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吧 关注:51,556贴子:670,836

如何評價這位知乎老哥對明月煦風和吧內風氣的批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何評價這位知乎老哥對明月煦風和吧內風氣的批評?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4-24 00:30回复
    早该制裁了,不过殖呼也只是立场和本吧对立而不是比本吧更客观。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4-24 10:37
    收起回复
      辽塔首先也有大内部空间的塔啊,也不能说全是雕塑吧,塔每层不互通是为了防盗,事实证明很成功,很多辽代宝物就藏在塔心室里等建国后才被取出。而且辽代造塔的技术比相邻的宋甚至更往后的明高多了,辽塔不知是受到西亚匠人的影响有意识的使用穹顶,相比之下明代的塔都还在玩假券叠涩,辽塔比宋塔空间大的不是一点点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4-24 11:35
      收起回复
        有一说一确实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04-24 11:47
        回复
          就算不用辟雍(不过我记得有吧友量过里头就是17×17啊),那还有大乘之阁这个17×12啊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4-24 13:14
          收起回复
            稻草人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4-24 14:21
            回复
              基本赞同,但是我智力短浅俗务繁芜,管不过来。
              另外叠甲:
              1、从官式明构统计上的殿宇-台基照应关系来说,明初北京奉天殿放卫星可能性是很大的,中都奉天殿反而是比较克己复礼的那个;
              2、我个人比较反对明月煦风,但我已经放弃反驳了,毕竟明月是不接受我对明初“自我创制”的评价只顾放卫星并对长期的礼学传统展露不屑一顾的态度,那就很明显就是立场先行没有交流的余地了(我在Q群上还经常和万年和国主争辩北朝正衙是否为重檐但从来不会说对对方立论根基不屑一顾);
              3、我个人是不想继续放卫星斗兽的(特别是材料体系技术体系完全不一样斗兽不就是自取其辱)但是禁绝不了我现在还整天出差996对着一大堆复杂到要命的材料报表那我能怎么办,那只好躲到Q群上了呗;
              4、md加班加到头犯疼恶心的要死。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4-24 16:06
              收起回复
                其实我主要的兴趣点在科普近年来发现的绘画断代错误,不知为何重点还在抓之前跨度的那几个帖子。

                平武报恩寺我记得原贴里我写的是五间不是三间。不过似乎面阔数据是写错了,当时找的资料错了

                总体来说,开间的跨度越来越大这个应该没有问题,也确实和铺坐减小用材有关,这个在关于明清官式的学术论文里都论证的比较清楚了。

                对了,预告一下界画史五快要写好了,本来说四月出的但实在太忙。界画史五主要讲元代夏永的名楼图的构图对后世明清整个一个题材形成的重要作用,敬请各位留意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4-25 01:39
                收起回复
                  再来借楼主这个帖子预告一下界画史五,关乎元代夏永对于名楼这一题材绘画构图的奠定

                  预告图: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4-25 01:52
                  收起回复
                    俩金代建筑用斜撑减柱还是挺有意思的但完全从什么跨度的角度看上面层层叠叠的一堆又累赘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5-04-25 01:55
                    收起回复
                      面阔开间跨度还是很重要的,从明清官式巨构就能看出增大开间跨度的重要性,整个立面一下子就高大广阔,要不然总不能开间小柱子高那样吧,很局促。

                      而且毕竟开间的跨度也为里面的横跨奠定了基础。

                      这个主要是宋代以来减小铺坐的主要意图被20世纪误解所以强调。

                      至于纵跨深度本身抬梁的方式没变大致最多十几米这个从古到今发展不大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4-25 08:25
                      收起回复
                        图片中说到径山寺的开间可能大于目前辽金最大跨度这不是顺着我的论述来的吗。

                        南宋减小铺坐用材增加铺坐攒数的做法在界画中不能再明显了,要不然明官式难道是从真空中突然蹦出来的?

                        这正是证明了减小铺坐用材有助于增大开间。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4-25 08:38
                        回复
                          而且金代在不用添加硕大斗拱的内槽尝试着用减柱来扩大横跨,不也恰恰反映出檐柱横跨小所带来的瓶颈吗?
                          .
                          由于檐柱本身横跨小,金柱之间减柱来实现横跨,本身也有不稳定的问题,所以这种大多加了撑子,因此南宋建筑,其实北宋建筑就开始减小铺坐用材增大檐柱横跨,这不就是顺其自然的发展吗?难道还要批判成负面?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4-25 10:32
                          回复
                            太原晉祠聖母殿 宋代建築 用落葉松 小部份斗用榆木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4-25 11:15
                            回复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5-04-25 11: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