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一位戏剧界的权威人士——封至模老先生,他本人善唱秦腔,程师在西安期间,封至模先生经常来看望程师,见面后,两人总是谈论各种戏曲艺术,互相研究,互相探讨。
有一天,封先生谈到京剧《汾河湾》时,向程师建议有个地方是否可以加强一下。我师父细心地听封先生讲。封说,薛仁贵和柳迎春进窑后……,柳念:“外窑不洁净,待我与你打扫后窑”。薛念:“快些打扫”。这时,柳迎春先不要起唱,应该想起儿子薛丁山打雁为什么还没有回来,于是急忙出窑去盼看儿子,薛仁贵见柳氏出窑立即跟在柳迎春的后面,柳不见儿子回来,回进窑去,然后再起唱,一笑下场。这样就加深了薛仁贵对柳迎春的怀疑,给后面“闹窑”一段戏,在“闹”字上更有戏可作了,闹得有理了。
程师认为这个建议很好。后来我师父对这段戏进行了加工修改。程师是这样处理的:薛、柳进窑后两人对坐下,薛口渴要喝水,又要食充机,最后,因一路劳乏身体困倦想睡觉休息,柳念“外窑不洁净,待我与你打扫后窑”,薛念“快些打扫”。这时,乐队起“小拉子”,柳迎春想起儿子丁山去打雁怎么还没有回来,于是急忙出窑走向下场门,一望两望,薛也出窑紧跟在柳的后面观察她的动静。柳不见儿子回来,又急忙走向上场门,一望二望,薛跟在后面不知柳在找谁,柳还是不见丁山回来,于是回身进窑往左转身,这时,薛仁贵跟着进窑往右转身,二人见面,柳迎春这才念:“薛郎啊”叫起唱“西皮摇板”,“是你投军十八春,妻子为你受苦情,今日等来明日也等,等你回来我好做一个夫人。”最后“夫人”的“人”字上用了一个“回龙腔”,然后,柳用右袖轻搭在左袖上,一笑转身羞下。经过加工,比老的传统演法更精彩了。
这件事虽然已过30年了。但铭记在我的心中。我感到,程师成为一位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绝非偶然,由于他的勤学苦练,特别是和他的虚心好学,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分不开的。程师曾嘱附我说,别人给你提意见是真正的爱护你。比如,别人提了十个意见,其中有两个提得很好,那就应该很好地去接受,只要别人提得对,那我们就改正。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程师本人“以身作则”,是一位谦虚好学的楷模,值得我们后辈们很好地学习。
1950年元旦,为了庆祝新年,西北军政委员会邀我师父表演一个节目,但程师的戏衣已经运回北京无法演出,为了感谢西北党政领导对我师父的热情招待,程师决定穿便服上台舞一套《红拂传》中的双剑,前边叫我演一出全本《得意缘》。配角由“西北平剧院”的演员陪演,我用的服装、头面等均借用“平剧院”的。
由于程剧团的乐队人员都已返京,故特邀“战斗剧社”(文工团)的西乐伴奏《红拂传》中的“夜深沉”曲牌。经过几次合乐,终于上演了“别开生面”的精彩节目——《舞剑》。那天晚上党政军领导同志都来观看了程师的表演。我演完《得意缘》,顾不得卸装洗脸,在舞台上场门侧幕旁观摩我师父的《双剑舞》。只见程师身穿呢制服,脚穿布鞋,神采奕奕出了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西乐队奏起了京剧曲牌“夜深沉”,程师随着乐曲欢舞起来,他那挺拔优美的舞姿,博得了一阵阵的掌声,剧场气氛相当热烈,晚会在欢乐声中闭幕。
演完程师高兴地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穿便装上台表演“舞剑”,真是“别开生面”!
一九八一年十月三十日于上海
《程砚秋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