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模型吧 关注:6,850贴子:59,704
  • 0回复贴,共1

近视模型的构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实验动物
目前多种动物被用于建立近视模型,例如猴、树鼩、鸡、小鼠、豚鼠等。 猴属灵长类动物,但繁殖率低且视觉发育速度很慢;树鼩与灵长类动物亲缘关系相对最为接近,但树鼩与人类的视觉发育状态有所差异,且价格较高不易获得;鸡属禽类,其解剖结构和调节机制与哺乳动物差异较大;小鼠眼睛较小测量不便,易造成测量结果的差异。 豚鼠性情温顺、配合度高、视觉发育快,出生时便具有发育完善的视觉系统,能区分不同的物体和线性方向,眼球较大,有利于各项参数的测量,具有成本低、繁殖力强、动物家系明确等优点,因此豚鼠是比较理想的实验性近视模型动物,也是最为常见的近视模型动物。
造模方法经典造模法
一、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
1.形觉剥夺性近视(form-deprivation myopia,FDM)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为近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奠定了础。形觉剥夺(form-deprivation,FD)抑制视网膜清晰成像,持续模糊的图像信号沿脉络膜传到巩膜,引起巩膜细胞外基质重塑,从而促进了眼睛的加速生长,导致眼部屈光的改变。缝合上下眼睑、配戴弥散镜片和面罩遮盖等是FDM造模的主要方法,并且视网膜成像越模糊诱发的轴性近视越严重。造模方法:选取2~3周龄豚鼠,面罩遮盖4wk。FDM眼相较于空白对照眼眼轴长度增加0.57mm左右,屈光度则增加约-5.45D,形觉剥夺 0~4wk内豚鼠眼轴及屈光度变化最明显,4wk后近视化程度明显减慢。优点:无需对豚鼠进行麻醉,不会挤压或限制眼睑运动,FD的眼睛可以在面罩后面自由眨眼。并且摘除面罩检查眼部参数更方便、无创且省时,也便于观察豚鼠近视恢复过程,所以面罩遮盖是目前常用的建立豚鼠FDM模型的方法。FD是一种“开环”系统,因为在视觉发育期内只要持续进行FD,眼球就会增长,近视度数持续增加,这是由于被剥夺眼缺乏视觉反馈并且没 有确定的屈光终点。
2、透镜诱导性近视模型镜诱导性近视(lens-induced myopia,LIM)又称离焦诱导性近视,豚鼠配戴负透镜或负度数隐形眼镜可以产生远视离焦诱导近视的发生。近年来我国学龄儿童近视发病率明显上升,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小,可能与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有关(调节滞后,图像聚焦在视网膜后),其与LIM原因相似,因此LIM豚鼠模型可用于模拟大部分青少年近视。LIM是一种“闭环”状态,因为配戴负透镜后,图像聚焦在视网膜后某一平面,为获得清晰图像,眼球向焦点方向定向生长,从而引起代偿性眼轴增长;由于负透镜度数恒定,所以一旦眼轴增长到可以补偿镜片离焦引起的屈光不正,眼球的生长就会恢复到正常的增长速率。虽然不同研究团队建立LIM豚鼠模型时使用负透镜的度数(例如:-6.00、-7.00、-10.00D)不一定一致,但一般2~8wk能成功建立LIM模型。
二.光诱导造模法
1、闪烁光诱导性近视模型人们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和电视等屏幕频繁跳动的电子产品,使得长期处于频繁光闪烁的“光污染”环境中。“光污染”可能是导致近视率快速上升的原因之一。持续闪烁的光可引起豚鼠近视,称为闪烁光诱导性近视(flickering light induced myopia,FLM)。选取2周龄豚鼠,0.5Hz闪烁光诱导,2wk左右会发生的近视漂移和眼轴增长。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4-10 16:0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