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吧 关注:5,602,419贴子:41,799,723

25考研数一146经验贴之方法论探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篇帖子主要就考研数学考察能力、常规考研数学学习路线等进行探讨交流,如有不恰当的地方欢迎大家指出!先声明一下:希望认出楼主的同学和朋友们不要开盒我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4-25 01:46回复
    lz在初试出分以后,一直想写点不一样的数学经验贴。奈何lz文笔有限,这件事也总被各种杂事所打扰,所以一直搁置至今。其实,行文至此lz的数学经验贴仍然只是脑子里有个大致思路。但明日复明日,杂事是忙不完的,估选择在深夜强迫自己完成本经验贴的更新,如有写的不好的地方请多多谅解!也欢迎大家随时交流,lz看到的都会尽量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4-25 01:52
    收起回复
      首先,考研数学经验贴时间规划学习路线等等已经有很多前辈写的非常好了,其中对于讲义课程习题册模拟卷等的选择经验贴也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全覆盖的客观性评价,对于方法论等等也有不少经验贴和up主写了很恰当的理解。在这里lz也写一下自己的一些个人观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4-25 02:00
      回复
        我们可以先来探讨一下考研数学到底要求我们哪些能力。对于大部分考研数学题的解答,第一步自然是需要我们学过相关知识(并且要求具有读题能力,能够从题目条件中提取出考察知识点和题目类型等);然后第二步是需要我们能想出来解题的大致思路或可能的步骤(这步是考试的难点,也是我们学习的关键,大概有两种方式去应对,1.通过题海战术,即在第一步完成时已经能在脑海中找到类似题目或相关解题方法,当然这种战术在真题创新题型中会失效 2.通过题目条件逐步往答案靠拢,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继续根据已学习过的知识去往前写、往答案方向靠近,比如25的数一线代概率论大题,再比如题目给了二阶可导,那是否可以看看题目要求然后把泰勒公式写上去试试等等),最后第三步需要我们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速度、准确率、纠错能力等各个方面)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4-25 02:06
        收起回复
          赶上直播了,大佬速更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04-25 02:09
          回复
            我们不妨先笼统的定为:知识+思路+计算。理论上来讲,“知识+计算”构成了考研数学的基本分数,这两项能力的提升是为了确保我们尽可能把我们该拿到的分数拿到,而“思路”这项能力则决定了我们该拿到的分数是多少,也就是我们个人分数的理论上限。那么我们面对考研数学,是否就应该以这三个目标能力为导向去进行学习训练?然后这里插一嘴考研人开始复习前基础能力问题,其实我们大部分人在知识能力上的差距是比较小的(除非大学期间一直接触这些科目相关知识),而这项能力的提升无非是时间长短问题,在反复多次、足够认真的情况下大部分考研er是能够把知识能力提升至考试要求的(当然数一的知识记忆量确实很大所以lz觉得选择数一最好还是要谨慎一些)。然后在计算能力上可以说大家的基础是天壤地别,不过这项能力是真的只要通过足够的训练就能提升的,很多考生下考场后抱怨自己计算失误等问题,总觉得这些分是不应该丢的,实际上这些考生在平时也总是有很多计算失误而且没有去加强训练,计算能力可以说是拿分的最后一步 希望大家认真对待,不要留有遗憾。然后,在思路或者说思维能力上,确实有些题目要吃天赋一点,这个只能说大家尽量训练,尽可能提升,考研数学并不要求我们考满分,我们只能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提升这项能力。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4-25 02:23
            回复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我们常规复习路线和对应能力的关系,时间最长内容最多的复习路线/内容应该是:零基础阶段课程讲义习题册—基础阶段课程讲义习题册—强化阶段课程讲义习题册—冲刺阶段课程(技巧/压题/大观课等)讲义习题册—真题模拟卷(此外还有:每日一题+模考+专题讲义+专题课程)。如有遗漏,欢迎大家补充一下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4-25 02:27
              收起回复
                零基础阶段
                课程讲义:帮忙最基础版本的理解知识概念(有的会补充一些高中知识)
                习题册:最基础版本的计算能力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4-25 02:29
                回复
                  基础阶段
                  讲义:逐个学习考研知识点并加以理解,例题是为理解知识点而服务(知识)
                  课程:讲解知识点以帮助大家理解记忆,以及帮助大小学习例题的解题思路(知识+简单思路)
                  习题册:主要为检验上述成果服务,同时可以起到一定的计算能力思路能力的提升(计算+思路)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4-25 02:34
                  回复
                    强化阶段(不同老师在同一阶段的风格可能是不同的,这里以主流路线为例)
                    讲义:回顾复习考研知识点,例题会按题型以及方法进行整理分块,从而起到知识能力中的学解题方法(知识)
                    课程:回顾复习考研知识点的同时,串联整章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及帮助大家学习理解讲义尤其例题中不同方法的使用(知识+思路)
                    习题册:可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之前学习的成果,甚至包括其他章节(综合题),同时可起到一定的计算能力思路能力的提升(计算+思路)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4-25 02:43
                    回复
                      冲刺阶段
                      课程(技巧押题大观课):回顾一个科目里较为重要的考研知识点并把它们尽可能串联起来,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知识能力以及思路能力(知识+思路)
                      讲义:为课程服务使用,例题为知识点服务(知识)
                      习题册:大多为考研重点知识点相关题目,可在一定程度上训练相关知识点的计算能力、思路能力(计算+思路)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4-25 02:50
                      回复
                        真题:检验三项能力成果的同时可以使我们学习路线不偏离考研要求(知识+计算+思路)
                        模拟卷+模考:检验三项能力成果的同时训练我们的套卷能力、面对新题的能力(知识+计算+思路)
                        每日一题:帮忙回顾知识点,帮忙保持计算手感,也能一定程度提升思路能力(知识+计算+思路)
                        专题讲义课程:帮忙加深对应章节知识点的理解,帮忙整理归纳概念题证明题等专题便于集中突破(知识+思路+计算)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4-25 02:56
                        回复
                          其实不难发现,讲义主要是用于提升我们的知识能力,而课程是主要提升我们的知识+思路能力,而习题册主要是提升我们的计算+思路能力。最后一个阶段的内容由于综合性较强,可以同时检验并提升到三项能力。那么我们不妨根据这些特点和自己的能力需求去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路线安排。常规复习路线自然是没有问题且合理的并且是完完全全能够应对考研的,但是这个路线时间之长任务之多也是令人窒息的。据不可靠统计,考研er中最后能完完整整写完弄懂一本习题册的人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很多人盲目按照传统学习路线一味追求进度,认为我看完了强化课强化阶段就结束了,实际知识知识学了没有进行检验复习,思路只是听了没有进行总结归纳,计算只是看了没有进行动笔训练,最后看似完成了一堆任务,实际三项能力却没提升微小。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4-25 03:10
                          回复
                            有点晚了,lz就先写到这里啦大概想说的关于方法论探讨也就这些了,如果大家有不懂的可以随时探讨交流,lz看到会回复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4-25 03:12
                            回复
                              最后,送给一些基础不太好或二战的朋友们一句话:希望大家能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去创新去实践去挑战,结果一定会如你所愿!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4-25 03: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