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核心设定:无限
.
无限,绝对的无限
无限的运行,分为以下七个阶段:
.
1.纯粹
无限的真正含义,没有限制,没有界限,万物为一。这是最完满的状态,也是最不完满的状态。想象一下世界上所有东西都是没有差别,没有差异,没有我们所看到的杂多。甚至完全没有规定性。那它就是纯的。
纯自身会撕裂开空隙,他自身无法维持住他自身。他会意识到纯粹本身也是一种规定性。
2.恶的无限。最低俗意义上的无限,是纯量的无限之前,规定性的溢出。只是在不断重复一种相互关系,并没有认识到新的规定性。类似的有论战圈中的数字堆叠,力量崇拜,量级崇拜,宇宙虚无主义等等(甚至数字堆叠还要等而下之,因为那已经依附于一种共认数字体系,一种可堆叠的位数)。 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空转运动,与一种匮乏虚无主义的自由
.
3.自为存在。存在开始认识到自己,开始直观自身,利用反身自视的能力,与他者区分开来从而使自己内在一致,给出自身规定性。摆脱了恶的存在中自在与他在的无限张力。但是这种存在本身也有问题:强行去设定一个抽象的“自己”,就会剩下一个虚无的同一性。
.
4.实在。或者所谓的本质,这里已经是一种自我设立的活动了。由于其自我指涉的关系,会被理解错了的人看作为事物规定性的绝对来源,但是其最初是一种绝对否定的反应(始终强调这个不是我,那么这种强调的力量才就是真正的他)。
在这个阶段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一种超越的意向性,认为物之内存在着一种规范性的力量。
.
5.生成。生成界
本质变成了表象。本质并不决定表象。相反,本质要产生表象,要作为表象的根据,他要做的事情就是不再作为本质,不再作为“真正”的存在,而变成具体的存在。
具体的存在就代表其要受限。这是无限本身克制自己最初悖论的一个方法:无限并不由有限组成,而是由有限表现出来自己。
一个藏在自身的东西到达了前面,到达了新阶段,所以反向取消掉自己的根据。就会被把握成一个界域:凭空产生,凭空呈现。就相当于有一块幕布出现,才得以让光影呈现出来。
.
6.光影。这就是所谓的现实。现实才终于可以说自己的外在的一个样子,一个模式。他就是对于自身的一种设定性的,一种暴露。都说百川终归海,分久必合,这个合就是绝对者。它则从那种分久必合的融贯状态挣脱开来,变成一个世界。
无限者会阐述出自己所有的状态,所以,世界的量也是无限的。所以世界的内容都是纯粹的偶然性,在有一些世界看来,另外的一些世界根本不可能存在(比方说一个世界自身中可以包含着无限量的自我,甚至反过来包含整个无限者。这看起来不可思议,但这种量级的差别早在第二个阶段就阐述过了。)在这之后的精巧环节中,世界会越来越丰富,就会获得现实性,可能性,外在形式规定性。
无限者是绝对的,是无所不包的,它克服了本质和存在。但是绝对者需要设立,否则又会回归第一个阶段。这种设立是狭隘的,但是无限者不可能狭隘,所以他会克服狭隘。克服的动作,就是我们所说的辩证法。
而在这个环节中,本质和具体实存之间拉开了矛盾,也就到了我们理念中的世界的存在。然而要知道,这些临时的环节返回自身的运动本身就是绝对者。绝对者就在可能性中设立了自身。
可能从此得以可能
.
7.表达世界。总体的对立被合并成一种总体性,这种总体性又能够变成部分。绝对者在其中始终存在,通过肯定和否定的方式,让世界闪出光来,最后爆炸,炸出无数碎片,无数诞生的环节。
炸出世界,炸出世间万有。
.
从此,故事才真正开始。
.
无限,绝对的无限
无限的运行,分为以下七个阶段:
.
1.纯粹
无限的真正含义,没有限制,没有界限,万物为一。这是最完满的状态,也是最不完满的状态。想象一下世界上所有东西都是没有差别,没有差异,没有我们所看到的杂多。甚至完全没有规定性。那它就是纯的。
纯自身会撕裂开空隙,他自身无法维持住他自身。他会意识到纯粹本身也是一种规定性。
2.恶的无限。最低俗意义上的无限,是纯量的无限之前,规定性的溢出。只是在不断重复一种相互关系,并没有认识到新的规定性。类似的有论战圈中的数字堆叠,力量崇拜,量级崇拜,宇宙虚无主义等等(甚至数字堆叠还要等而下之,因为那已经依附于一种共认数字体系,一种可堆叠的位数)。 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空转运动,与一种匮乏虚无主义的自由
.
3.自为存在。存在开始认识到自己,开始直观自身,利用反身自视的能力,与他者区分开来从而使自己内在一致,给出自身规定性。摆脱了恶的存在中自在与他在的无限张力。但是这种存在本身也有问题:强行去设定一个抽象的“自己”,就会剩下一个虚无的同一性。
.
4.实在。或者所谓的本质,这里已经是一种自我设立的活动了。由于其自我指涉的关系,会被理解错了的人看作为事物规定性的绝对来源,但是其最初是一种绝对否定的反应(始终强调这个不是我,那么这种强调的力量才就是真正的他)。
在这个阶段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一种超越的意向性,认为物之内存在着一种规范性的力量。
.
5.生成。生成界
本质变成了表象。本质并不决定表象。相反,本质要产生表象,要作为表象的根据,他要做的事情就是不再作为本质,不再作为“真正”的存在,而变成具体的存在。
具体的存在就代表其要受限。这是无限本身克制自己最初悖论的一个方法:无限并不由有限组成,而是由有限表现出来自己。
一个藏在自身的东西到达了前面,到达了新阶段,所以反向取消掉自己的根据。就会被把握成一个界域:凭空产生,凭空呈现。就相当于有一块幕布出现,才得以让光影呈现出来。
.
6.光影。这就是所谓的现实。现实才终于可以说自己的外在的一个样子,一个模式。他就是对于自身的一种设定性的,一种暴露。都说百川终归海,分久必合,这个合就是绝对者。它则从那种分久必合的融贯状态挣脱开来,变成一个世界。
无限者会阐述出自己所有的状态,所以,世界的量也是无限的。所以世界的内容都是纯粹的偶然性,在有一些世界看来,另外的一些世界根本不可能存在(比方说一个世界自身中可以包含着无限量的自我,甚至反过来包含整个无限者。这看起来不可思议,但这种量级的差别早在第二个阶段就阐述过了。)在这之后的精巧环节中,世界会越来越丰富,就会获得现实性,可能性,外在形式规定性。
无限者是绝对的,是无所不包的,它克服了本质和存在。但是绝对者需要设立,否则又会回归第一个阶段。这种设立是狭隘的,但是无限者不可能狭隘,所以他会克服狭隘。克服的动作,就是我们所说的辩证法。
而在这个环节中,本质和具体实存之间拉开了矛盾,也就到了我们理念中的世界的存在。然而要知道,这些临时的环节返回自身的运动本身就是绝对者。绝对者就在可能性中设立了自身。
可能从此得以可能
.
7.表达世界。总体的对立被合并成一种总体性,这种总体性又能够变成部分。绝对者在其中始终存在,通过肯定和否定的方式,让世界闪出光来,最后爆炸,炸出无数碎片,无数诞生的环节。
炸出世界,炸出世间万有。
.
从此,故事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