简宁儿皆有感而笑,采薇不以为杵,似模似样的沉声道:“酉,酒也,醴之通名也。”
司马贞颔首同意道:“《尚书》、《春秋》中如确有{酗于酉}的酗酒描述。啊,二酉洞内的炼丹池,亦可解释为酿酒池。酉遇水为酒”
采薇摇头晃脑的背书道:“酉月乃秋收祭祖之时,无酒不成席,无酒也不成祭。”
花简宁儿笑道:“酒、肉、菜、饭为薰荤;璧、琮、圭、璋为玉璩,都是祭品。”
龙鹰也配合低吟道:“酒可醉人,酒可致幻,酒能通神矣。”
司马贞抚掌而笑道:“尊为所有祭器的总称,名目繁多的各种礼器,都叫彝或尊彝。彝,宗庙常器。酒尊也。尊有大有小,造型各异,所谓彝,本是酒尊中的一种。除了彝,还有卣、罍等,悉为酒尊。
一言而概之,尊是所有祭器的通称,彝是所有祭器的总称,周朝负责掌管各种祭祀礼器的职官就为{司尊彝}。”
龙鹰深以为然道“酒之于祭祀,酒之于礼制,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花简宁儿掰着手指算道:“酉月从白露而起,寒露而终,居中为秋分。黍为五谷之长,立秋黍熟,以刚收仓的黍米酿酒,更为醇香浓厚。”
龙鹰道:“为何将地支酉分配给酉月呢?”
司马贞道:“酉月八月,为中秋、秋分之祭,一是祭太惢,二是祭月。二者一祭两名,是天子亲临之大祭。”
花简宁儿支颐道:“太惢又是什么鬼玩意儿?”
司马贞进入状态,好整以暇的道:“先说祭月,申酉戌三个月为秋季,酉月中气是秋分,秋分是真正中秋。再说太惢,所谓幽禜,鹑火,夜指荧惑火星,昼指太阳。”
采薇哼道:“所以我说小司马适才说的什么{大酓伏羲}从小篆变为{大熊伏羲}理论是酸儒之见,格局太小。卫玉的注解是伏羲又名{大酓庖牺}、牺和羲都是犧意,宗廟之牲也,祭太惢就是祭拜太阳。伏羲是太阳神,因此又被称为太昊,昊从日从天。大火星属东方苍龙七宿,因此,龙也是伏羲。”
司马贞甘之若饴的自赏一巴掌,欣然道:“是小弟格局不够。日东升西沉,太昊和少昊分属东西,日出东方是太昊,日落西山是少昊。八月酉月祭伏羲,七月流火,七月为申月,亦是鬼月……咦?薇大家请放下擀面杖,小弟不敢说了。”
龙鹰淡然一笑道:“怕她作甚,小弟早已窥破其中秘密。申为闪电,闪电和雷往往联系在一起。申又是神的简写,鬼和媿、夔同音,这对大小鬼姐妹的后嗣定是神不知、鬼不觉的讲和与合作过,化名为申,也就是神的意思。哈,还是神不神鬼不鬼,前朝野史如《武王伐纣传》里有姜子牙与申公豹的桥段,那申公豹似乎没好下场。”
采薇鼻中轻哼一声,低喝一声:“胡说八道。那野史里还把申姜皇后编成了姜太公收山后的小媳妇。姜太公收山都八十几了,娶个大头鬼的小媳妇。”
司马贞看出谁脾气更大,知机的讨好采薇道:“还是薇大家有见识。野史中申公豹的原型是周朝的申侯,申姜实则是姜子牙之女,又称邑姜或者武姜,出生于东海,嫁周武王姬发为后。姜子牙既是太师,又是国丈,因此贵不可言。野史里把姜子牙写成杀猪的和无业游民实是大谬,因为商周时期若不是贵族,连自己姓名都没有。且贵族之间兄弟也已伯,仲,叔,季为排序,例如皋陶又叫崇伯繇,大禹之父是崇伯鲧,皋陶和鲧名字中都有伯字,代表都是长兄,只是一个是嫡长子,一个是庶长子,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龙鹰轻声念了几遍“武姜”二字,暗忖这可能是武曌的元祖了,绕了半天,又成一个天地循环的暗扣。
花简宁儿也诧异道:“姜姓不是殷商的元祖吗?姜子牙怎么帮姬姓外人打自己家的人?他莫不是也练功练得疯掉了吗?”
司马贞低头沉思,半天后才抬头沉声道:“等你们洗完碗回来,咱们再说武丁和妇子的故事。因姜子牙伐纣,起点正在他们。”
“哗啦”采薇和花简宁儿把桌子给掀掉了。
花简宁儿把另一支红烧鸡腿夹入龙鹰碗内,采薇娇嗔不依,怪她胳膊肘外拐。
龙鹰张开大口故意吃得口沫横飞,采薇眼珠一转,对司马贞问道:“先秦五极刑是怎么个整法,小司马给我细说。”
司马贞一边喝菜汤,一边不以为意的道:“五极刑法是从上古四大圣人之一的皋陶继承而来,分墨、劓、剕、宫、大辟等。如那剕型,夏周商时叫做刖刑,是削去左脚膑骨,使犯人不能站立,战国时期的孙膑便是遭遇此刑,只能坐在刖人守囿车之上出行,刖人就是不能行走之人。皋陶还发明过刖人守囿鼎,车和鼎的门户都有个铜铸的独脚铜人为机枢,转动这独角铜人,刖人守囿车就可自行转动。传说皋陶审讯犯人时有独角异兽为辅,名曰獬豸,史书上说皋陶为大理用獬豸,天下无虐刑、无冤狱。这是夸大了,獬豸该就是刖人守囿车上的机枢,独脚铜人……”
花简宁儿暼了眼采薇,不满的道:“你要恶心那臭小子,该另找法子,怎么选这恶心的话题?弄得我都想吐了。”
采薇亦举手投降道:“我错了,不要说那么详细,不想听了。”
龙鹰却毫无影响,嬉笑道:“独脚铜人?这让我想起了{倒行逆施}尤鸟儿呢。原来他修炼的{九转罡},竟和皋陶大有联系。独脚铜人就是獬豸,嘿,我想起来了,李世民把皋陶封为大唐德明皇帝,皋陶很可能是《刑遁术》祖师爷,难怪李家和魔门关系那么紧密。”
采薇愕然道:“这也能说出来吗?”指了指缩着脖子听的司马贞。
龙鹰魔目一翻,目露奇光道:“就算我们不说,凭着小司马的脑袋还想不出来吗?只看他能被魔门施以{七针制神}酷刑,就知他不仅仅是宗楚客为难上宫婉儿的手段,而是另有内情。小司马,对吗?”
花简宁儿一拍桌子,详怒道:“岂有此理,我们赴汤蹈火救你出来,你不坦诚相待就算了,烧水煮饭,挑水担柴时还装死在床上。此等胸襟肚肠,还谈什么注史立传,怕也只是奴颜卑膝的谄谀小吏,上宫大家托错人哩。”
司马贞急得满脸通红,喉咙打转,一时却说不出话来。
采薇微笑道:“小司马别急,慢慢把五极刑另外四种详细说来听听,我正好现学现卖,继承衣钵。”
二女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龙鹰高深莫测的埋头吃菜,司马贞那禁得住这种江湖手段,赶紧讨饶投降:“小弟招了。”
原来,数年前司马贞曾任湖南观察使,在当地监理布政民生。司马贞以太史公为榜样,好读书游历,来到沅陵县西北十里处的小酉山,此地鸟飞不渡、兽不敢临,悬崖峭壁上更有一处上古溶洞,据当地土人说内藏书千卷。司马贞大喜,遂引数十个精干猎户,高举火把,入内寻幽探密。
在猎户们的火把映射下,洞内琴棋桌卧无不具备,更有藏书箧,炼丹池内泉水清澈,且常年自然涌动。洞内曲折蜿蜒,多有塌方,猎户首领张尊说洞的尽头,通向酉江河底。几人欲再向下探去,火把却将燃尽,就在众人转身回头的刹那,司马贞却在微弱的火光中发现塌方碎石中半卷残册,赶紧躬身探取。
司马贞回到溶洞口,展开残卷,册面写的是《灵枢·九针十二原》,开篇叙以“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竟然是《黄帝内经》中提过的上古遗经。之后司马贞带人几次往返,却再无所获。
经书内容深奥磅礴,司马贞不通医术,遍寻当地隐士,也无人能解。只在东汉名将马援病死的壶头山下,遇到一百岁老隐,从他处得晓溶洞叫做二酉洞,民间传说是上古之时伏羲居住过的地方。
秦朝年间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焚烧秦纪以外的列国史记及诸子百家文章,民间所藏的书籍也在焚烧之列,有敢私藏者处以灭族,官吏知情不上报者同罪。一时间,全国上下风声鹤唳,一片恐慌。博士伏胜情急之下在家中修造了一道夹墙,将大量典籍藏于其中。第二年,秦都咸阳发生了坑杀四百六十多名儒生事件。提心吊胆的伏胜决定铤而走险。他带领一名心腹仆人装扮成药材商人,悄无声息地逃离咸阳,将五车共千余册典籍运到了崇山峻岭中的二酉洞。
隐居二酉洞期间,伏胜每日潜心整理书籍文章,虽处蛮荒之地,生活不便,却也怡然自得,乐此不疲。
秦朝灭亡后,伏胜将所藏的书籍全部献给汉朝,受到了汉高祖刘邦的嘉奖。刘邦赐其高官厚禄,伏胜不肯接受。他最大的心愿是根据自己脑海里的记忆,默写失传的文字,补回那些被秦始皇焚烧的著作。
刘邦遂让相国曹参亲随,帮助伏胜写书。汉朝之建立,萧何为第一功臣,曹参为第二功臣,可见刘邦对伏胜重视。曹参让家仆丫鬟卫媪为伏胜掌灯、砚墨,每写完一卷,由卫媪亲呈曹参过目,对伏胜殷勤照顾。
到汉文帝时,伏胜已九十高龄,自己不能动笔了,就躺在床上背书给女儿羲娥听,再由弟子晁错记录成册,流传后世。
有一年,汉文帝急需《尚书》,但这部书早已被秦始皇烧掉,绝版了。伏胜得知后,不顾重病在身,用残存的最后一点精力,将《尚书》背给了羲娥。
书刚背完,伏胜气绝而去,幸好《尚书》因此得以传世。
对司马贞说完这段古事,那百岁高隐高唱着“嬴氏烈焰中,大力负之走。茫茫九州有,选胜于二酉”遁入山中采药而去,再也寻不到人影。
半年前,司马贞在湖南任期满,调回长安,遂将二酋洞内拾遗的《灵枢·九针十二原》献于天子李显,亦得重赏。
前数日,天子李显下旨,令司马贞接替上宫婉儿文书工作,司马贞于府内正做收拾准备,徐国公刘幽求携美酒祝访。司马贞平日酒量尚可,可喝不到三杯,却感天旋地转,昏倒于地,醒来时以被关押入紫云楼密室内。
密室内刘幽求一改亲热和睦的脸色,变作冷酷嘴脸,逼问他《灵枢·九针十二原》出处,司马贞察言观色,料定不说可能有机会活命,说了必死,遂闭口不言,招来刘幽求“七针制神”之刑,前因后果,概是如此。
徐国公刘幽求出身关陇集团,甚得相王李旦重用,官职虽和司马贞同级只是四品,但爵位却是公,是李家外戚,司马贞自知惹不起,因此不敢透露。
龙鹰嘿然道:“这刘幽求,与当年的尹祖文别无二致,又是魔门打入李唐皇族的核心人物,幸好提前被我们窥破。小司马你也不需要避祸远遁,我自有办法照应你。”遂稍微透露些范轻舟与李隆基的关系,让司马贞吃颗定心丸。
花简宁儿插话问道:“皋陶不是元祖姬姓,父辈崇姓嘛?怎么会被李世民尊为李家元祖皇帝?李家元祖听说是个叫李利贞的人呢。”
司马贞略一沉吟,轻声道:“《管子·法法》里说{皋陶为李}李是监狱总长的意思,春秋战国后李才变为大理,所以后人又说皋陶为大理。李利贞后代差点饿死吃了李子才活下来的传说,是以讹传讹了。”
龙鹰摸摸肚皮,把碗筷一扔,道:“你们发现个问题没有?上古三皇,却有四圣,崇皋陶为何能与伏羲,姬轩辕,姜有熊并列?”
收拾完碗筷,正欲去洗碗的花简宁儿也被吸引回来,漫不经心的道:“三皇应该有个循环才对,崇字是高大尊敬的意思,皋陶会不会是伏羲后人,只是母亲为姬姓所以随了母姓。若不然伏羲的风姓怎么失传了?”
采薇道:“哪有失传,娲皇不是风姓吗?”
司马贞摇头道:“娲皇是伏羲六代,正应五行一个循环,因生于天水郡成纪县,所以立国称帝后自采纪姓。崇皋陶却极可能是伏羲直属龙裔,因为《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天师,和崇皋陶非常相似,都是即掌律法,又通音律的高士。伏羲为人文初祖,但三皇之后,历朝历代皇帝皆出于元祖姬姜后嗣,又以元祖姬姓居多,伏羲直属的龙裔似乎隐形了。或者他们并非隐于山野,而是隐于朝堂,成为帝师。”
采薇拍手道:“帝师?说得好,周文王帝师正是我白衣薰鬻祖师妇子的师尊鬻熊子。”
司马贞笑道:“鬻熊子可是通天彻地的神秘人物,为祝融火正楚人季连后裔,又名穴熊,曾著书《鬻子》被百世誉为诸子之肇始,百家之首唱。道家创始人李聃十九岁时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他自称在书海汪洋中读完《鬻子》后如获至宝,得悟至道,推鬻熊子为自己的启蒙之师。”
花简宁儿索性不洗碗了,丢在一旁好奇的问道:“你们不是说楚人都以芈姓,只有西楚霸王是例外。怎么又冒出熊姓了?”
司马贞颇为得意的长笑道:“这个确实是历史中大谬不解的难题,因为太史公《史记》中明确提到楚人皆以芈姓,芈就是姜的变体字,但是这谜题却让小弟解开了。小弟少年时期游历楚州,遍阅当地县志,发现与史书所录不同,皆刻{酓}字。楚王族的姓上古为嬭,嬭与上古八姓姜、姬、姒、姚、妫、嬴、妘、姞都带有女字旁,用来分辨不同的血缘。在楚王酓章镈钟铭文中,王族的氏写作{酓},因此,楚国国君为嬭姓酓氏。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并发明了一种字体……小篆。为了矮化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将{偃国}写成{燕国},{嬭}写作{芈},{芈}为羊叫的声音。{酓}意为王,而写作{熊}。伏羲古有 {大酓伏羲}的称谓,到此变为{大熊伏羲},{嬭姓酓氏}变成了{芈姓熊氏}。”
龙鹰抱头哀叹道:“竟然还有上古八姓这种伤天害理的发明?可见采薇确实是骗鬼,哎,我还以为侯希白的遗字里最多增加了一个{媿}字一解,现在想来是无穷解,确是符合他花间心法有中生无的秒谛。”
采薇嘻嘻一笑,避开龙鹰魔爪,反将洗碗抹布向司马贞掷过,不屑道:“酸儒之见。哼。”
司马贞拿开脸上的抹布,不怒反喜道:“卫玉书中又有何卓论?小薇快快背来。”
龙鹰和花简宁儿皆有感而笑,采薇不以为杵,似模似样的沉声道:“酉,酒也,醴之通名也。”
司马贞颔首同意道:“《尚书》、《春秋》中如确有{酗于酉}的酗酒描述。啊,二酉洞内的炼丹池,亦可解释为酿酒池。酉遇水为酒”
采薇摇头晃脑的背书道:“酉月乃秋收祭祖之时,无酒不成席,无酒也不成祭。”
花简宁儿笑道:“酒、肉、菜、饭为薰荤;璧、琮、圭、璋为玉璩,都是祭品。”
龙鹰也配合低吟道:“酒可醉人,酒可致幻,酒能通神矣。”
司马贞抚掌而笑道:“尊为所有祭器的总称,名目繁多的各种礼器,都叫彝或尊彝。彝,宗庙常器。酒尊也。尊有大有小,造型各异,所谓彝,本是酒尊中的一种。除了彝,还有卣、罍等,悉为酒尊。
一言而概之,尊是所有祭器的通称,彝是所有祭器的总称,周朝负责掌管各种祭祀礼器的职官就为{司尊彝}。”
龙鹰深以为然道“酒之于祭祀,酒之于礼制,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花简宁儿掰着手指算道:“酉月从白露而起,寒露而终,居中为秋分。黍为五谷之长,立秋黍熟,以刚收仓的黍米酿酒,更为醇香浓厚。”
龙鹰道:“为何将地支酉分配给酉月呢?”
司马贞道:“酉月八月,为中秋、秋分之祭,一是祭太惢,二是祭月。二者一祭两名,是天子亲临之大祭。”
花简宁儿支颐道:“太惢又是什么鬼玩意儿?”
司马贞进入状态,好整以暇的道:“先说祭月,申酉戌三个月为秋季,酉月中气是秋分,秋分是真正中秋。再说太惢,所谓幽禜,鹑火,夜指荧惑火星,昼指太阳。”
采薇哼道:“所以我说小司马适才说的什么{大酓伏羲}从小篆变为{大熊伏羲}理论是酸儒之见,格局太小。卫玉的注解是伏羲又名{大酓庖牺}、牺和羲都是犧意,宗廟之牲也,祭太惢就是祭拜太阳。伏羲是太阳神,因此又被称为太昊,昊从日从天。大火星属东方苍龙七宿,因此,龙也是伏羲。”
司马贞甘之若饴的自赏一巴掌,欣然道:“是小弟格局不够。日东升西沉,太昊和少昊分属东西,日出东方是太昊,日落西山是少昊。八月酉月祭伏羲,七月流火,七月为申月,亦是鬼月……咦?薇大家请放下擀面杖,小弟不敢说了。”
龙鹰淡然一笑道:“怕她作甚,小弟早已窥破其中秘密。申为闪电,闪电和雷往往联系在一起。申又是神的简写,鬼和媿、夔同音,这对大小鬼姐妹的后嗣定是神不知、鬼不觉的讲和与合作过,化名为申,也就是神的意思。哈,还是神不神鬼不鬼,前朝野史如《武王伐纣传》里有姜子牙与申公豹的桥段,那申公豹似乎没好下场。”
采薇鼻中轻哼一声,低喝一声:“胡说八道。那野史里还把申姜皇后编成了姜太公收山后的小媳妇。姜太公收山都八十几了,娶个大头鬼的小媳妇。”
司马贞看出谁脾气更大,知机的讨好采薇道:“还是薇大家有见识。野史中申公豹的原型是周朝的申侯,申姜实则是姜子牙之女,又称邑姜或者武姜,出生于东海,嫁周武王姬发为后。姜子牙既是太师,又是国丈,因此贵不可言。野史里把姜子牙写成杀猪的和无业游民实是大谬,因为商周时期若不是贵族,连自己姓名都没有。且贵族之间兄弟也已伯,仲,叔,季为排序,例如皋陶又叫崇伯繇,大禹之父是崇伯鲧,皋陶和鲧名字中都有伯字,代表都是长兄,只是一个是嫡长子,一个是庶长子,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龙鹰轻声念了几遍“武姜”二字,暗忖这可能是武曌的元祖了,绕了半天,又成一个天地循环的暗扣。
花简宁儿也诧异道:“姜姓不是殷商的元祖吗?姜子牙怎么帮姬姓外人打自己家的人?他莫不是也练功练得疯掉了吗?”
司马贞低头沉思,半天后才抬头沉声道:“等你们洗完碗回来,咱们再说武丁和妇子的故事。因姜子牙伐纣,起点正在他们。”
“哗啦”采薇和花简宁儿把桌子给掀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