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乙肝属于免疫疾病,约60%的病人可透过自我免疫系统清除掉乙肝病毒基因体cccDNA,也是目前清除乙肝病毒唯一利器,”简荣南说,这也是为什么当乙肝复发,病毒量增加,是刚好给病人一个机会启动自发性免疫病毒清除机制!
------>
------>
<<乙肝随想>>
个人感觉还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些成年人能够发生自愈的,几乎也都是依靠自身免疫病毒清除机制中的特异性免疫来清除体内的乙肝病毒的,并没有依靠任何药物的辅助,实际上就是激活了自身免疫清除病毒的机制;能够清除乙肝病毒的,依靠的是免疫系统中的某一个特异性免疫系统,成年人阶段感染乙肝病毒的即急性乙肝,因感染者自身免疫系统是比较成熟健全且强大的,所以通过自身免疫应激反应就可以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自愈率高达90%-95%;那些婴幼儿和未成年阶段感染乙肝病毒的,如果婴幼儿因母亲是感染者没有做阻断或阻断失败的,和在未成年的少年阶段感染乙肝病毒的,大部分可能会由感染状态逐渐变成长期慢性携带状态,但是呢他们之中在成年后的数年或数十年后,还是会存在自愈的机会的,但是每年的自愈率是极低的1%-3%,而他们之中出现自愈的也是依靠自身的特异性免疫清除机制;
那么问题就来了,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激活这种特异性免疫清除乙肝病毒的机制呢?
1、等待激活免疫清除cccDNA的新药;
2、等待每年小概率的1%-3%自愈的机会;
3、婴幼儿阶段接受干扰素治疗;
4、成年阶段按照台湾医生的指导案例“固定疗程后停药”,密切跟蹤随访病毒量反弹,监测“激活自身免疫病毒清除机制”的出现,依靠自身免疫清除cccDNA...当然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不建议任何没有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擅自停药进行试验,风险因素较高!
目前的乙肝抗病毒药,包括核苷药和干扰素;核苷药只是病毒抑制剂,对降低表面抗原没有直接作用而是依靠自身免疫应答来实现表面抗原自行衰减的,表面抗原转阴的概率接近自愈率即为1%;而干扰素的治疗在抑制病毒的同时还可以激发自身免疫来清除病毒,但还是不能彻底清除cccDNA ,最多只是实现临床治愈即表面抗原转阴,表面抗体也可以产生,实现了功能性治愈,也就是说cccDNA 很大可能性只是短暂的处于休眠期,休眠期的长短完全取决于自身的长期免疫压制,干扰素停药后体内的干扰素的持续效应能够维持多久,这也是个问题,终有一天持续效应会消失的,而被激发的长期免疫压制也可能会逐渐减弱,或许在某些新发因素(服用免疫抑制剂、长期劳累饮酒、饮食作息不规律等)导致自身免疫功能下降,那么之前打造的长期免疫压制 cccDNA 处于短暂的休眠期被打破了,那么 cccDNA 又被激活或唤醒了,那么病毒外壳蛋白即HBsAg(表面抗原)和HBVDNA又开始恢复活跃状态了......停药复阳反弹是常有的事情,很大机会来讲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因此可以判断核苷药和干扰素,并不是特效药,在治疗期内它们只是充当一个控制药的角色,控制期内就是一个正常人的状态,也可以说只能做到这样了!谁叫慢性乙肝感染者们的特异性免疫系统比较弱呢?很无奈也很现实!
未来开发新药的方向:
1、可以直接清除cccDNA的特效药;
2、可以激活特异性免疫清除cccDNA的药物.
而目前已经进入三期临床试验的新药:反寡义核苷酸比如836即贝匹罗韦森,它只能降低或清除表面抗原(可能对cccDNA的数量减少有一定作用但不确定,因为临床试验还没有结束),而且需要在乙肝病毒感染者中筛选出表面抗原<3000的优势人群进行治疗,如果在表面抗原水平较高的感染者中开展治疗可能效果非常有限或效率较低,因此判断反寡义核苷酸类药物也不是特效药,最多只是功能性治愈! 乙肝治疗的方法及新药开发,尚任重道远!新药的研发和问世,只不过是在不断的给广大的乙肝感染者们制造巨大的希望和美好的愿景!只要有希望,总是好的,可以是如你所愿也可以是愿望扑空,但是作为一个成熟理性的乙肝人来讲,一切都只是浮云,只要乙肝病毒和免疫及肝脏本身能够长期和平共处,咱们井水不犯河水,也未尝不是一个比较贴近现实和接地气的诉求,只要乙肝病情控制的长期稳定不进展就可以了!活在当下,未来会怎样还说不好,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保养好身体,照顾好家人,其实就可以了!不然还能怎么样呢?!
以上只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
<<乙肝随想>>
个人感觉还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些成年人能够发生自愈的,几乎也都是依靠自身免疫病毒清除机制中的特异性免疫来清除体内的乙肝病毒的,并没有依靠任何药物的辅助,实际上就是激活了自身免疫清除病毒的机制;能够清除乙肝病毒的,依靠的是免疫系统中的某一个特异性免疫系统,成年人阶段感染乙肝病毒的即急性乙肝,因感染者自身免疫系统是比较成熟健全且强大的,所以通过自身免疫应激反应就可以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自愈率高达90%-95%;那些婴幼儿和未成年阶段感染乙肝病毒的,如果婴幼儿因母亲是感染者没有做阻断或阻断失败的,和在未成年的少年阶段感染乙肝病毒的,大部分可能会由感染状态逐渐变成长期慢性携带状态,但是呢他们之中在成年后的数年或数十年后,还是会存在自愈的机会的,但是每年的自愈率是极低的1%-3%,而他们之中出现自愈的也是依靠自身的特异性免疫清除机制;
那么问题就来了,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激活这种特异性免疫清除乙肝病毒的机制呢?
1、等待激活免疫清除cccDNA的新药;
2、等待每年小概率的1%-3%自愈的机会;
3、婴幼儿阶段接受干扰素治疗;
4、成年阶段按照台湾医生的指导案例“固定疗程后停药”,密切跟蹤随访病毒量反弹,监测“激活自身免疫病毒清除机制”的出现,依靠自身免疫清除cccDNA...当然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不建议任何没有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擅自停药进行试验,风险因素较高!
目前的乙肝抗病毒药,包括核苷药和干扰素;核苷药只是病毒抑制剂,对降低表面抗原没有直接作用而是依靠自身免疫应答来实现表面抗原自行衰减的,表面抗原转阴的概率接近自愈率即为1%;而干扰素的治疗在抑制病毒的同时还可以激发自身免疫来清除病毒,但还是不能彻底清除cccDNA ,最多只是实现临床治愈即表面抗原转阴,表面抗体也可以产生,实现了功能性治愈,也就是说cccDNA 很大可能性只是短暂的处于休眠期,休眠期的长短完全取决于自身的长期免疫压制,干扰素停药后体内的干扰素的持续效应能够维持多久,这也是个问题,终有一天持续效应会消失的,而被激发的长期免疫压制也可能会逐渐减弱,或许在某些新发因素(服用免疫抑制剂、长期劳累饮酒、饮食作息不规律等)导致自身免疫功能下降,那么之前打造的长期免疫压制 cccDNA 处于短暂的休眠期被打破了,那么 cccDNA 又被激活或唤醒了,那么病毒外壳蛋白即HBsAg(表面抗原)和HBVDNA又开始恢复活跃状态了......停药复阳反弹是常有的事情,很大机会来讲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因此可以判断核苷药和干扰素,并不是特效药,在治疗期内它们只是充当一个控制药的角色,控制期内就是一个正常人的状态,也可以说只能做到这样了!谁叫慢性乙肝感染者们的特异性免疫系统比较弱呢?很无奈也很现实!
未来开发新药的方向:
1、可以直接清除cccDNA的特效药;
2、可以激活特异性免疫清除cccDNA的药物.
而目前已经进入三期临床试验的新药:反寡义核苷酸比如836即贝匹罗韦森,它只能降低或清除表面抗原(可能对cccDNA的数量减少有一定作用但不确定,因为临床试验还没有结束),而且需要在乙肝病毒感染者中筛选出表面抗原<3000的优势人群进行治疗,如果在表面抗原水平较高的感染者中开展治疗可能效果非常有限或效率较低,因此判断反寡义核苷酸类药物也不是特效药,最多只是功能性治愈! 乙肝治疗的方法及新药开发,尚任重道远!新药的研发和问世,只不过是在不断的给广大的乙肝感染者们制造巨大的希望和美好的愿景!只要有希望,总是好的,可以是如你所愿也可以是愿望扑空,但是作为一个成熟理性的乙肝人来讲,一切都只是浮云,只要乙肝病毒和免疫及肝脏本身能够长期和平共处,咱们井水不犯河水,也未尝不是一个比较贴近现实和接地气的诉求,只要乙肝病情控制的长期稳定不进展就可以了!活在当下,未来会怎样还说不好,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保养好身体,照顾好家人,其实就可以了!不然还能怎么样呢?!
以上只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