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这个话题之前,先说一个非常反印象的数据,那就是申花本赛季的进球数是中超并列第一,也就是说截止前9轮,申花的进攻在中超其实是排第一档的。但是,和数据截然相反的刻板印象是,申花的进攻其实打得很滞涩,看似场均2球的数据,在场上的表现却没有给人以进攻火力很强的印象。这就是接下来要讨论的关于申花的进攻。
目前来说,司卢斯基这套体系,进攻主要是两个套路,
一个是大脚找前场两个前锋打转换,另一个就是靠两个边后卫边路突破后传中。
防守的话就是中场放3个防守型后腰,在边后卫攻上去的时候,左右两翼的边后腰就会去补边后卫上插的空位。
但是,现在这套体系面临很大的问题,一个是前场只有一个中锋能做支点,另一个米内罗就是上个赛季前半段的特谢拉,主打一个后插上。但是前场只有一个控球点的话,就很容易被重点看死,一方面对路易斯的消耗太大,另一方面也影响了进攻的效率,此外,路易斯虽然有一定背身接球的能力,但是他其实和真正的中锋支点还是有差距,再加上本赛季他的状态一直有点低迷,这就导致了,申花无论是打转换还是打阵地战的时候,前场在中路30米区域很难拿住球,最后只能倒来倒去,然后把球发展到边路。
至于两个边路插上进攻的套路,诚然,申花两个边后卫玛纳法和陈晋一的助攻能力都不错,但是申花前场缺少配合,边路突破并不是只有传中一条路的,因为申花现在缺少前场的绝对高点,边路传中的效果其实不是很好。但是因为司机的3个后腰的设置,使得在攻入前场30米区域之后,申花前场的接应点有点少,边后卫套上和突破之后,可以选择的进攻套路有点少。另外再加上前场两个前锋的背身接球做球能力都有限,也很难和边后卫之间在局部打出配合。于是边后卫插上之后,要么下底传中,要么变向内切。。。都是在单干。这个其实对于边后卫的体能消耗是很大的,而且也很容易造成被抢断之后直接打反击,边后卫的频繁插上助攻也是申花今年后防失球增多的一个原因之一。
除了两个常规的进攻套路之外,今年还好申花在定位球上下了功夫,在前几轮的比赛里,进了不少定位球,要是没有定位球的进球的话,申花今年至少要少赢好几场。
总结下来,回到前面的问题,为什么申花明明进球很多,却总给人一种进攻乏力的感觉。原因就在于申花场上的常规进攻套路,其实打得效率很低,虽然也会有依靠这两个套路的进球。但是绝大部分的进球,基本上还是靠的最后20分钟,靠不惜命的奔跑和冲击带来的,也就是说都是非常规的进球。这样的进球占比例多了,就会给人一种申花没有固定的高效的进攻套路的印象,毕竟你不可能一个赛季都要靠最后20分钟各种非常规进球来赢得比赛的。更何况,随着赛季的深入,和双线甚至三线作战的展开,申花的球员是否还能保持赛季初这样的持续的强度就要打个问号了。
那么,怎么调整申花的进攻的套路呢?
先排除几个不可能的选项,一个是换阵型,这个选项太激进了。一方面司机不可能轻易改变自己的打法尤其是现在排名第一的情况下,另一方面其他阵型球队没有演练过,贸然改变,其实效果可能更差,除非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不然这个赛季内应该i不会有更换阵型的事
第二个是换外援,虽然每年都有中期更换外援的呼声,但是按照94的一贯作风,这个可能性是有点小。除非有哪个外援出现赛季报销的情况,不然,中期要换外援估计还是有点难的。
既不能换阵型也不能换外援,其实能做的调整空间就比较小了。无非就是后腰位置上是上杨皓宇还是上高天意的问题了。但是这种位置上的微调其实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
个人意见,既然做不了大手术,就根据现有人员的特点,把战术稍微调整一下,比如前场没有支点,那就不要支点过渡了。直接就狗叼飞盘,大脚找身后,让米内罗和路易斯跑起来,反正他两谁也没法背身做球。索性就当两个马莱莱使用得了,打得简单一些。另外打阵地战的时候,两个边后卫套上的时候,边后腰也别去补位了,直接上提到肋部,去接应两个边后卫,这样的打法虽然激进了点,但是换个思路想想,你把整体阵型前压了,一旦丢球,后腰可以在前场进行就地反抢,总好过,对方沿着你的边路一路推进,就算你后面放一个后腰在边路,遇到中超那些黑又硬的前锋,其实你也是防不住的。索性就放开手脚,前30分钟打得激进一些,争取早点取得进球,而不是每次都要后发制人。
当然,上面这些只是纯球迷的个人意见,专业的人有专业的思路,我们球迷就是凑个热闹,瞎讨论讨论的。
目前来说,司卢斯基这套体系,进攻主要是两个套路,
一个是大脚找前场两个前锋打转换,另一个就是靠两个边后卫边路突破后传中。
防守的话就是中场放3个防守型后腰,在边后卫攻上去的时候,左右两翼的边后腰就会去补边后卫上插的空位。
但是,现在这套体系面临很大的问题,一个是前场只有一个中锋能做支点,另一个米内罗就是上个赛季前半段的特谢拉,主打一个后插上。但是前场只有一个控球点的话,就很容易被重点看死,一方面对路易斯的消耗太大,另一方面也影响了进攻的效率,此外,路易斯虽然有一定背身接球的能力,但是他其实和真正的中锋支点还是有差距,再加上本赛季他的状态一直有点低迷,这就导致了,申花无论是打转换还是打阵地战的时候,前场在中路30米区域很难拿住球,最后只能倒来倒去,然后把球发展到边路。
至于两个边路插上进攻的套路,诚然,申花两个边后卫玛纳法和陈晋一的助攻能力都不错,但是申花前场缺少配合,边路突破并不是只有传中一条路的,因为申花现在缺少前场的绝对高点,边路传中的效果其实不是很好。但是因为司机的3个后腰的设置,使得在攻入前场30米区域之后,申花前场的接应点有点少,边后卫套上和突破之后,可以选择的进攻套路有点少。另外再加上前场两个前锋的背身接球做球能力都有限,也很难和边后卫之间在局部打出配合。于是边后卫插上之后,要么下底传中,要么变向内切。。。都是在单干。这个其实对于边后卫的体能消耗是很大的,而且也很容易造成被抢断之后直接打反击,边后卫的频繁插上助攻也是申花今年后防失球增多的一个原因之一。
除了两个常规的进攻套路之外,今年还好申花在定位球上下了功夫,在前几轮的比赛里,进了不少定位球,要是没有定位球的进球的话,申花今年至少要少赢好几场。
总结下来,回到前面的问题,为什么申花明明进球很多,却总给人一种进攻乏力的感觉。原因就在于申花场上的常规进攻套路,其实打得效率很低,虽然也会有依靠这两个套路的进球。但是绝大部分的进球,基本上还是靠的最后20分钟,靠不惜命的奔跑和冲击带来的,也就是说都是非常规的进球。这样的进球占比例多了,就会给人一种申花没有固定的高效的进攻套路的印象,毕竟你不可能一个赛季都要靠最后20分钟各种非常规进球来赢得比赛的。更何况,随着赛季的深入,和双线甚至三线作战的展开,申花的球员是否还能保持赛季初这样的持续的强度就要打个问号了。
那么,怎么调整申花的进攻的套路呢?
先排除几个不可能的选项,一个是换阵型,这个选项太激进了。一方面司机不可能轻易改变自己的打法尤其是现在排名第一的情况下,另一方面其他阵型球队没有演练过,贸然改变,其实效果可能更差,除非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不然这个赛季内应该i不会有更换阵型的事
第二个是换外援,虽然每年都有中期更换外援的呼声,但是按照94的一贯作风,这个可能性是有点小。除非有哪个外援出现赛季报销的情况,不然,中期要换外援估计还是有点难的。
既不能换阵型也不能换外援,其实能做的调整空间就比较小了。无非就是后腰位置上是上杨皓宇还是上高天意的问题了。但是这种位置上的微调其实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
个人意见,既然做不了大手术,就根据现有人员的特点,把战术稍微调整一下,比如前场没有支点,那就不要支点过渡了。直接就狗叼飞盘,大脚找身后,让米内罗和路易斯跑起来,反正他两谁也没法背身做球。索性就当两个马莱莱使用得了,打得简单一些。另外打阵地战的时候,两个边后卫套上的时候,边后腰也别去补位了,直接上提到肋部,去接应两个边后卫,这样的打法虽然激进了点,但是换个思路想想,你把整体阵型前压了,一旦丢球,后腰可以在前场进行就地反抢,总好过,对方沿着你的边路一路推进,就算你后面放一个后腰在边路,遇到中超那些黑又硬的前锋,其实你也是防不住的。索性就放开手脚,前30分钟打得激进一些,争取早点取得进球,而不是每次都要后发制人。
当然,上面这些只是纯球迷的个人意见,专业的人有专业的思路,我们球迷就是凑个热闹,瞎讨论讨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