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本科背景,属鼠20年高考,湖南519分,因为不想去省外,所以填了一所二本院校,值得一提的是我高考数学120,这给我后续考研带来了影响。
进大学一开始其实挺有动力的,大一上学期3.1绩点,但是我觉得有点低,加上我是一个特别不自信,爱内耗的人,以为拿不到奖学金,所以大一下学期就摆烂了,数分高代全是老师捞的,结果拿奖学金就3.1,3.2就够了,于是就开始后悔,但是于事无补。
想考研是进大学就决定好的,学历崇拜比较严重,其实现在想想也就那样,我是比较喜欢数学的,所以大二下学期就看了下考研的书,差不多把数二高数部分看完了,正式开始也是在大三寒假回来之后。
一战想求稳报了西南交大,一切都挺顺利的,因为专业课难度不大,因此备考比较松散,数学二真题卷平均分差不多120分,但是临到考试的一两个月我懒病又犯了,整整一个半月没有看数学,英语作文也是一拖再拖,这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问题严重性,考试七天前我才开始背作文模板,七天时间和政治一起极限速成,数学也是极度自信,卷子都不看,题都不看,结果上考场那天直接炸缸了。
先是英语二,英语一直是我的短板,但准备比较充分,选择题就扣了十分,阅读错了三个,24年英语二算是比较难的,我做完前面发现没啥时间了,加上七天速成的模板,作文拉了坨大的,写的啥都不知道。第一天考完很多人说英语难,我觉得还好,整个人有点飘飘然。
重头戏在第二天,数学二我自信满满,结果一进考场傻眼了,太久没看数学题了,a是对的,b好像也对,选择填空做完就满头大汗了,结果第一题大题就给我干懵了,当时完全没想到轮换对称性,算半天还是算不对,这时候心态已经彻底崩了,后续就连比较基础的求多元函数和线性代数部分都没做出来。
好在下午专业课比较常规,还算救了一手。
然后到了出成绩这天,点进去其实蛮在意料之中的,但是350是一个很尴尬的数字,我无法确定我能不能进复试,于是天天盯着那个排名内耗(心态不好的千万不要填学校或者红果研上的排名),也不想看书学习,而且西南交大挺离谱的,出复试细则的后两天就得报到,当时这个方向的线是334,我是超了16分,然后急急忙忙买复试书抱佛脚,以为会运气好点能上,去复试的路上又出现意外了,我没搭上高铁,玩手机错过了
当时又是急得满头大汗,好在还有一趟高铁,多花了两百块冤枉钱。
到复试那天,我是中间比较靠后的顺序,进场中文自我介绍就极度紧张,老师人都可以,疏导我说不要紧张,然后英文文献翻译直接炸缸了,读不会读,认识也不认识,接下来是最最变态的专业课问题,不知道是不是我报的是信院的缘故,那两个题全是初试专业课的东西,我TM一直在背408的东西,他问了两个c语言问题,一个是缺省函数,还有一个记不得了,都是根本听没听过的东西,答的一坨,然后到综合面,拿了一个机器学习的课程设计,过程讲的都非常流畅,但是一个女老师可能是做这个的,开始全方位拷打我,问什么是独热编码,什么是朴素贝叶斯,怎么建立决策树,结果自然是一个答不上来(这里非常扣分,各位研友,你们要对你们说的东西完全了解),最后一个老师还问了个死亡问题,他说:我看你数学竞赛拿过奖,为什么你这次数学考这么低呢?然后我直接傻眼了,数学没还的债能追到我复试,我说了个后期把时间花费到了政治上,应该是没能让老师满意的,出复试的那一瞬间我就知道我肯定凉凉了。



进大学一开始其实挺有动力的,大一上学期3.1绩点,但是我觉得有点低,加上我是一个特别不自信,爱内耗的人,以为拿不到奖学金,所以大一下学期就摆烂了,数分高代全是老师捞的,结果拿奖学金就3.1,3.2就够了,于是就开始后悔,但是于事无补。
想考研是进大学就决定好的,学历崇拜比较严重,其实现在想想也就那样,我是比较喜欢数学的,所以大二下学期就看了下考研的书,差不多把数二高数部分看完了,正式开始也是在大三寒假回来之后。
一战想求稳报了西南交大,一切都挺顺利的,因为专业课难度不大,因此备考比较松散,数学二真题卷平均分差不多120分,但是临到考试的一两个月我懒病又犯了,整整一个半月没有看数学,英语作文也是一拖再拖,这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问题严重性,考试七天前我才开始背作文模板,七天时间和政治一起极限速成,数学也是极度自信,卷子都不看,题都不看,结果上考场那天直接炸缸了。
先是英语二,英语一直是我的短板,但准备比较充分,选择题就扣了十分,阅读错了三个,24年英语二算是比较难的,我做完前面发现没啥时间了,加上七天速成的模板,作文拉了坨大的,写的啥都不知道。第一天考完很多人说英语难,我觉得还好,整个人有点飘飘然。
重头戏在第二天,数学二我自信满满,结果一进考场傻眼了,太久没看数学题了,a是对的,b好像也对,选择填空做完就满头大汗了,结果第一题大题就给我干懵了,当时完全没想到轮换对称性,算半天还是算不对,这时候心态已经彻底崩了,后续就连比较基础的求多元函数和线性代数部分都没做出来。
好在下午专业课比较常规,还算救了一手。
然后到了出成绩这天,点进去其实蛮在意料之中的,但是350是一个很尴尬的数字,我无法确定我能不能进复试,于是天天盯着那个排名内耗(心态不好的千万不要填学校或者红果研上的排名),也不想看书学习,而且西南交大挺离谱的,出复试细则的后两天就得报到,当时这个方向的线是334,我是超了16分,然后急急忙忙买复试书抱佛脚,以为会运气好点能上,去复试的路上又出现意外了,我没搭上高铁,玩手机错过了


到复试那天,我是中间比较靠后的顺序,进场中文自我介绍就极度紧张,老师人都可以,疏导我说不要紧张,然后英文文献翻译直接炸缸了,读不会读,认识也不认识,接下来是最最变态的专业课问题,不知道是不是我报的是信院的缘故,那两个题全是初试专业课的东西,我TM一直在背408的东西,他问了两个c语言问题,一个是缺省函数,还有一个记不得了,都是根本听没听过的东西,答的一坨,然后到综合面,拿了一个机器学习的课程设计,过程讲的都非常流畅,但是一个女老师可能是做这个的,开始全方位拷打我,问什么是独热编码,什么是朴素贝叶斯,怎么建立决策树,结果自然是一个答不上来(这里非常扣分,各位研友,你们要对你们说的东西完全了解),最后一个老师还问了个死亡问题,他说:我看你数学竞赛拿过奖,为什么你这次数学考这么低呢?然后我直接傻眼了,数学没还的债能追到我复试,我说了个后期把时间花费到了政治上,应该是没能让老师满意的,出复试的那一瞬间我就知道我肯定凉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