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县人杰地灵,得名始于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因县东古蒲城(今蒲石村附近)而得名,其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历经重泉、南白水、奉先等名称演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蒲城被称为“将相故里”,是因为这里是杨虎城将军和清朝名相王鼎的故乡。杨虎城是著名的爱国将领,曾在1936年发动西安事变;王鼎以端方正直闻名,曾在鸦片战争期间主张抗战。
王鼎,字定九,号省厓,生于1768年,是陕西蒲城人。他是清朝中后期的著名政治家,曾任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等重要职务,以端方正直闻名朝野。相当于现代的宰相,是道光皇帝的老师。
王鼎在廷谏无效的情况下,选择以死谏言,于1842年4月30日在北京圆明园自缢而死,留下了“条约不可轻许,恶例不可轻开”的遗书。其后百年国耻就是从这时埋下的祸根,使中国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社会而历尽屈辱。
林则徐被贬途中得知王鼎死讯,悲痛万分,写下
"伤心知己千行泪,洒后干沙大幕风”
今天将位于蒲城县达仁巷王鼎故居后被改建为王鼎纪念馆,以纪念这位爱国名相。王鼎的家族在蒲城有着显赫的历史地位,他的后代中出现了许多杰出人物。他的悲壮行为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蒲城被称为“将相故里”,是因为这里是杨虎城将军和清朝名相王鼎的故乡。杨虎城是著名的爱国将领,曾在1936年发动西安事变;王鼎以端方正直闻名,曾在鸦片战争期间主张抗战。
王鼎,字定九,号省厓,生于1768年,是陕西蒲城人。他是清朝中后期的著名政治家,曾任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等重要职务,以端方正直闻名朝野。相当于现代的宰相,是道光皇帝的老师。
王鼎在廷谏无效的情况下,选择以死谏言,于1842年4月30日在北京圆明园自缢而死,留下了“条约不可轻许,恶例不可轻开”的遗书。其后百年国耻就是从这时埋下的祸根,使中国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社会而历尽屈辱。
林则徐被贬途中得知王鼎死讯,悲痛万分,写下
"伤心知己千行泪,洒后干沙大幕风”
今天将位于蒲城县达仁巷王鼎故居后被改建为王鼎纪念馆,以纪念这位爱国名相。王鼎的家族在蒲城有着显赫的历史地位,他的后代中出现了许多杰出人物。他的悲壮行为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