镖人吧 关注:22,539贴子:55,245
  • 13回复贴,共1

【剧情分析】细说杨广的个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个人推理,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IP属地:江苏1楼2025-04-20 21:06回复
    当了皇帝的杨广在《镖人》中是个看上去刚愎自用的存在,刚刚登场就杀死了开国功臣高颖与贺若弼,原因是认为“举国就役”,“亡国之举”。被以诽谤朝政为罪名在裴世矩面前被诛杀。在北巡途中,裴世矩也看到了这个风险,刚想劝就回想起前两者的悲惨结局,于是只是拍了个彩虹屁。被杨广“夸赞”最明白他的心思。
    明明三个人的想法都是对的,可杨广完全不想听,把忠诚直谏的开国功臣都直接杀了,未免太没有器量。
    然而纵观整个背景能够发现,杨广这种病态心理其实也有一种合理的产生原因。


    IP属地:江苏2楼2025-04-20 23:0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杨广是从哥哥杨勇那里抢过了太子之位,差点因为别人的谏言而被重新抹掉太子之位,结果在杨素和宇文述等人的帮助下违逆了遗诏,逼左骁骑卫杀了杨勇的一家老小,自己登基。所以从法理上说,杨广其实不是名正言顺当的皇帝,这是他的第一个心结。
      但杨广对于父亲杨坚实际上是非常尊敬的,在北巡以前就对皇后说梦到先皇,认为先皇对他很失望,自己打击门阀就是为了替先皇完成遗愿。然而在不知是谁的算计之下,他成了“弑父的逆子”。由于他不愿意将皇位送还给哥哥,实际上促成了杀害哥哥一家的事情,就算他实际上没干弑父的事,违逆也是板上钉钉的,那么他的德行有亏是百口莫辩的。
      一方面他对父亲的尊敬应该遵守遗诏让杨勇继位,但他又不敢让哥哥成为皇帝,那么自己就是自寻死路,这成为一个无法调和的矛盾。别说世人对他有谴责,自己对自己也有谴责。
      于是杨广想到的办法是:做出比父亲更伟大的政绩,证明父亲选哥哥是看走眼了。当他成为一个伟大的君王时,可能旁人和自己就能无视自己的得位不正。
      后世里,李世民与朱棣也是这样的一种人,玄武门之变与靖难之役是两人上位时的污点,于是他们成为工作狂,在开疆拓土上不遗余力,活得像个劳模,带来了一个盛世。可杨广作为一个先行者,毫无这方面的经验,最后却玩脱在了急功近利当中。


      IP属地:江苏3楼2025-04-20 23:29
      回复
        杨广也用勤劳的面貌去当皇帝,想在人民的心里树立明君的形象。好为他自己洗白。
        年纪不大却也熬出了白发,当皇帝当得如履薄冰,平日里纠结得像个面瘫。
        就在这个有生之年,他就想跑步般地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样自己才能问心无愧地再去见父皇。
        但是高颖、贺若弼这些人兼顾民力,老在扯他后腿,偏偏他们身为开国元勋,很有政治影响力。
        所以杨广最终不胜其烦,以更加冷酷的态度把反对他的人送上了西天。南辕北辙地活成了一个不听逆耳忠言的暴君。但同时自我安慰,这是在贯彻父皇想要消灭门阀的遗愿。
        他将八柱国一一消灭的同时,让旁观者敢怒不敢言,但反抗之心的压抑最终不过是酝酿了更恐怖的决堤。
        作为皇帝,靠臣子去管理天下是不可能避免的,不是门阀也是外戚、宦官等其他什么人群。
        自己搞出一副不念旧情的样子,带给臣子兔死狗烹的危机感,稍微聪明的也会变成裴世矩与宇文述那样的互保。
        因为他不是靠自己的魅力,让人因崇拜他而俯首称臣。只是靠喜怒无常,让别人怕得不敢轻举妄动。
        毫无技巧地通过人海战术来冲他的政治业绩,可最终是内忧外患一齐爆发,自己也落一个恶谥。


        IP属地:江苏4楼2025-04-20 23:53
        回复
          所以杨广最大的错是太关注自己的“名誉”,反倒忘了名誉是由外界对他的看法形成的。
          但种种做法最终只拿自己当做本位,给八柱国罗织罪名,对帮他平息事端的李渊都口没遮拦。
          表现出一点点不合他心意的臣子就当即排除出中枢,没有半点容人之量。
          追求各种面子工程,可到处得罪臣子人民,他又怎么可能收获好名声?
          哪怕他留下了一些好东西,可代价是百姓豁出性命的陪跑。
          等到百姓拼上一切都跟不上杨广的节奏时,为了存活下去,就会纷纷造反,一点火星就引燃所有压抑着的龃龉。
          最终自己父亲好不容易夺得的天下被他搞成一盘散沙。
          所以目击了杨广怎么卸磨杀驴的李世民最终却真的靠自己尊重谏言,注重民生开创了一个不同于杨广式蛮干的盛世。这应该就是故事里的闭环了。


          IP属地:江苏5楼2025-04-21 00:14
          回复
            END


            IP属地:江苏6楼2025-04-21 00:14
            回复
              码一个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4-21 21:39
              回复
                许多开创之举 逢时亦是雄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5-04-22 08:48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解析杨广之梦:
                  仁寿宫之变的当晚,杨坚的生命定格在了六十三岁。杨广则在五十九岁时死在了江都宫。
                  杨广认为的自己在追着父亲,而且父亲的外貌年龄与他差不多。
                  梦中是江都宫(杨广的殒命之地),他认为是仁寿宫(杨坚的殒命之地),所以他们共同走着的那条路是帝王之路,而迈向的地方叫“死亡”。
                  杨坚越走越快,直到杨广找不到,这就代表在做皇帝这个事上,杨坚甩了杨广八条街。
                  杨广找到杨坚的时候(意味着杨广死掉的时候),杨坚给了他一张白纸(对他的评价是“无语”)。
                  因为杨广的死昭示了杨坚建立的大隋随即就要灭亡,皇帝之位所托非人。所以杨广说“先王是对我很失望”。
                  杨广梦到了自己作为失败君主的结局,他虽然害怕失败,也知道他的本事不够,然而他也没能力找到破解办法。
                  萧皇后宽慰他说没有走错过,然而杨广自己清楚他走错已经很远了,只是隐患没有爆发罢了。
                  他想通过灭掉门阀来减少失败的风险,结果反而激化矛盾。
                  他明白自己的治国水平只是个半吊子,想求助于父亲,可父亲早就没法提供任何指导。这个皇位已经骑虎难下。
                  听到萧皇后的话,他垂着头,纠结表情未变,因为他明白萧皇后只是让他振作,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依旧在让他拿主意。他也只能摆正头颅,强打精神,用龙袍将自己包装起来,继续用他的半吊子治国能力应付一切。


                  IP属地:江苏9楼2025-04-24 23:06
                  回复
                    赞一个,帖主的解析还是很有道理的,历史上杨广的争议还是不小的,在镖人这样的漫画作品中,如何能够把杨广塑造得更立体,使其有有一种人格上的魅力(无论褒贬),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4-25 12:22
                    回复
                      高颎,不是高颖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4-28 15:49
                      收起回复
                        给楼主赞一个 虽然看的人不多 但是分析的个人很认可


                        IP属地:河南12楼2025-04-29 21: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