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类型再分类,Q1b-L330共计25例,R1a-z93共计16例,Q1a-M120共计15例 这三支人数最多。
这三大支除了Q1a-M120下游的F1626(疑似夏朝王族)在4400年前进入中原并且参与形成了华夏族以外,其他2支在汉晋时期(五胡乱华)之前,均从未在长城以南出现过。
Q1b-L330在THEYTREE网站上显示的古民族构成中,仅出现于匈奴,斯基泰人,阿兰人,而后两者距离中原非常远,因此今天长城以南的汉族中的Q1b-L330必然来自不同时期的蒙古高原,伴随着鲜卑的西迁,Q1b-L330在短时间内大幅度下降,因此今天中国境内的Q1b-L330可能主要来自匈奴时期。
R1a-Z93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支系,但是在汉晋时期(五胡乱华)之前,Z93已经参与了多个中亚民族的构成,相对来说,下游的R1a-S23592参与的民族形成相对单一,主要出现在匈奴、斯基泰人之中。
因此,我们可以将Q1b-L330和R1a-S23592当作匈奴早期的标记性父系单倍群。用以探索匈奴族对于今天汉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