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920贴子:3,011,936
  • 3回复贴,共1

帛甲本《五千言》唯一王室珍藏正版抄本的历史地位不可动摇——《五千言》帛书本、竹简本源流考之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视频来自:百度贴吧


IP属地:北京1楼2025-05-22 18:36回复
    《五千言》帛书本、竹简本源流考证

    三、帛甲本《五千言》唯一王室珍藏正版抄本的历史地位不可动摇
      可以证明,现存最早、大约抄写于公元前278年前的竹简本《五千言》楚简本的抄写时期,略晚于抄写于秦惠文王时期、因避讳赢驷而把驷马写作四马的帛书甲本。帛甲本作为周王室收藏的正版帛书原本的抄本,是迄今为止唯一保留了前四世纪秦朝尊法反儒的商鞅变法时期从而避免了儒篡儒释的原版的文字和特征的抄本。如声人、百负、百省、自祭等等。而在其他版本中,如老聃默写本的竹简抄本郭店楚简本、北大汉简本、河上公本、王弼本以及后世所有通行本,甚至包括了抄写于汉文帝之前不避讳刘恒的汉初正版抄本帛乙本在内,均被后世统一修改为“圣人”、“百倍”、“百姓”、“自然”等等。
      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横跨两千多年的版本传抄过程中的文字演变历史现象,其原因当然绝非偶然,而是证明:
      1. 帛甲本是现存最古老、最接近作者本义的朝廷正版珍藏帛书传抄本,这才能在早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方针的战国早中期时期,保留下来未被后人改动过的原始正版的原始表述!并在其拥有者生前就已属于心爱的珍藏历史文物而最终陪葬了。
      2. 用字统一化后的楚简本(郭店出土)、北大汉简本、王弼本以及后世所有传世本,甚至汉初的朝廷正版抄本帛乙本,则均为被朝廷和后人由于种种原因如避讳、语言规范化或思想改造、维护朝廷统治等等,所篡改而成的后世修订本。
      特别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选择颁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策以后,儒家为了弥补儒术有术无道的先天绝症,采用“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小偷手段,系统剽窃道学本体论以为儒用,从而形成了有计划有预谋的全面儒篡儒释《帛甲五千言道论》全文的学术盗窃历史行动。并终于在汉武帝罢黜道学、正版帛书被禁绝流传于世三百余年后,在汉末又以民间流传老聃默写本竹简《老子上下经》为底本,颠倒其上下经序而篡成《老子下上经》,从而全文一字不落、能改则改地篡改超九百余处,最终全面儒释儒化而改编出了伪道学真儒术书《下上经》或曰《道德经》。而这也就是曹魏人王弼的《王弼注道德经》的来源,也是它挂着道学的羊头,却能被“独尊儒术”的卖狗肉朝廷认可、推崇并广为出版传播而成为传世本或通行本的奥秘所在——《道德经》从王弼注本开始,就已成为“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儒家经典或儒术补充了,与埋在地下被禁绝而不能流传于世的真正道学帛甲本《五千言》道论,早已是面目全非、南辕北辙、甚至背道而驰的两本书了。
      因此,我们首先必须为帛甲《五千言》正名:帛甲《五千言道论》,不是《道德经》。其在汉文帝之前的汉初时期,称为《老子上下经》。只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禁绝正版帛书《五千言》流传于世三百余年之后,才有后儒以流传于世的民间《老子上下经》为底本、颠倒上下经序、儒篡儒释全部内容成儒术补充《下上经》之后所成,并被统一命名为《道德经》,大概是取司马迁的“言道德之意”文字所致。
      所以,帛甲《五千言》与传世本《道德经》之间,从《道德经》问世起,就治世理论而言,两者根本就不是同一本书了。而是帛甲代表着道学公有制“不欲见贤也”无贫富之分的无阶级道者理想社会学说,道德经则代表私有制家天下保皇忠君盲从和防止犯上作乱的儒术理论补充,乃目标截然相反的“道儒互绌”两种治世理论了。因此,帛甲《五千言》作为被禁绝流传两千余年不见于世,1973年才得以出土重见天日的地下流传正版抄本道学,与儒篡儒释老聃默写本《老子上下经》而成的儒家经典和儒术补充《道德经》,两者之间的治世理论不仅早已是风马牛不相及,而且还是“道儒互绌”的理论死对头!这才是符合实际的《五千言道论》三千年历史演变的历史真相!

      然而,面对《道德经》中儒篡儒释超九百余处的白纸黑字铁证,却仍有被其欺骗误导的道粉儿出于种种个人私利或面子等因素,瞪着眼睛说瞎话,竟然采取不承认主义,像鸵鸟一样顾头不顾腚,信口雌黄乱喷,胡说什么“没有儒家篡改”。而这种自作孽不可活的明知学术不会死人的学术不怕死精神,当真令人哭笑不得,且送诗一首“颂之”吧:
    不懂装懂很简单,
    大脑回路全无关,
    白纸黑字原文在,
    楞说儒篡没看见!
    ——送给那些有眼无珠的假道真乳粉儿。


    IP属地:北京2楼2025-05-23 20:46
    回复
      2025-07-22 11:44: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人生如梦有黄粱,
      张嘴就来道彷徨:
      我本天地万物母,
      为何生杀要我扛?
      原来不懂偏要装,
      胡思乱想加栽赃!
      一瓶不满半瓶醋,
      这才咣当乱雌黄!
      ——打油诗颂某楼主!其实,主观想当然信口雌黄乱喷一气,乃是贴吧常态。


      IP属地:北京3楼2025-05-23 21:48
      收起回复