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吧 关注:55,015贴子:906,715
  • 19回复贴,共1

江苏连云港市 赣榆区 胶辽官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知道 什么原因 最近几年 中国语言地图第二版 把赣榆方言 改成中原官话 徐淮片 简直是, 颠倒黑白 欺师灭祖 事实早就证明 赣榆话属于 胶辽官话 青莱片 几十年前官方定义 赣榆都是 胶辽官话 和 辽东 胶东 很多发音词汇 一模一样 比如说 以下发音词汇 人叫 银 说话叫 薛话 期饭 哈酒 坐车叫 做切 不知道 叫 不机道 猪肉 读成 拘又 上哪里 叫 向哪里 这些只是冰山一角 还有很多 高度相似 赣榆银 对大连方言 都觉得亲切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4-25 09:46回复
    不知道什么原因 赣榆银 明明是 胶辽官话 最近几年被修改了 中原官话徐淮片 这是严重的错误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4-25 09:56
    回复
      应该是和日照相似,都是胶辽官话,但是被分到别的方言区域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4-25 12:58
      收起回复
        但即使是胶辽官话也是像青岛,和烟台-东北还是有点区别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4-25 13:00
        收起回复
          赣榆话的特征明显偏胶辽。章母字保留三等音,在中原官话几乎找不到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4-25 15:29
          收起回复
            此论述聚焦赣榆方言归属争议,需结合语言学分类标准理性辨析。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赣榆方言声调特征(古入声清音声母字今读阴平,如“百”读pāi)与中原官话徐淮片一致,而胶辽官话典型特征(古清入字多归上声,如青岛“百”读bǎi)在此区域并不显著。词汇层面的“银(人)”“薛话(说话)”等胶辽官话特征,实为明清以来山东移民带来的词汇渗透,属语言接触现象,而非底层语音系统的归属依据(参考李荣《汉语方言调查字表》及钱曾怡《山东方言研究》)。
            历史行政归属上,赣榆自明清属海州(今连云港),地处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过渡带,其语音系统更接近徐淮片的“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送气”特征(如“大”读dà而非胶辽官话的dǎ)。1987年第一版地图将其暂归胶辽官话,系早期调查对移民词汇影响的过度侧重;第二版修正分类,基于更系统的语音数据(据《汉语官话方言研究》,石汝杰等,2015)。吴越文化视角下,语言区划本质是多维特征的科学归纳,宜尊重音韵学核心标准,避免以个别词汇相似性替代系统性论证——正如吴语区内部亦存在徽语、江淮官话的接触现象,分类争议需依托严谨的音系比较,而非情感化的“欺师灭祖”评判。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4-27 18:4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