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中国,没有国家投资的京剧教育机关,与日本的能乐、歌舞伎同样,基本是采取家传或拜师学艺的制度。但是却有一种私立的培训所,叫作“科班”。其中最有名气的是“富连成”,直到1940年解散为止,在近40年里它培养了很多京剧演员。正是从这里出科的演员们和家传出身的梅兰芳一起,同心协力,振兴了中国近代的京剧。
解放后,中国政府委任梅兰芳为院长,组建了中国戏曲研究院。1950年成立了附属该院的专攻京剧艺术的中国戏曲学校,由国家直接出面培养京剧接班人,后,改名为中国戏曲学院。
1977年重建的戏曲学院,下设了表演系、导演系和音乐系。据说,最近将要增设京剧戏文系、舞台美术系和戏剧教育系。学制九年,从小学毕业的十一、二岁的儿童考入这里以后,通过基础课四年,中专三年,大学二年的一贯制,把他们培养成才。现有学生450人,教职员350人,多么阔气的学校啊!并且,中国戏曲学院直属于文化部,可想而知,国家花了这么大的人力和财力,都是为了培养传统戏剧可靠的继承人。
学生全部住宿,每天要进行十个小时以上的学习。不仅要学习技艺,还要分阶段地学习政治和普通教育方面的基础课程。并且要根据每个人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刻苦的训练。
我参观了学生们的唱腔和武打的实习课,因为是百里挑一考进来的孩子,其生理条件很好,再加上老师采取的是手把手的培训方法,可想而知,九年后毕业的学生的艺术水平该有多高了。因为传统戏剧的表演,程式性极强,培训的方法是很严格的。
一位学校领导人的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大意是:“过去有很多演员只在形式上记住了老师告诉他该如何做,却忘记了为什么要那样做的道理,所以,他们的表演生命力很快就会枯萎。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教育方法是尽可能让他们了解所以要那样表演的道理。舞台上的舞蹈场面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关系,舞台上的表演技巧是来自生活,但又不是生活的原样,而是比生活更美的东西。这一点必须让学生们能理解。”
这话,充分地说明了该校教育观念的实质。
《现代中国戏剧考察录》
解放后,中国政府委任梅兰芳为院长,组建了中国戏曲研究院。1950年成立了附属该院的专攻京剧艺术的中国戏曲学校,由国家直接出面培养京剧接班人,后,改名为中国戏曲学院。
1977年重建的戏曲学院,下设了表演系、导演系和音乐系。据说,最近将要增设京剧戏文系、舞台美术系和戏剧教育系。学制九年,从小学毕业的十一、二岁的儿童考入这里以后,通过基础课四年,中专三年,大学二年的一贯制,把他们培养成才。现有学生450人,教职员350人,多么阔气的学校啊!并且,中国戏曲学院直属于文化部,可想而知,国家花了这么大的人力和财力,都是为了培养传统戏剧可靠的继承人。
学生全部住宿,每天要进行十个小时以上的学习。不仅要学习技艺,还要分阶段地学习政治和普通教育方面的基础课程。并且要根据每个人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刻苦的训练。
我参观了学生们的唱腔和武打的实习课,因为是百里挑一考进来的孩子,其生理条件很好,再加上老师采取的是手把手的培训方法,可想而知,九年后毕业的学生的艺术水平该有多高了。因为传统戏剧的表演,程式性极强,培训的方法是很严格的。
一位学校领导人的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大意是:“过去有很多演员只在形式上记住了老师告诉他该如何做,却忘记了为什么要那样做的道理,所以,他们的表演生命力很快就会枯萎。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教育方法是尽可能让他们了解所以要那样表演的道理。舞台上的舞蹈场面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关系,舞台上的表演技巧是来自生活,但又不是生活的原样,而是比生活更美的东西。这一点必须让学生们能理解。”
这话,充分地说明了该校教育观念的实质。
《现代中国戏剧考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