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刘贬曹从来不是演义专属,曹操在唐朝时的名声就已经不太好,虞世南评价他谲诡不常,雄猜多忌,这种性格定位已经给演义提供了素材。到了宋代在民间心目里曹操已经完全是个败类了:“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而三国演义小说本就脱胎于宋元杂剧话本,到了明清,市井民间文艺的兴起由下而上影响统治阶级。
尊刘贬曹从来不是演义独创的基调,而是千百年来民间百姓真实的意愿。
某种角度讲,三国演义在遵循官方正史大体框架的同时又糅合了民间百姓的意见,它还原出的反而是一段更为立体的三国历史
尊刘贬曹从来不是演义独创的基调,而是千百年来民间百姓真实的意愿。
某种角度讲,三国演义在遵循官方正史大体框架的同时又糅合了民间百姓的意见,它还原出的反而是一段更为立体的三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