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入了一套迈金电变的一体夹器版本,逐步将自行车实现全国产化替代。作为普通骑行用户,本次就来讲讲迈金QED变速在安装骑行过程中的实际体验以及建议。
本次使用的车架为TFSA JH33车架,搭配的是老款105 11速牙盘、飞轮及链条。
安装体验:
1.迈金的油管与禧玛诺的BH90油管是通用的,旧车的禧玛诺套件升级可以不用重新走线,安装较为方便。同类型产品轮峰也是可以通用BH90,但蓝图是BH59线管,内径有所不同。
2.之前网上反馈的迈金电线头比较大,存在部分非一体成型车架难穿线的问题,在JH33这款车架没有遇到,虽然JH33也是非一体成型车架,但是好在车架孔开的够大,很轻松就穿过去了。
3.由于老款JH33用的是破风坐管,电池在安装过程中遇到了问题,送的电池防滑胶套太粗,只适合圆形坐管,建议迈金可以针对防滑胶套出两种方案,要不破风款的用户就要自己DIY了。
4.在调试过程中,由于没有前拨半档,经过多次调试后,只能在大盘时牺牲三个最小小飞才能做到不蹭链,强烈建议尽快更新前拨随动固件。
5.一体夹器的来令片间隙很大,之前105油碟搭配CL800碟片调蹭碟就调了半天,迈金的很快就调好了。
6.手变胶套材质不知道什么材质,但是肯定是没有禧玛诺的好,在安装后,会显现翻折痕迹,禧玛诺的翻几次了都还是崭新如初。
骑行体验:
1.骑行过程中,变档很顺滑,无论前拨还是后拨反应都很快,基本在骑行过程中没有遇到变档卡顿的问题。
2.之前网上反馈的刹车手感比较重的问题,开始也担心过刹车手感不好的问题,在静止状态下发现由于刹车手柄回弹力度比较大,会产生需要用比较大力的错觉,在后续骑行过程中,却感觉不到明显的差异,对比了机械105,刹车手感是基本一样的,制动效果也是和机械105差不多。
3.说完两个骑行优点,那就要重点反馈一下缺点了。之前网上反馈的手变变速按钮手感很差,这个实际体验中,比想象的还差。在静止状态下,按钮表现如同静音鼠标,可以参考小米的无线静音鼠标手感,这个时候还可以感受到按键的反馈。但在骑行过程中,本人骑行的是市区的沥青路面,已经算很平整了,但是随着路面传递到车架的震动反馈,在实际变档中基本感觉不到手变按钮的段落感,尝试了很多次,都找不到那个变速的手感,甚至在找手感的时候,触发了连续变档。之前网上看是受到了禧玛诺专利的限制,但是在蓝图三代变速上却已经看到了成熟的解决方案,不知道迈金为什么还是采取了这个不成熟的设计,这个手变的体验感,给整套电变系统拉低了很多分。
最后的建议
作为迈金的第一款电子变速系统,第一批购买的普通玩家必然是对网友调侃的“付费测试”,很多人都希望迈金成为自行车领域的“小米”,但我对“小米”却有不一样的理解,不仅仅是价格的实惠便宜,更多是对消费者的负责。之前国产蓝图、轮峰为什么被骑行玩家喷的体无完肤,就是很多时候对我们这些“付费测试”骑行玩家糟糕的售后体验,虽然根据“付费测试”骑行玩家的前期体验反馈更新了二代、三代产品,但却忽视了一代玩家对完善产品的付出。建议迈金在后续二代三代产品更新,给一个对一代用户的升级方案,比如手变按钮零件的升级,等等。哪怕是付费升级的都行,而不是像蓝图、轮峰那种一样,割完韭菜就完事了。
本次使用的车架为TFSA JH33车架,搭配的是老款105 11速牙盘、飞轮及链条。
安装体验:
1.迈金的油管与禧玛诺的BH90油管是通用的,旧车的禧玛诺套件升级可以不用重新走线,安装较为方便。同类型产品轮峰也是可以通用BH90,但蓝图是BH59线管,内径有所不同。
2.之前网上反馈的迈金电线头比较大,存在部分非一体成型车架难穿线的问题,在JH33这款车架没有遇到,虽然JH33也是非一体成型车架,但是好在车架孔开的够大,很轻松就穿过去了。
3.由于老款JH33用的是破风坐管,电池在安装过程中遇到了问题,送的电池防滑胶套太粗,只适合圆形坐管,建议迈金可以针对防滑胶套出两种方案,要不破风款的用户就要自己DIY了。
4.在调试过程中,由于没有前拨半档,经过多次调试后,只能在大盘时牺牲三个最小小飞才能做到不蹭链,强烈建议尽快更新前拨随动固件。
5.一体夹器的来令片间隙很大,之前105油碟搭配CL800碟片调蹭碟就调了半天,迈金的很快就调好了。
6.手变胶套材质不知道什么材质,但是肯定是没有禧玛诺的好,在安装后,会显现翻折痕迹,禧玛诺的翻几次了都还是崭新如初。
骑行体验:
1.骑行过程中,变档很顺滑,无论前拨还是后拨反应都很快,基本在骑行过程中没有遇到变档卡顿的问题。
2.之前网上反馈的刹车手感比较重的问题,开始也担心过刹车手感不好的问题,在静止状态下发现由于刹车手柄回弹力度比较大,会产生需要用比较大力的错觉,在后续骑行过程中,却感觉不到明显的差异,对比了机械105,刹车手感是基本一样的,制动效果也是和机械105差不多。
3.说完两个骑行优点,那就要重点反馈一下缺点了。之前网上反馈的手变变速按钮手感很差,这个实际体验中,比想象的还差。在静止状态下,按钮表现如同静音鼠标,可以参考小米的无线静音鼠标手感,这个时候还可以感受到按键的反馈。但在骑行过程中,本人骑行的是市区的沥青路面,已经算很平整了,但是随着路面传递到车架的震动反馈,在实际变档中基本感觉不到手变按钮的段落感,尝试了很多次,都找不到那个变速的手感,甚至在找手感的时候,触发了连续变档。之前网上看是受到了禧玛诺专利的限制,但是在蓝图三代变速上却已经看到了成熟的解决方案,不知道迈金为什么还是采取了这个不成熟的设计,这个手变的体验感,给整套电变系统拉低了很多分。
最后的建议
作为迈金的第一款电子变速系统,第一批购买的普通玩家必然是对网友调侃的“付费测试”,很多人都希望迈金成为自行车领域的“小米”,但我对“小米”却有不一样的理解,不仅仅是价格的实惠便宜,更多是对消费者的负责。之前国产蓝图、轮峰为什么被骑行玩家喷的体无完肤,就是很多时候对我们这些“付费测试”骑行玩家糟糕的售后体验,虽然根据“付费测试”骑行玩家的前期体验反馈更新了二代、三代产品,但却忽视了一代玩家对完善产品的付出。建议迈金在后续二代三代产品更新,给一个对一代用户的升级方案,比如手变按钮零件的升级,等等。哪怕是付费升级的都行,而不是像蓝图、轮峰那种一样,割完韭菜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