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吧 关注:10,343贴子:296,150
  • 4回复贴,共1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在中、晚期,常见的“4种”步态异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随着疾病进展,肢带型肌营养不良(LGMD)患者在中、晚期常出现显著的步态异常。步态异常是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的核心特征之一,严重影响患者行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甚至增加跌倒及关节损伤风险。中晚期患者的步态障碍复杂多样,不同异常源于肌肉萎缩、肌无力或姿势异常,需针对性制定治疗方案。


IP属地:北京1楼2025-05-20 13:36回复
    鸭步步态
    鸭步步态是肢带型肌营养不良患者最常见的步态异常之一,表现为行走时骨盆摇摆、双足间距增宽,类似鸭子行走。由于骨盆带肌群(如臀中肌、臀大肌)进行性无力,患者难以维持单侧髋关节稳定,需通过扩大步来维持平衡。长期的异常的走路姿势可能导致腰椎过度前凸和膝关节过伸。


    IP属地:北京2楼2025-05-20 13:37
    回复
      2025-05-24 20:38:18
      广告
      腰椎前凸步态
      腰椎前凸步态表现为患者行走时腹部前挺、腰部过度前凸,以代偿髋伸肌群无力。随着髂腰肌和股四头肌萎缩,患者需通过重心后移维持平衡,长期导致腰椎劳损和脊柱侧弯风险增加。


      IP属地:北京3楼2025-05-20 13:37
      回复
        足下垂步态
        足下垂步态因胫骨前肌无力导致踝背屈困难,行走时足尖拖地,易绊倒。患者常高抬膝盖(跨阈步态)或足外侧着地代偿,长期引发跟腱挛缩和足弓塌陷。


        IP属地:北京4楼2025-05-20 13:37
        回复
          蹒跚步态
          蹒跚步态表现为行走不稳、左右摇摆,因近端肌群广泛萎缩导致身体控制能力下降。患者常需扶墙或借助辅助工具,严重者出现“攀登式起立”(Gowers征)。


          IP属地:北京5楼2025-05-20 13: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