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省黄海岸边给省会南京做“飞地”,用于建设大型海港和临港产业区,以此提振南京的经济,并利用省会的优势和实力促进江苏的沿海开发。根据省内沿海地区的实际情况,我觉得苏北的灌河地区最具有优势,将紧邻国家七大石化基地徐圩新区的灌云县和有苏北黄浦江美誉的灌河两岸的灌南县和响水县等三个县的沿海地带划为南京“飞地”---江北新区之灌河工业园区(参见附图)。
首先这里有大型海港的依托,连云港的徐圩港区拥有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且与40万吨级航道连通,连云港主港区已建成40万吨级矿石码头,建设2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和20万吨级以下通用码头只是需要即可。在徐圩港区以东的灌云临港产业区岸线还可以根据需要扩建灌云和利用已建成的灌河港区,这一举措,可以为江北新区灌河工业区的港口建设节约巨量的建设资金。
其次,这里已初步建成国家七大石化基地徐圩新区和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还有国家级综保区等的政策优势,甚至还可以利用江苏自贸区连云港片区的优势,尤其是省会南京的江北新区的政策优势,这些国字号政策优势叠加在一起,将有力地托起灌河工业区,并推动其快速发展。比如,徐圩新区的石化产业集群和南京石化产业集群的整合,不仅是强强联合,还可以为南京腾出大量的土地用于城市建设。再比如,将江北新区的政策用于灌河工业区,可以为江北新区增添临港产业的优势,等等。
第三,这里有大量的低产盐田,灌云港区的后方就是大片盐田,灌河港区和灌河黄金水道沿岸已建有灌云临港产业区和连云港化工园区,本来这里已经被纳入徐圩新区范畴,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省里可以增加灌河工业区的工业用地,将灌河两岸的相应规模的土地劈为工业园区。另外,埒子口和灌云临港产业区滩涂也可以利用,只要政策和资金到位即可做到,仅此一项,就可以为灌河工业区增加数十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
第四,这里是国家级交通枢纽,有国家主枢纽港的连云港的徐圩港区和灌河港区,有徐连高速铁路、连淮扬镇铁路、青盐铁路和陇海铁路,以及徐圩港区支线等,还将规划建设多条高速和普速铁路,尤其是规划建设宁连高铁更为重要。这里还有G15、G25、G30、S16、S72、S73等多条高速公路,G310、G311、G204、G233、G327、G228等国道,以及S226、S235、S242、S326、S324、S345等省道,有连申运河、连宿徐运河、灌河等内河航运,有连云港花果山国际机场和淮安涟水国际机场以及将要规划建设的多座通用机场等,为灌河工业区的建设奠定了及其发达的交通基础。
第五,连云港是“一带一路”强支点城市,已初步建成上合组织物流园和中哈物流基地,港口国际航线通达多个国家,并在内陆地区建有多个无水港,开通了中亚班列,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和自贸区也初见成效,相信有国家级江北新区队政策加持,灌河工业区在国家一带一路中的地位将更加凸现。
第六,灌河工业区依托连云港徐圩港区和灌河港区建设和发展,所以,临港产业在其经济和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利用其叠加的省会南京的国家级江北新区政策优势、项目优势、资金优势和人才优势,在灌河工业区中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第七,连云港的其他资源也比较丰富,田湾核电站和沿海大型风电场可以为灌河工业区提供充足的电力;连云港市著名的苏北鲁南地区洪水走廊,只要继续加大河水拦蓄工程建设,灌河工业区的用水就能得到有力地保障;连云港的高新科技产业比较发达,新医药全国闻名,新能源也在蓬勃发展,新材料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海洋高端产业正在起步,为灌河工业区的发展奠定了雄厚地产业基础;连云港有江苏海洋大学和许多海洋研究院所,加上大力引入南京的高校资源和人力资源,就可以为灌河工业区提供产业和人力支持。
总之,灌河工业区这个“飞地”的经济产出全部归江北新区和南京。而灌河工业区则凭借其省会城市的优势和国家级江北新区的优势,在连云港地区乃至于苏北沿海地区形成交通设施建设的高潮,带来临港产业和高新科技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新局面,尤其是送来了大量的高新科技人才,一个省会城市的“飞地”园区将产生反哺连云港乃至于苏北沿海地区的局面将要出现,将极大地促进连云港乃至于苏北沿海地区的大发展。

首先这里有大型海港的依托,连云港的徐圩港区拥有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且与40万吨级航道连通,连云港主港区已建成40万吨级矿石码头,建设2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和20万吨级以下通用码头只是需要即可。在徐圩港区以东的灌云临港产业区岸线还可以根据需要扩建灌云和利用已建成的灌河港区,这一举措,可以为江北新区灌河工业区的港口建设节约巨量的建设资金。
其次,这里已初步建成国家七大石化基地徐圩新区和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还有国家级综保区等的政策优势,甚至还可以利用江苏自贸区连云港片区的优势,尤其是省会南京的江北新区的政策优势,这些国字号政策优势叠加在一起,将有力地托起灌河工业区,并推动其快速发展。比如,徐圩新区的石化产业集群和南京石化产业集群的整合,不仅是强强联合,还可以为南京腾出大量的土地用于城市建设。再比如,将江北新区的政策用于灌河工业区,可以为江北新区增添临港产业的优势,等等。
第三,这里有大量的低产盐田,灌云港区的后方就是大片盐田,灌河港区和灌河黄金水道沿岸已建有灌云临港产业区和连云港化工园区,本来这里已经被纳入徐圩新区范畴,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省里可以增加灌河工业区的工业用地,将灌河两岸的相应规模的土地劈为工业园区。另外,埒子口和灌云临港产业区滩涂也可以利用,只要政策和资金到位即可做到,仅此一项,就可以为灌河工业区增加数十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
第四,这里是国家级交通枢纽,有国家主枢纽港的连云港的徐圩港区和灌河港区,有徐连高速铁路、连淮扬镇铁路、青盐铁路和陇海铁路,以及徐圩港区支线等,还将规划建设多条高速和普速铁路,尤其是规划建设宁连高铁更为重要。这里还有G15、G25、G30、S16、S72、S73等多条高速公路,G310、G311、G204、G233、G327、G228等国道,以及S226、S235、S242、S326、S324、S345等省道,有连申运河、连宿徐运河、灌河等内河航运,有连云港花果山国际机场和淮安涟水国际机场以及将要规划建设的多座通用机场等,为灌河工业区的建设奠定了及其发达的交通基础。
第五,连云港是“一带一路”强支点城市,已初步建成上合组织物流园和中哈物流基地,港口国际航线通达多个国家,并在内陆地区建有多个无水港,开通了中亚班列,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和自贸区也初见成效,相信有国家级江北新区队政策加持,灌河工业区在国家一带一路中的地位将更加凸现。
第六,灌河工业区依托连云港徐圩港区和灌河港区建设和发展,所以,临港产业在其经济和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利用其叠加的省会南京的国家级江北新区政策优势、项目优势、资金优势和人才优势,在灌河工业区中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第七,连云港的其他资源也比较丰富,田湾核电站和沿海大型风电场可以为灌河工业区提供充足的电力;连云港市著名的苏北鲁南地区洪水走廊,只要继续加大河水拦蓄工程建设,灌河工业区的用水就能得到有力地保障;连云港的高新科技产业比较发达,新医药全国闻名,新能源也在蓬勃发展,新材料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海洋高端产业正在起步,为灌河工业区的发展奠定了雄厚地产业基础;连云港有江苏海洋大学和许多海洋研究院所,加上大力引入南京的高校资源和人力资源,就可以为灌河工业区提供产业和人力支持。
总之,灌河工业区这个“飞地”的经济产出全部归江北新区和南京。而灌河工业区则凭借其省会城市的优势和国家级江北新区的优势,在连云港地区乃至于苏北沿海地区形成交通设施建设的高潮,带来临港产业和高新科技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新局面,尤其是送来了大量的高新科技人才,一个省会城市的“飞地”园区将产生反哺连云港乃至于苏北沿海地区的局面将要出现,将极大地促进连云港乃至于苏北沿海地区的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