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na吧 关注:507贴子:3,565
  • 9回复贴,共1

俄罗斯大量古dna更新,q1a在1万年可能是纯白种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次性出土了10多个q1a古dna,全部都是U母系,一万3千年的样本。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4-11 13:03回复

    这十例Q系(其中8例已分型到Q1a)古样本的年代为公元前4700年至4200年间。

    这4例Q1a古样本的年代为公元前5209年至4369年间。
    你很会造谣啊!请告诉最近公布这批Q1a古样本哪一例是一万3千年前的样本?这14例样本没有一例的年代超过黑龙江省松花江南岸的那例距今9000多年的Q1a古样本(样本编号NE45,父系是Q1a-F1069,祖缘树F1069根部已录入,你给的的截图中能看到)吧,他的母系是G1a1a,东北亚母系。更多详情参见本吧精华帖《Q1a-F1096(×M120,B143,M25)古DNA集锦》,链接地址:https://tieba.baidu.com/p/9600020805#


    IP属地:江苏4楼2025-04-11 16:58
    收起回复
      测得10例Q系样本的Murzikha II是一个处新石器时代的墓地,位于伏尔加河和卡马河交汇处附近的北部阔叶林地带。卡马河是伏尔加河左岸最大的支流,伏尔加河的宽度在此交汇处翻了一番。Khvalynsk是在顿河-伏尔加河-乌拉尔大草原上发掘的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墓地,测得4例Q1a的Khvalynsk II是其中的二号墓地。顿河、伏尔加河、卡马河流域本就是印欧人的祖先颜那亚—萨马拉族群的核心分布区,譬如:Murzikha II墓地所在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就与“颜那亚—萨马拉”命名地之一的萨马拉州毗邻。这一地区的男性古样本的线粒体测得的都是类似U系的白种人母系,不是件很正常的事吗?
      一般认为,白种人的体质特征诞生很晚,可能未超过一万年。根据YFull树的计算,Q1a单倍群诞生于23800年前。你确定Q1a诞生后一万内,白种人的典型体质特征已经出现了?论文《The genetic origin of the Indo-Europeans》这14例Q系样本的年代,既未超过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NE45样本,更无法超过叶尼塞河左岸距今近17000年的旧石器时代的AF2样本。此外,欧亚大陆上还有一例比哈尔滨NE45样本更古老的Q1a古样本,他就是俄罗斯联邦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科雷马河畔Duvanni Yar遗址测得的kolyma1,距今约9800年,父系是Q1a1b-B143,母系是G1b。虽然AF2的母系基因没有报道,但kolyma1和NE45的母系都是东北亚母系G单倍群。你确定1万年前的Q1a男性是纯白种人?


      IP属地:江苏5楼2025-04-12 11:07
      收起回复
        纠正一下我上楼的错误,俄罗斯联邦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Afontova Gora-2遗址AF2样本的母系基因并非没有报道。他的母系是R单倍群,测得很粗,未细分下游。R单倍群是东欧亚母系B、F和西欧亚母系U、T、H、J、HV等单倍群的超级外祖母,我们无法通过AF2样本的母系判断他在线粒体基因上更接近东欧亚谱系还是西欧亚谱系。

        ↑截图自首次披露AF2样本的原始论文《Upper Palaeolithic Siberian genome reveals dual ancestry of Native Americans》的辅助材料
        但是,我们还有一项侧面的体质人类学证据,可以更多地将AF2样本的体质特征指向是东亚人。AF2样本发掘于Afontova Gora-2遗址的C3文化层,这一文化层中还发现了两具智人的骨骸。其中包括一名青少年(11-15岁)的第二颗上前磨牙以及一名成年人的左桡骨、尺骨、肱骨、指骨和部分额骨的碎片。根据现有的这些少量数据,俄罗斯古人类学家认为这些人的祖先是东亚人。AF2样本不仅是最古老的Q1a古样本,也是最古老的Q单倍群样本。你认为1万年前的Q1a男性是纯白种人,依据很充分吗?


        IP属地:江苏6楼2025-04-13 12: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