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租房的时候下载了帖吧,,突发奇想看看高中吧还有没有在,于是乎有了此贴,该贴仅为楼主个人内耗时期的自言自语,请勿上纲上线到意见及看法。
--------
暂将此贴发布于彪角中学吧及凤翔中学吧(彪角中学部分老师合并至凤翔中学,学生应该没人会认识我,毕竟好多年了),跟我同届及攻读高四的学生定也已经为了生活而奔波。估计也没人刷帖吧。
如果真有那么千分之一乃至万分之一的概率看到此贴,又恰巧猜到我是谁,我不介意你直接打出来




-------------
个人经历:
1998年出生于陕西凤翔某农村家庭,家中姐弟二人,从乡村小学一直到乡村中学初二,初三进入县初中就读。
2013年中考失利,进入彪角中学;
2016年高考再次失利(也可能是真的菜),以上线一本分数线不多进入某所外省双非就读;
2020年本科毕业,选择进入西安某末流985(A+学科,院士团队)深造;
2023年硕士毕业,碰上"将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的第一年,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但仍凭借着院士团队buff +,成功拿到某大厂高薪工作。但在此之前,已经和硕导说过要硕转博,硕导也已经将博士名额给我。最后犹豫再三,在某大厂和冲击最高学位之间选择大厂工作,从此远离家乡,只身一人;
2025年3月,怀揣着对Doctor tiltle的向往,从大厂辞职,联系某所省外中9老师选择攻读博士学位。
现在是辞职后整整一个月后的某一天下午,正在校医院做入职体检。3年硕士生涯,2年大厂经历已经让我见识了太多形形色色的人,从大专生到科学院院士,从一本失业到大厂年包500w,从舍友双非本科到舍友北大博士。可能是社会发展太快小时候梦寐以求的学校,生活,工作都在不知不觉间得到又失去。(比如:高一高二的时候,有仙交的大一学生来支教,当时感觉极其优秀,可望不可及,但是现在的感觉,好像也就那么一回事。另外多提一句,该生就读专业为当年巨火的土木工程,也不知道该生目前想法如何)
刚刚过完27岁生日,正如标题所言,马上进入不惑之年,可我总感觉我还像个学生一样,既要又要想要。在工作的时候,对于辞职读博,我有很多幻想,比如:走在大学校园里,能时刻感受到青春洋溢的气息;不再囊中羞涩,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能接触到很多比自己优秀的人等等。但是真当我走到了这一步,以上这些的全部没有感受到,反而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年龄,家庭情况等等现实问题。其实在我辞职跟同事说我要去读博的时候,我99%的同事都劝我说(我同事基本都是名校(指中流9以上学校)毕业,博士占比50以上,剩下1%的同事是因为人家家庭情况好,跟我说人还是要有一点梦想的),如果不是打算走教职路,博士100%血亏,不如硕士出来打工。为了那一个title浪费5年时间不划算。
然后我依旧选择了辞职,并且提前进组打工,也就是今天,我产生了跑路的想法,依旧在读博和打工赚钱之间疯狂摇摆,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总是走一步看一步,没有规划。并且在疯狂内耗中。
前段时间跟我乡镇编的同学聊天,谈起相互认识的人都在哪里上班,干什么工作,有没有结婚之类的,其中当谈到一个文科班的女生(高中时期常年稳居文科年级前三),考到了某县城的法院,多少多少的薪资时,我们同时流露出羡慕的表情,随后我同学说,你羡慕啥,你比她好得多,等你博士读出来,你会比她更好。我笑了笑没说话,其实我是真的羡慕人家,宁愿不要我现在的生活。当然按照现在成功者的视角来看,大部分人都混的挺惨。
再回头看看:
高三同桌A,女生,凤中复读后就读西安某三本,已结婚生子;
男B及男C,高中时期比较关系好的男生,也经历了从失业到再就业,目前仍在为前途迷茫;
女生D:文科,高中毕业进入西安某二本,考研失败后工作,现就职于某四线城市国企,已于年初结婚(明人不说暗话,楼主喜欢该女生7年,从高二到研二,期间曾有间断联系);
女生E,文科,某省外大专,后回到某四线城市,工资不过3500,已于年初结婚;
女生F,理科,河北衡水中学毕业,本科中9,考研一战清华,二战清华深圳研究院,三战院校不明,后选择工作就职于国际庄某体面厂,今年考研上岸中9;
男生G,楼主同事,江苏人,本博大工,师从某科学院院士,与楼主一同以应届生身份加入某大厂后一年跑路,现就职于某深圳车企;
男生H,浙大博士,同一年后跑路回浙大做博后;
男生I ,北大博士,同一年后跑路选择某中厂躺平;
我所认识的大部分人,基本上都已经有了目标城市和目标心上人。唯独我,还在流浪,经历了这么多,仍然不知道何去何存,不知道以后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不知道会留在哪个城市,最终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称我一声Doctor.Zhang,一切好像都是未知。
--------
暂将此贴发布于彪角中学吧及凤翔中学吧(彪角中学部分老师合并至凤翔中学,学生应该没人会认识我,毕竟好多年了),跟我同届及攻读高四的学生定也已经为了生活而奔波。估计也没人刷帖吧。
如果真有那么千分之一乃至万分之一的概率看到此贴,又恰巧猜到我是谁,我不介意你直接打出来





-------------
个人经历:
1998年出生于陕西凤翔某农村家庭,家中姐弟二人,从乡村小学一直到乡村中学初二,初三进入县初中就读。
2013年中考失利,进入彪角中学;
2016年高考再次失利(也可能是真的菜),以上线一本分数线不多进入某所外省双非就读;
2020年本科毕业,选择进入西安某末流985(A+学科,院士团队)深造;
2023年硕士毕业,碰上"将寒气传递给每一个人"的第一年,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但仍凭借着院士团队buff +,成功拿到某大厂高薪工作。但在此之前,已经和硕导说过要硕转博,硕导也已经将博士名额给我。最后犹豫再三,在某大厂和冲击最高学位之间选择大厂工作,从此远离家乡,只身一人;
2025年3月,怀揣着对Doctor tiltle的向往,从大厂辞职,联系某所省外中9老师选择攻读博士学位。
现在是辞职后整整一个月后的某一天下午,正在校医院做入职体检。3年硕士生涯,2年大厂经历已经让我见识了太多形形色色的人,从大专生到科学院院士,从一本失业到大厂年包500w,从舍友双非本科到舍友北大博士。可能是社会发展太快小时候梦寐以求的学校,生活,工作都在不知不觉间得到又失去。(比如:高一高二的时候,有仙交的大一学生来支教,当时感觉极其优秀,可望不可及,但是现在的感觉,好像也就那么一回事。另外多提一句,该生就读专业为当年巨火的土木工程,也不知道该生目前想法如何)
刚刚过完27岁生日,正如标题所言,马上进入不惑之年,可我总感觉我还像个学生一样,既要又要想要。在工作的时候,对于辞职读博,我有很多幻想,比如:走在大学校园里,能时刻感受到青春洋溢的气息;不再囊中羞涩,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能接触到很多比自己优秀的人等等。但是真当我走到了这一步,以上这些的全部没有感受到,反而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年龄,家庭情况等等现实问题。其实在我辞职跟同事说我要去读博的时候,我99%的同事都劝我说(我同事基本都是名校(指中流9以上学校)毕业,博士占比50以上,剩下1%的同事是因为人家家庭情况好,跟我说人还是要有一点梦想的),如果不是打算走教职路,博士100%血亏,不如硕士出来打工。为了那一个title浪费5年时间不划算。
然后我依旧选择了辞职,并且提前进组打工,也就是今天,我产生了跑路的想法,依旧在读博和打工赚钱之间疯狂摇摆,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总是走一步看一步,没有规划。并且在疯狂内耗中。
前段时间跟我乡镇编的同学聊天,谈起相互认识的人都在哪里上班,干什么工作,有没有结婚之类的,其中当谈到一个文科班的女生(高中时期常年稳居文科年级前三),考到了某县城的法院,多少多少的薪资时,我们同时流露出羡慕的表情,随后我同学说,你羡慕啥,你比她好得多,等你博士读出来,你会比她更好。我笑了笑没说话,其实我是真的羡慕人家,宁愿不要我现在的生活。当然按照现在成功者的视角来看,大部分人都混的挺惨。
再回头看看:
高三同桌A,女生,凤中复读后就读西安某三本,已结婚生子;
男B及男C,高中时期比较关系好的男生,也经历了从失业到再就业,目前仍在为前途迷茫;
女生D:文科,高中毕业进入西安某二本,考研失败后工作,现就职于某四线城市国企,已于年初结婚(明人不说暗话,楼主喜欢该女生7年,从高二到研二,期间曾有间断联系);
女生E,文科,某省外大专,后回到某四线城市,工资不过3500,已于年初结婚;
女生F,理科,河北衡水中学毕业,本科中9,考研一战清华,二战清华深圳研究院,三战院校不明,后选择工作就职于国际庄某体面厂,今年考研上岸中9;
男生G,楼主同事,江苏人,本博大工,师从某科学院院士,与楼主一同以应届生身份加入某大厂后一年跑路,现就职于某深圳车企;
男生H,浙大博士,同一年后跑路回浙大做博后;
男生I ,北大博士,同一年后跑路选择某中厂躺平;
我所认识的大部分人,基本上都已经有了目标城市和目标心上人。唯独我,还在流浪,经历了这么多,仍然不知道何去何存,不知道以后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不知道会留在哪个城市,最终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称我一声Doctor.Zhang,一切好像都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